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家863计划两系法杂交稻中试开发项目工作会议简报AbriefreportontheconferenceoftheProgramofMiddleExperimentsandDevelopmentofTwo-lineHybridRiceunderthe...  相似文献   
42.
对31个水稻不育系共63个样本的套袋自交结实率和花粉可育度资料进行了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归纳了差异性的规律,分析了产生差异性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育性观测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国家"863"杂交水稻与转基因植物海南研究开发基地种植的164份杂交水稻新组合米质的测试分析,对南繁气候条件下杂交水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杂交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已经达到国标优质稻谷的指标要求,两系杂交稻品质优于三系杂交稻.目前杂交水稻品质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率;通过与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进行比较,提出了杂交水稻品质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对水稻强化栽培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生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在我国南京生态条件下早播水稻因温度偏低 ,强化栽培并非能发挥其分蘖多的优势 ,晚播水稻虽能满足其加快分蘖的温度要求 ,但水稻生育后期热量不足 ,使水稻结实率和粒重受到影响。对马达加斯加和我国南方稻区气象资料气候相似分析表明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适用于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省 (区 )沿海和云贵高原低海拔地区水稻种植。  相似文献   
45.
余昌花  袁潜华  徐立新  何美丹  李厚奇  曹树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67-12669,12680
[目的]探讨高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在海南陵水的开花习性和育性。[方法]对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海南陵水的开花习性、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研究,并与海南普通野生稻开花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在陵水1年开花2次,第一开花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历时约60d,开花高峰期为5月13~22日,日开花历时主要集中在11:20~13:00,日开花高峰在11:30左右;第二开花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历时45d,开花高峰期在9月8~18日,日开花历时在11:15~12:50,日开花高峰在11:30左右。2次开花期间的颖花开放特性基本相同,柱头外露表现为单露率46.23%,双露率49.14%,柱头总外露率达95.37%。单个颖花从开颖到闭颖一般需1.5~2.5h,开颖角度为29.9°~32.4°。上、下半年2个季次的花粉育性分别为89.67%和85.62%,平均结实率分别为58.81%和55.79%。海南普通野生稻一般1年仅开花1次,开花期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这与高州野生稻在陵水1年开花2次的表现有明显差异。[结论]为研究转基因水稻向普通野生稻基因漂流频率及与普通野生稻的开花习性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通过田间试验设计覆秸旱作、水作和传统旱作3种栽培方式,分别测定山栏稻的抗旱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水作减轻了山栏稻受干旱胁迫程度,降低了剑叶的POD,MDA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而覆秸旱作亦有类似效应但效果不如水作。与普通旱作相比,水作和覆秸旱作山栏稻株高分别提高30.62%和16.69%,叶长分别增长14.32%和6.62%,有效分蘖数分别增加64.7%和26.47%,生育期分别缩短12 d和5 d,产量分别提高267.44%和91.04%。山栏稻在水田环境下具有减少干旱胁迫、优化农艺性状和提高产量等诸多优点。本研究旨在为山栏稻从传统山区旱地种植引向普通旱作和水田种植("山栏下山")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7.
作物学是海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农学专业是作物学一流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种子学》是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与骨干课程。为契合海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总结出《种子学》课程教学中剖析基本概念与理论的方法。以种子的萌发为例,分别从种子萌发的概念、吸胀伤害与吸胀冷害、光照与种子萌发等方面探讨培养大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