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上海地区大豆细菌性疫病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细菌性疫病又称大豆细菌性斑点病[Pseu-domonas syringaepv.glycinea(Coerper)Young,Dye&Wilkie],是我国和世界大豆产区主要病害,导致大豆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据报道,在适宜发病条件下此病可使大豆减产18%~22%,一般减产20%左右,最高达50%以上。近年来,随着上海地区菜用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发生了大豆细菌性疫病。为防治该病进行了田间流行调查和发生特点观测。1病害发生情况2002~2004年,对上海郊区的大豆种植地进行了调查,根据大豆细菌性疫病危害程度进行病级标准划分。0级:无症;1级:复叶上有1~5个病斑;2级:复叶上有6~10个病斑;3…  相似文献   
52.
桑青枯病描述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桑青枯病(mulberry bacterial with)的一些错误描述及研究中的误区,阐述了国内外桑青枯病发生情况、正确的学名及小种与生化类型。研究提出了桑青枯病致病性测定新方法——离体桑枝注射接种法;首次明确了桑青枯菌中除生化型5(小种5)外还存在较多的4型菌(小种1)。控制该病的危害需着重抗病育种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53.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Burkholderia glumae于2007年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内急需建立针对该菌切实可行的检测技术, 以有效控制它在我国的传播。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PCR)和经典PCR技术进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所有谷枯病菌都能产生139 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非谷枯菌株均无特异性片段产生。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发现,常规PCR技术在病菌浓度为104CFU/mL时即可检测到,实时荧光PCR技术在病菌浓度为102CFU/mL时即可检测到,后者比前者的灵敏度高100倍。将模拟带菌种子与灭菌种子按1∶100混合,实时荧光PCR技术可以检测到该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54.
浙江省红掌细菌性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治理浙江省杭州市名贵花卉红掌上出现的新病害,对其开展了病原鉴定研究。从杭州市一公园的红掌上分离出3株致病细菌,经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Koch假说测定、Biolog和脂肪酸分析鉴定及与2株标准菌株比较,首次在浙江省内征实了这种红掌细菌性叶斑是由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引起的。  相似文献   
55.
洋葱伯克氏菌是一组表型相似但基因型不同的细菌群(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 简称Bcc),它存在于水稻生境和医院中,了解水稻根围Bcc菌株基因型的地位对水稻微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recA基因的HaeⅢ RFLP技术和基因型特异性PCR扩增为主要方法对来自水稻根围的78株和来自医院的9株Bcc菌株进行了基因型分析。研究表明水稻根围存在Bcc菌株Ⅰ、ⅢB和Ⅴ基因型, 其中Ⅴ型为优势菌;而在医院来源的Bcc菌株中,存在Ⅰ、ⅢA和ⅢB型,以ⅢA型菌株最多。这表明我国水稻根围和医院中的洋葱伯克氏菌基因型构成存在差异。同时研究发现水稻根围的Bcc菌群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态性,且存在致病力强的Ⅲ型菌株。  相似文献   
5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测定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7.
58.
梨花枯病由具有荧光的革兰氏阴性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引起,病害的主要症状为花枯和芽枯。无典型的“牧羊鞭”症状和菌脓,可与梨火疫病区别。4种杀菌剂对梨花枯病菌具有抑菌活性,有效药剂种类和浓度因梨花枯病菌株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59.
解淀粉芽孢杆菌BS2004是一株对不同生化型的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十字花科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具有抑制作用的优良生防菌,主要依靠产生拮抗物质抑制病菌.为提高其抑菌活性物质的产量与防治效果,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 10 g·L^-1、牛肉浸膏 1 g·L^-1、酵母粉 1 g·L^-1和Nacl 8 g·L^-1;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pH 7.5、温度 35 ℃、装瓶量 35 mL·50 mL^-1、接种量 3%(v/v)和最佳培养时间 24 h.经条件优化后培养的 BS2004对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 21.75 mm,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 80%,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达 60%,增产 1.92 倍.  相似文献   
60.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稻种是生防菌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在浙江稻区获得对水稻纹枯病具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有必要明确该稻区不同栽培方式下稻种拮抗菌的分布及其特性.从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稻种上分离并测定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发现撒播稻稻种上拮抗菌比率显著高于条播和移栽稻.从1000个细菌分离物中筛选出13个拮抗能力强的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发现S270262在水稻植株上产生病斑;对12个非致病拮抗菌进行稻种细菌化、盆栽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及Biolog鉴定,结果表明10个拮抗菌对稻苗具促生作用,2个有抑生作用;盆栽和田间防治效果好的菌株为T300363、S300265和S90132,它们分别被鉴定为Salmonella subsp.1 G、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Pseudomonas s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