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高等农业院校招生和教学改革的推进,植物保护专业经历了一个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都经历了一个改革和调整过程,使教师的思想和观念更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2.
4种药剂对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 g·L^-1顺式氯氰菊酯乳油对菜青虫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且持效性较好;其余依次为25 g·L^-1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50%敌敌畏乳油。  相似文献   
23.
视频轨迹分析技术在昆虫行为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行为是昆虫生物学功能的体现,评估昆虫行为学效果是昆虫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昆虫行为学研究主要以直接观察和手工记录为主,存在定性武断和耗时费力等诸多问题.现代视频记录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昆虫行为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昆虫视频轨迹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昆虫飞行行为、雌雄关系、运动模式和捕食行为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对棉铃虫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已克隆的5种Bt Cry基因Cry2Ab4、Cry1Ia8、Cry1Ie1、Cry1Ca7、Cry1Cb2和1种野生菌株HD-73(Cry1Ac)表达的6种Bt Cry杀虫晶体蛋白,对棉铃虫进行生物活性分析,并将Cry1Ac杀虫晶体蛋白分别与其它5种Cry蛋白按1:1的比例组合,对棉铃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单独使用Cry1Ac时对棉铃虫活性最高,LC50为3.16μg·mL-1,其次为Cry2Ab4。Cry1Ac与Cry2Ab4组合对棉铃虫也有较高的活性,LC50为48.70μg·mL-1,该组合对棉铃虫的共毒系数为1.21,有相加作用。Cry1Ac与这5种蛋白的组合对棉铃虫都有较高的毒力。  相似文献   
25.
引诱赤眼蜂产卵的他感化合物物质源研究及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培养皿法和玻璃球法对棉叶 (幼嫩棉叶、虫伤棉叶 )和棉铃虫本身的物质源 (产出卵、剖腹卵、幼虫虫粪、雌蛾鳞片、雌蛾尾毛、雌蛾腹部末端、混合鳞片 )的提取液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棉铃虫的雌蛾腹部鳞片的正己烷提取液及棉铃虫产出卵的水洗液对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有较强的引诱和产卵刺激作用 ,其它物质的提取液效果不明显。轨迹法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 ,螟黄赤眼蜂在用棉铃虫卵水洗液和棉铃虫雌蛾腹部鳞片正己烷提取液处理的区域内有明显的刺探行为 ,并且滞留时间也明显比对照区长。米蛾卵寄生率法测定结果显示 ,棉铃虫雌蛾腹部鳞片正己烷提取液浓度为 1 .7mg/ml时 ,对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的引诱作用均达到最强 ,寄生率分别为 82 .5%和 60 .9% ,而对照寄生率分别为 1 8.0 %和 2 8.3% ;提取液浓度过高或过低引诱作用都不明显。螟黄赤眼蜂对用蒸馏水洗过的新鲜棉铃虫卵和未洗过的虫卵在寄生率上差异极显著 ,前者的寄生率为 43.5% ,后者的寄生率仅为 1 3.3%。  相似文献   
26.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全市总面积34063hm^2,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8.9%,粮食总产量占黑龙江省的22%左右。绥化市具有耕地2160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约600万亩。  相似文献   
27.
非典型气味受体是昆虫嗅觉识别过程中重要的蛋白之一。本研究利用RT-PCR和巢式PCR的方法克隆了大豆食心虫非典型气味受体Olfactory co-receptor基因,命名为Lgly Orco,其编码区为1 419 bp,编码47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存在3个N位糖基化位点,分子量为53.5 k D,等电点为7.12,含7个跨膜结构以及4个位于细胞膜外的亲水区,符合气味受体的典型结构特征。与鳞翅目已知昆虫的Orco同源性达到89%以上。不同发育期Lgly Orco表达量分析表明,Lgly Orco在二龄和三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是一龄幼虫的4~5倍,在四龄和五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是一龄幼虫的70%和50%,而在雌性成虫中的表达量是雄性成虫中的11倍。本研究将为大豆食心虫的嗅觉识别系统和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转基因昆虫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转基因昆虫的发展历史,转基因昆虫的技术要点,特别是载体和标记基因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对转基因昆虫的应用方向和生物安全性及其管理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9.
应用斯氏线虫防治8种鳞翅目、鞘翅目昆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1—1993年在哈尔滨、牡丹江和阿城等地进行了应用斯氏线虫防治8种害虫的研究,其中鳞翅目5种:粘虫、甘蓝夜蛾、银纹夜蛾、向日葵螟、小菜蛾;鞘翅目3种:白星金龟子、马铃薯瓢虫和细胸金针虫。用3个种5个品系线虫测定的结果表明,除金针虫外,斯氏线虫对其它7种害虫均能侵染。室内试验表明,Beijing品系对粘虫、甘蓝夜蛾、向日葵螟和小菜蛾的致病力最强,害虫死亡率范围为79.3%—100.0%。田间试验表明,Beijing品系线虫对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NC32和Beijing品系在室内和田间对细胸金针虫均未表现出致病力。这些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在本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防治蔬菜主要害虫生物杀虫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应用于防治蔬菜主要害虫的生物杀虫剂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生物杀虫剂生产应用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