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林业   20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油橄榄保花保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花期对油橄榄进行保花保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油橄榄盛花期,喷施1000ml/L的B9和500倍的防落素,能显著提高油橄榄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12.
林下经济是以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兴盛起来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近年来,甘肃省林下经济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发展模式初具特色,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综合效益逐步显现,但也存在林区立地条件较差、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和产业发展布局分散等问题。为此,提出甘肃省林下经济发展要以“扩大规模、丰富品种、培育主体、强化品牌、拓展市场”为主要目标,以河西走廊、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和南部秦巴山地为主要发展区域,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及森林景观利用为主推产业,不断完善生产经营体系,构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油橄榄不同品种果实性状及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陇南市普遍栽培的8个油橄榄品种果实外部性状及品质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油橄榄品种间果实外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中果形指数变异最小.8个品种中,可用作油用品种的有佛奥、皮削利、莱星、配多灵、鄂植8号,果用品种有阿斯.  相似文献   
14.
嫁接育苗是通过嫁接将优良的砧木和优良品种的接穗组合成的新植株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引种、育种和苗木生产中。本文介绍了不同方法的油橄榄嫁接育苗的实施步骤、操作要领、技术指标等,为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油橄榄叶部病害的发病高峰期在4~6月份。试验用春雷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异菌脲、多粘类芽孢杆菌4种生物制剂相应浓度梯度的药液对其进行防治。结果表明:单次施药10 d后多粘类芽孢杆菌2 000~3 0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67.21%,异菌脲1 500倍液防治效果为59.02%,防治效果均超过50%,可作为速效药剂施用;2次施药10 d后异菌脲1 000倍液、多粘类芽孢杆菌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71.95%,说明这2种生物制剂可以多次施用达到长期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橄榄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生长激素对不同油橄榄品种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吲哚丁酸在2500mg/kg的浓度下生根率最高,ABT1号生根粉在2000mg/kg的浓度下次之。‘佛奥’、‘鄂植8号’、‘莱星’3个品种生根能力较好,而‘皮削利’和‘科拉蒂’品种的生根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甘肃省白龙江河谷地带的果园经营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对甘肃现有油橄榄园的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予以评价,同时提出今后果园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对油橄榄成花、坐果及叶片碳氮营养、光合作用的影响,探讨环剥技术对油橄榄大小年结果的调控作用及环剥后较长时期内叶片光合作用调控机制.[方法]以16年生油橄榄'莱星'典型的大、小年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对油橄榄成花、坐果及叶片碳氮营养、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可显著提高油橄榄大、小年树次年花芽形成率和早期坐果率(花后30天),但对最终的坐果率、单个果实干鲜质量和果实产量无明显影响.环剥后30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叶片淀粉含量明显升高,叶片全氮含量显著下降,叶片碳氮比值显著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显著下降,叶片胞间CO2浓度(Ci)基本未变.之后,随处理时间延长,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积累效应基本消失时(处理后120 d),叶片PnGs仍显著低于对照,叶片Ci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冬季半休眠期枝梢环剥可促进油橄榄成花,但果实产量无显著提高;莱星品种明显的结实大小年节律可能主要决定于其品种的发育节律和遗传本身.环剥后短期内叶片Pn的下降应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插穗处理对油橄榄温床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油橄榄扦插育苗的生根率,缩短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采用温床和冷床两种扦插苗床,就不同粗度与长度和带侧枝及与不带侧枝的插穗对油橄榄扦插育苗生根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油橄榄扦插温床育苗的育苗周期比常规扦插短,插后40d就可生根,且生根率高达91.0%以上;以粗为0.4~0.6cm、长为13~15 cm的带侧枝条小枝作插穗,扦插前用100 mg/L的吲哚丁酸浸泡2 h的扦插生根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坡地油橄榄园进行覆盖和深翻试验,研究了不同保水措施下油橄榄园土壤含水量、新梢生长量及深翻后根系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不同保水措施间存在差异,覆盖提高了园地土壤含水量,以薄膜最高,秸秆覆盖最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不同覆盖处理之间土壤水分含量具有差异性。深翻则改变了土壤结构,改善持水能力,修剪根系,促进树体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