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贾春生 《花卉》2019,(18):78-79
良好的园林绿化建设离不开有效的养护管理工作。从实际情况中看出,目前绿化养护工作中还有一些工作缺陷,充分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够提高养护质量,鉴于此,本文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采用扩散型指数Iδ、聚集度指标I和CA、平均拥挤度与平均密度的比值(X*/)、Taylor的b指数、Iwao的X*—回归检验和聚集均数λ检验,探讨了兴安落叶松鞘蛾幼虫在落叶松纯林中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鞘蛾幼虫在林间树冠不同方位都呈聚集分布。造成聚集分布的原因是该虫本身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23.
四种Bt制剂对落叶松毛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3a3b,H4a4c,H4a4b-2四种Bt制剂对落叶松毛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其毒力(LC50)大小为H4a5b-2〉H4a4b-1〉h3a3b〉H4a4c,且落叶松毛虫对H3a3b敏感性差异最小,对H4a4b-2敏感性差异最大。再结合毒力曲线及相关系数筛选出一种对落叶松毛虫毒力较强的制剂L4a4b-1,它对1,2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每毫升0.81亿芽孢和1.04亿芽孢。  相似文献   
24.
贾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03-5804
[目的]对中国广东省感染家蝇的一种昆虫病原真菌进行鉴定。[方法]醋酸地衣红染色法观察Entomophthora ferdinandi的形态,分别显微测量分生孢子和细胞核直径,并摄影。[结果]被感染的家蝇头朝上,以足和喙固着于植株的上部,双翅向背侧上方张开。这种真菌的初生分生孢子平均为(24.1±2.0)μm×(19.8±1.5)μm,平均有(10.2±1.4)(8~12)个细胞核,细胞核直径为(3.3±0.7)μm。该真菌被鉴定为E.ferdinandii Keller。[结论]这是该种在亚洲首次报道,也是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25.
利用马尔可夫链方法测报马尾松毛虫发生级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广东郁南1975—2002年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的历史资料,应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对2003—2005年的马尾松毛虫发生级别进行了预测,并对1990—2002年的发生级别进行了回测,历史符合率为92.31%。  相似文献   
26.
吉林省的虫生真菌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虫生真菌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是害虫种群自然控制的重要因子之一。利用它开发出的真菌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卫生害虫的防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此外,虫草的药用价值更为引人注目。因此,国内外对于虫生真菌资源物研究、开发利用极为重视,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真菌杀虫剂的产业化,目前世界上注册的真菌杀虫剂产品超过了50种。国内近年也加大了研发力度,在虫生真菌的分类、开发应用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但我省虫生真菌资源种类至今尚不清楚,严重影响了虫生真菌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利用。笔者在吉林省科委的资助下…  相似文献   
27.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病原真菌突破虫霉Entomophthora erupta在中国广东省首次被发现,该菌可引起稻田中的黑肩绿盲蝽种群流行病,侵染率为33.1%,主要侵染黑肩绿盲蝽的成虫或3~5龄若虫,对3~5龄若虫和成虫的侵染率分别为2%、6.7%、8.3%和14%;被侵染盲蝽成虫性比为1∶1。本文还描述了黑肩绿盲蝽感染突破虫霉的症状及该菌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8.
就学生“模拟公司”的基本运作方式及其对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于农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新探索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9.
萝卜蚜新蚜虫疠霉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85-1386,1392
[目的]分离鉴定萝卜蚜的病原真菌,并测定其对萝卜蚜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进行病原真菌种类鉴定,利用孢子浴方法对萝卜蚜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初生分生孢子,卵形,双囊壁,单核,(24.7±1.4)μm×(10.7±0.9)μm,L/D=2.3±0.2。次生分生孢子形似初生分生孢子,大小为:(18.6±2.1)μm×(13.3±1.3)μm,L/D=1.4±0.2。菌丝段菌丝状,直径为(10.6±0.8)μm。分生孢子梗掌状分枝,直径(10.0±0.9)μm。假囊状体不分枝,基部粗大,直径(19.2±1.7)μm,向端部渐尖,直径(8.0±0.9)μm。假根单菌丝状,基部直径(21.0±3.0)μm,底端具有规则的盘状固着器。休眠孢子未见。该菌对萝卜蚜的致死中量为18.21 cfu/mm2。[结论]感染萝卜蚜的昆虫病原真菌被鉴定为新蚜虫疠霉,该菌对萝卜蚜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30.
广东省发现小菜蛾根虫瘟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春生 《植物保护》2010,36(3):113-116
小菜蛾的重要病原真菌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在中国广东省首次被发现,该菌可引起西洋菜田中的小菜蛾种群流行病,寄生率达30%。描述了小菜蛾感染根虫瘟霉的症状及该菌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