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春小麦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及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宁春4号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诱导产生耐盐突变体。利用小麦成熟胚于MS+2,4-D2mg/L LH500mg/L的诱导培养基上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不加NaCl,继代、分化培养基中的NaCl浓度由低到高逐步增加。当NaCl浓度由0.3%增加到0.8%时,在含有0.8%NaCl继代培养基上的愈组逐渐变成褐色,最终枯死;将经过0.5NaCl继代培养存活的愈组转入含有0.5%NaCl的分化培养基MS+2,4-D1mg/L KT0.5mg/L LH500mg/L上分化出再生植株。将再生植株获得的种子通过大田盐地(含盐量为0.3%-0.4)种植,收获的种子(简称T细胞株系)再加盐水培,测15d后幼苗的生长量及生理生化的变化,以鉴定其耐盐性。结果表明;T细胞株系幼苗的耐盐性表现突出,超过对照(CK)宁春4号,说明细胞可以不同程度地诱发发生变异,这对探索春小麦耐盐育种新方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2.
春小麦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宁夏春小麦品种(系)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光合速率与灌浆速率,光合速率与千粒重,灌浆速率与千粒重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如能将光合速率提高10mgCO2/(dm^2.h),则千粒重相应提高3.3g,产量提高10%-15%,而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间相关性极低;参试10个春小麦品种(系)间的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通过筛选高光效种质资源及选配组合,有可能选育出高光效、高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3.
以宁夏主栽枸杞品种“宁杞1号”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宁夏枸杞主栽地中宁、同心、惠农、银川园林场枸杞中牛磺酸的含量与产地土壤理化因子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宁夏4个主要产地的宁夏枸杞中牛磺酸含量差异显著,其中银川园林场牛磺酸含量最高,同心牛磺酸含量最低;4个产地宁夏枸杞中牛磺酸含量与肥力因子中的速效氮和速效钾有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无显著相关性;宁夏枸杞中牛磺酸含量与土壤总盐分含量无相关性,Cl与牛磺酸正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4.
105.
在宁夏中部荒漠草原区设置三种水分处理,种植了10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分析了不同组分Δ~(13)C与蒸腾蒸发量(ET)、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苜蓿不同茬次干草产量、ET、叶片Δ~(13)C、叶片可溶糖Δ~(13)C和第一、第三茬WUE显著增加,但第二茬WUE降低。叶片Δ~(13)C在第一茬低水条件下(T1)与ET显著负相关,在第二茬T1和中水(T2)条件下与WUE显著正相关、在第二茬T1条件和第三茬高水(T3)条件下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叶片可溶糖Δ~(13)C在第二茬T1条件下与ET呈显著负相关、与WUE显著正相关,在第三茬T3条件下与ET和WUE显著正相关,在第一、第三茬T3条件下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在全年尺度(三个茬次)上,叶片Δ~(13)C在三种水分处理下均与WUE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可溶糖Δ~(13)C仅在T1和T2条件下与WUE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分析认为:在宁夏荒漠草原有灌溉条件(200~990mm)下选择高叶片Δ~(13)C的苜蓿基因型有利于提高长期水平的WUE。  相似文献   
106.
综述了燃煤烟气脱硫物概况及其在改良盐碱地方面已经取得的显著效果.再此基础上从施用燃煤烟气脱硫物对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3方面讨论了燃煤烟气脱硫物施用对苜蓿氮素代谢的可能影响及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小麦不同器官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20个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地区有限灌溉条件和雨养条件下,于2006-2008年连续3年研究了各品种旗叶、籽粒、茎秆的碳同位素分辨率(△13C值)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有限灌溉条件下,基部茎秆的△13C与产量的正相关3年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籽粒△13C与产量的正相关有2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另外1年相关不显著;叶片的△13C与产量的正相关只有2008年达到了显著水平,另外2年的相关不显著。而雨养条件下叶片、籽粒和基部茎秆的△13C与产量的相关都不显著,但从不同品种的△13C和产量结果发现低△13C材料在雨养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产量。因此在本研究有限灌溉条件下利用碳同位素分辨率作为小麦产量的鉴定指标,其最佳测定器官是成熟期的基部茎秆,雨养条件下的最佳测定器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掌握土壤微生物特征及牧草生长对宁夏盐碱地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采用田间实验,研究了秸秆、有机肥、烟气脱硫废弃物、盐碱地改良剂4个改良措施对宁夏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苜蓿生物量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改良措施对苜蓿的株高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改良后苜蓿株高增加了13.8%~33.3%,苜蓿干重增加了21.9%~125.0%,依次表现为有机肥>秸秆>改良剂>脱硫废弃物>对照。各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主要碳源有2-羟基苯甲酸,α-环糊精,D-木糖,苯基乙胺,糖原等;脱硫废弃物、改良剂、有机肥处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数中细菌的比例,降低了放线菌和真菌的比例;各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多样性与苜蓿株高、产量之间成显著(P<0.01)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盐碱地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可以作为盐碱地改良效果评价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09.
脱硫石膏对植物和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静  肖国举  许兴 《农学学报》2015,5(11):44-48
煤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氧化硫、氧化氮和各种副产物,包括粉煤灰,燃煤烟气,沉淀物等。脱硫石膏是以钙基物质作为吸收剂,将SO2以硫酸钙的形式固定下来,最终生成的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物。脱硫石膏因其含有丰富的必需元素,尤其硼和硫元素含量丰富,影响着植物体的生长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脱硫石膏在农业上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发展。笔者简要概述了脱硫石膏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尤其现阶段脱硫石膏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大量的田间试验表明脱硫石膏在农业生产中是有效而且安全的土壤改良剂,但是缺乏和过量施用脱硫石膏引起的生物学过程和相互作用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碱性盐胁迫对宁夏枸杞生长、结构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对碱性盐(NaHCO_3)胁迫下枸杞生长、叶片解剖结构、超微结构以及光合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NaHCO_3胁迫浓度的增加,净生长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整株干重总体呈下降趋势,根冠比呈上升趋势;叶肉栅栏组织在低浓度NaHCO_3处理(150 mmol·L-1)时排列比较紧密,随着胁迫浓度增加,栅栏组织的细胞层数逐级减少,细胞结构紧密度逐渐降低,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及晶体数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超微结构显示,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叶肉细胞形状变的不规则,叶绿体结构变形,基粒片层排列紊乱,淀粉粒增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和气孔导度(Gs)随NaHCO_3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Ci)呈升高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相关分析显示,盐胁迫强度与净生长量、生物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呈负相关关系,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由此说明,碱性盐胁迫改变了叶片的功能性状,促使枸杞光合作用下降,直接影响干物质积累及株高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