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0篇
  16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空间闭链机器人的柔性连杆在高速运行状态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对系统振动效应具有重要影响.为准确分析柔性连杆对空间柔性闭链机器人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柔性构件进行离散,基于浮动坐标系法描述构件位移场,最后通过Lagrange方程建立空间刚柔耦合闭链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振动方程,并分析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函数.基于同等参数...  相似文献   
82.
以耐低钾型大豆铁丰40(T40)、WM和低钾敏感型大豆GD8521为材料,研究低钾胁迫下大豆根系K+、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对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大豆根系K+、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而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在出苗后90 d(R6),与低钾敏感型大豆GD8521相比,耐低钾型大豆T40和WM根系K+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在低钾处理下分别比HK(对照)降低57.02%和50.93%,而GD8521为69.15%;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幅度较大,T40和WM低钾处理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HK(对照)升高54.67%和48.94%,而GD8521为41.02%。低钾处理下,T40和WM产量降低幅度较小,比对照分别下降37.06%和46.34%,差异不显著(P0.05);而GD8521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为64.77%,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耐低钾型大豆品种可维持根系K+含量相对稳定,糖转化为淀粉能力更强,有较高的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维持细胞渗透势,保证其渗透调节能力并稳定产量。  相似文献   
83.
再生水与天然水资源农田灌溉的模糊优化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模糊数学优化的原理,综合考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再生水与天然水资源农田灌溉的多目标模糊线性规划优化配置模型,以合理分配各种水资源,确定农业最优种植模式。该模型以作物的种植面积为决策变量,以再生水和天然水的水质、水量为约束条件,以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产量最大、农民经济收益最大为目标。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再生水和天然水资源农田灌溉和种植模式的优化配置计算。结果表明,优化配置能保证各种作物的水量分配比较合理,作物产量能满足城市发展对其最低的需求,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4.
85.
86.
赵新华 《农业工程》2016,6(1):30-31
农机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总结分析了新疆且末县农机安全监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7.
于2014年研究不同量吡虫啉拌种对花生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设定每千克种子拌药量分别为0(CK)、2、3、4、5g,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高、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开花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花生发芽率看,3g/kg处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4g/kg处理与对照相比发芽率下降了4.9%;在苗高、地上部干重、开花指数方面,随着吡虫啉用量的增加均呈递减趋势,但2g/kg处理对花生苗高、开花指数无明显影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方面,随着吡虫啉用量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8.
排污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栽培试验研究了黑麦草对排污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种植黑麦草后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减少,各种重金属在黑麦草体内的累积量均为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Cu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含量相差最大,地下部分为309.66 mg/kg,比地上部分高出171.40 mg/kg。地上部分累积的重金属含量与其离子交换态含量有一定相关性。种植黑麦草后沉积物中微生物数量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不同土壤全氮含量水平下棉花的氮肥施用效应,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全氮含量(0.58、0.64、0.74、0.83、1.29 g·kg~(-1))和施氮水平(每盆施加量分别为0、1.75、3.50 g)对棉花籽棉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单株籽棉产量和干物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与施氮水平对棉株根、茎、铃壳部位的干物质积累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同一土壤条件下,棉花单株氮素积累量随施氮水平增加而显著增加。氮肥表观回收率随土壤全氮含量上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且在土壤全氮含量0.74 g·kg~(-1)时较低,但土壤全氮含量在0.58~0.83 g·kg~(-1)内,不同施氮处理间氮肥表观回收率差异不显著。氮肥农学利用率随土壤全氮含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壤全氮含量0.74 g·kg~(-1)时的氮肥生理利用率高于土壤全氮含量0.58、0.64和0.83 g·kg~(-1)。土壤全氮含量1.29g·kg~(-1)条件下,低氮水平氮肥利用效率(表观回收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显著优于高氮水平;土壤全氮含量0.58~0.74 g·kg~(-1)时,高氮可实现增产增效;土壤全氮含量0.83~1.29 g·kg~(-1)时,低氮能维持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本研究结果为不同土壤全氮条件下棉花氮肥投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0.
吴卿  张岳  郑波  张磊  赵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91-17493
[目的]研究A/O-MBR试验系统中影响膜污染的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膜污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降低水处理成本及促进MBR工艺的推广。[方法]以小型A/O-MBR装置为载体,选定曝气强度、混合液污泥浓度、抽停比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膜污染进行参数优化,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各因素对膜污染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结果]A/O-MBR工艺中各运行参数对膜污染的影响次序为:曝气强度〉抽停比〉污泥浓度,最优运行参数为曝气量1.6 m3/h,污泥浓度4500 mg/L,抽停比9:2。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逐渐积累,且EPS的积累速度稍大于SMP;随着EPS和SMP浓度的增加,膜污染速率逐渐增大,EPS是导致膜污染的主要因素;随着EPS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膜污染速率逐渐增大,多聚糖含量的变化对于膜污染速率影响不大,EPS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影响膜污染的主要因素。[结论]该研究为实际工程中参数选定和操作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