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抗真菌基因抗病水稻七转39种植后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七转39根内生真菌和细菌数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阴性对照七丝软粘和常规水稻竹籼B,根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数量也少于七丝软粘,与竹籼B数量接近。在水稻抽穗期测定,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以及可溶性有机质、氮、磷含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转基因水稻残体腐解过程中土壤腐殖酸含量变化与七丝软粘一致。与对照相比, 种植七转39未对下茬水稻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一、农用植保无人机在洛阳市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农用植保无人机在洛阳市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最初是2013年由偃师市南部农业开发联合体与洛丰种业有限公司、河南豫之星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合作,租用2架无人机在偃师市高龙镇农场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飞防观摩,进行了小面积飞防演示。2014年,伊川县飞飞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1架机型为3WQF80—10的无人机,是洛阳市拥有的第1架农用植保无人机,用  相似文献   
13.
基因枪法转基因水稻后代主要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级稻恢复系E 32及其20个基因枪法转基因T4代株系的生育期、纹枯病抗性及产量性状进行多元遗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主要载荷在5个主因子上,其相关信息占性状间总信息的92.44%。第一主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是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穗实粒数等粒数因子;第二主因子中载荷量较高的性状是病情指数、平均病级、病秆率等纹枯病抗性因子;第三主因子中起支配作用的性状是播始日数和生长日数等生育期因子;第四、五主因子中分别只有单株穗数、结实率起主导作用。根据斜交因子得分值把转基因后代株系分为4类,不同类型株系具有不同的生育期、抗病性和产量特征,育种中可依据转基因水稻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及各类群的特征,采取相应的育种改良措施以提高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14.
转几丁质酶基因水稻根系微生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有用“直接观察法”和“分离培养法”对转基因水稻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导入外源水稻几丁质酶基因(RC24)的转基因水稻根内和根表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显著变化,转基因水稻根部内生真菌总数显著减少,内生细菌总数显著增加,其内生细菌总数是未转基因亲本对照的10倍左右。采用“直接观察法”测得2个转基因水稻品种有内生真菌的根段率为55.2%和81.1%,而对照为100%,转基因水稻根系真菌和细菌种类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有VA菌根泡囊的根段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选用4个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恢复系及2个非转化对照与5个不育系,按5×6 NCⅡ交配设计对转基因杂交稻组合12个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①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单株粒重和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作用,结实率、整精米率和糊化温度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②转基因恢复系不同性状间及与非转化对照同一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都存在差异,E32的转基因后代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变差,而主要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变好,七丝软占的转基因后代则表现相反.③亲本中以转基因恢复系EF38和不育系310S的一般配合力的表现为优,转基因组合中则以培矮64S/EF84、珍汕97A/EF29的多数性状特殊配合力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对其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个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恢复系,与3个不育系按8×3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4个组合,分析了转基因恢复系对其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恢复系在10个研究性状中均对杂种F1存在极显著效应;转基因恢复系所配杂种F1优势普遍存在,但组合间和性状间有所变化,不同受体亲本的转基因恢复系对杂种F1的优势效应也存在一定差异;杂种F1的株高、剑叶长、剑叶宽、穗长、有效穗数及千粒重与转基因恢复系对应性状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与恢复系关系甚微,对转基因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合理选择可提高其杂种F1的遗传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17.
抗稻瘟病转基因水稻竹转68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基因枪法将抗病基因“水稻碱性几丁质酶(RC24)基因”转入籼稻保持系籼B,选育出了具抗稻瘟病特性的转基因水稻品系竹转68。该品系还表现出穗大粒多的高产特性,平均每穗总数粒比竹籼B增加103.6粒,每穗实粒数增加84.4粒,增长率分别达83.8%和86.6%;与竹籼B相比,对稻瘟病的抗性显著增强;稻米品质好;且竹籼A具有恢复能力,而失去了竹籼B的保持特性。  相似文献   
18.
洛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檀尊社  许新萍 《农技服务》2010,27(8):1084-1085
通过洛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实践,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及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并提出了加强市(县)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们将中药泡桐叶作为猪、鸡饲料添加刺,从饲喂试验、成分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试验研究情况 1.桐叶作同的历史记载及资源分布:桐叶在《本草纲目》及《中药大辞典》等古今药典中均有记载。主要是一味苦寒无毒、能清热解毒并有生发等作用的中药。《博物志》介绍:桐花及叶饲猪,极能肥大;且易养。泡桐Paulownia eortunei(Seem.)  相似文献   
20.
均匀正交设计在百合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UL9(3^4)均匀正交设计分析比较了2,4-D,NAA,BA 3种激素浓度及其组合时百合愈伤组织诱导增殖的影响。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百合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优培养基为MS 2,4-D 0.1mg/L NAA 1mg/L BA 0.1mg/L;百合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为MS 2,4-D 0.1mg/L NAA 0.1mg/L BA 0.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