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38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等离子体处理黄瓜种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的黄瓜种子,明显提早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使株高、根系数、根系长、根系重以及坐果率均有增加;分别比CK增产16500kg/hm2,增幅达18.0%;比CK增值21100元/hm2,增产、增收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等离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共设7组处理,3次重复,利用等离子技术对香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等离子不同处理次数对香瓜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处理②(1.5AX2次)的友芽势、出苗率、出苗期干重、开花率、坐果率均比CK高;坐果期和成熟期均比CK提前1~2d;比CK增产792.0kg/hm^2,增幅达13.7%;增值1668.0元/hm。,含糖量提高墩0.5%。[结论]处理②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可应用于香瓜的实际种植生产中。  相似文献   
13.
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农艺性状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变化研究表明,适当加大氮肥吐丝期施用比例有利于增加生育后期单株叶面积和穗位以下叶片数,提高敏感节位的茎秆压碎强度,从而增加了光合面积,延缓了叶片衰老,延长了光合时间,提高了蜡熟期抗倒伏能力,有利于同化物的积累;氮肥运筹对株高影响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浅析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化控防倒伏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低温寡照,降雨量大,种植玉米容易发生倒伏现象,而使用化控防倒伏技术可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通过近几年化控防倒伏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提出关键技术要点,并进行了应用效果的分析,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稳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应用滚动式施肥播种器播种玉米时,必须严格掌握播种前认真调试播种器、精选种子和精细整地、根据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量以及精心播种等技术环节,才能克服存在的问题,使玉米生长达到苗全、苗齐、苗壮和苗匀,为玉米优质高效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吉林省半干旱区水分高效利用、玉米增产的栽培技术模式,采用不同覆盖材料进行为期4 a(2018—2021年)的大田试验,设置无覆盖(CK)、普通地膜覆盖(CM)、降解地膜覆盖(DM)和秸秆覆盖(SM) 4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土壤贮水量时空变化与当年的降雨时空分配有关,垂直空间上2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显著高于0~20 cm,处理间土壤贮水量SM>CM>DM>CK;耕层0~20 cm土壤温度随玉米生育时期推进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降低幅度呈CM>SM>DM>CK的变化趋势。地表覆盖具有调节土壤温度的作用,与CK相比,CM和DM使5、6月土壤温度分别提升2.12、1.71℃和2.07、1.52℃,SM下降了1.72、1.01℃;与5、6月气温相比,地膜覆盖每日土壤温度较气温提升2.2~3.2℃,秸秆覆盖降低0.3~0.6℃,8、9月覆盖土壤温度下降幅度低于气温;与无覆盖(CK)相比,CM和DM处理4 a平均增产8.59%和14.10...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倒伏造成减产的问题,试验了不同时期及不同时期组合喷施玉黄金的效果,结果表明:苗期 拔节期 喇叭口期喷施,拔节期 喇叭口期喷施和喇叭口期喷施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并且增加支持根数。各处理均增加玉米产量,其中苗期 拔节期和苗期 拔节期 喇叭口期喷施玉黄金增加产量显著,达到6.95%~6.98%。建议生产上在苗期和拔节期喷施两次玉黄金,浓度为300 m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冷凉区地膜覆盖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运转和对氮素积累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大德216为材料,在吉林省安图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透明可降解地膜覆盖(T1)、透明不可降解地膜覆盖(T2)、黑色不可降解地膜覆盖(T3)和无膜(TCK)处理,测定干物质、氮素积累量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地膜覆盖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T1和T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T3处理。3种地膜覆盖均能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在播种后65、90、105和140d,T1和T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均显著高于T3处理。不同覆膜处理在播种后65~90d积累量最多,3种覆膜处理条件下的氮素积累均显著高于TCK处理,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分配比例表现为籽粒>叶>茎>鞘>雄穗。综上,地膜覆盖可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优化物质运转分配,促进玉米氮素积累,提高玉米产量,透明覆膜栽培可有效改善冷凉区积温不足、只能种植早熟品种的局限性,拓宽品种选择范围。透明可降解地膜为冷凉区玉米最佳抗逆丰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玉米群体及调优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玉米群体研究进展,重点从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因素,群体物质生产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群体库源关系以及对群体进行调优控制的措施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今后群体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玉米冠层结构的自动调节与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群体中初步研究了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补偿。结果表明,玉米群体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群体在叶面积上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而在干物质生产上的自动调节能力则较强。群体的自动调节作用对生殖器官的影响大于对营养器官的影响。产量因素的自动调节作用是生长后期的产量因素补偿生长前期损失的产量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