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水稻苗期不同水分胁迫下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籼型杂交水稻B优827苗期进行不同PEG-6000浓度的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水分胁迫下丙二醛(MDA),O2^-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功酶的变化。MDA和O2^-产生速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增加。重度水分胁迫下变化与轻度胁迫下变化相似,但是其含量的上升速度明显比轻度快。对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0—4d的叶片进行同功酶电泳比较,发现7.5%PEG处理下,第2天开始出现SOD、POD新条带。20%PEG处理下,第4天出现SOD新条带,POD在胁迫的第1天就出现了新同功酶条带,并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其同功酶条带有增有减。  相似文献   
42.
冈优2009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冈46A与自育恢复系绵恢2009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组合,在生产上表现出产量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好等特点,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和贵州省品种引种认定.  相似文献   
43.
李伟  张玲  谢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213-5214,5289
从稻米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4个方面,综述了氮、钾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4.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B优827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汕优63为对照,初步测定、分析了B优827和汕优63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及产量结构差异.从各时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及发根力、根冠比、根系活力等方面分析比较了B优827和汕优63的异同.B优827中后期干物质的积累量均显著大于汕优63,且各时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的分配合理,干物质输出量大,有效转化率高,在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茎叶等器官干物质含量和根系活力,抗衰老能力较强.从产量结构看,B优827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大,产量达到9.06×103kg/hm2,较汕优63增产8.50%.表现了库大、源足、流畅的物质积累和运转特点.  相似文献   
45.
选用生产上常用的4个杂交水稻不育胞质WA型、JW型、G型、K型与高配合力水稻保持系G46B转育形成一套同核异质二元系,在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下研究不育胞质对水稻抗旱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不育胞质材料在干旱胁迫下各生理活性差异显著,胞质对核基因调控生理抗旱反应也存在明显差异;JW型等不育胞质在10 % PEG干...  相似文献   
46.
对汕优63自1986年至1993年在四川省水稻区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和抗稻瘟病鉴定结果分析表明,汕优63由产高、稳产、中抗稻瘟病而逐渐丧失抗性,产量呈波动状态,1993年降至最低点。指出了现阶段水稻栽培必须以多组合当家。  相似文献   
47.
红优2009系用红矮A与绵恢2009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杂交中籼迟熟组合,2001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8.
对籼型杂交水稻B优827苗期进行不同PEG浓度的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水分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同功酶的变化.通过对不同浓度处理4 d后的叶片进行同功酶电泳,发现SOD,POD同功酶在7.5%PEG下开始出现新的条带,并且POD同功酶在15%PEG,20%PEG下分别有新条带的增减.对7.5%PEG和20%PEG处理下0~4 d的叶片进行同功酶电泳比较,发现7.5%PEG处理下SOD、POD第2天开始出现新条带.20%PEG处理下SOD到第4天出现新条带,POD在胁迫的第1天就出现了新同功酶条带,并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其同功酶条带有增有减.  相似文献   
49.
50.
水稻叶片离体保鲜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由蔗糖、柠檬酸、硫酸铝、8-羟基喹啉按不同比例配制成3种不同的保鲜剂,处理水稻的离体叶片,分别在处理当天、第二、四、六、八、十天测定其叶片色素含量。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保鲜剂有利于水稻叶片离体培养,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反而会促进叶片离体后的衰老;不同水稻品种在处理前期随着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有上升趋势,品种银梭、丽江新团黑谷和绵恢2009表现最明显,这可能与类胡萝卜素具有保护叶绿素的功能密切相关;不同水稻品种对保鲜剂敏感浓度的剂量不同,在水稻叶片离体培养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最终确定保鲜剂的种类与浓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