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及其与毒性的关系,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白粉病的长期发生趋势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013年采自云南、四川、河南、北京和陕西五省(市)的小麦白粉菌标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90个单孢子堆分离物,采用小麦离体叶段法进行温度敏感性测定,并利用32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系)进行毒性测定,且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ET50分布于19.78℃~25.15℃,平均ET50为23.22℃,其中73.34%的供试菌株ET50值介于22℃到24℃之间,小于22℃的菌株占10%,大于24℃的菌株占16.67%。利用Popgen1.32软件对5个省(市)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五省市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水平上的多样性指数 H 值为0.237 0,其中四川群体毒性多样性水平最高,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 H 值为0.221 2,河南群体最低, H 值为0.197 5。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与毒性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ET50与毒性多样性( H 和 I 值)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是控制植物病害最有效的两种措施,病原菌在长期选择压下可改变其群体结构,以逐步适应品种抗性和杀菌剂压力。本研究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对 2012年采自我国9个省(市)的129个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单孢堆分离物进行了三唑酮敏感性检测,同时采用31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系)对其进行苗期毒性测定,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9个供试菌株对三唑酮的EC50为 109.97 mg/L,平均抗药性水平达到52.62倍,变异系数为 107.2。所有供试菌株中,99.22% 的菌株产生了抗药性,其中高抗菌株占58.91%,中抗菌株占37.98%。北京菌株的抗药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8个省市。利用Popgen1.32软件对9个省(市)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群体毒性基因多样性水平最高,Nei基因多样性H值为0.224 1,浙江群体最低,H值为0.096 8。小麦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的敏感性和毒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EC50或EC50变异系数与毒性多样性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EC50与毒性基因数目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方程。此结果可为杀菌剂和抗性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葱兰赤斑病病原及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导了葱兰的一种新病害,葱兰赤斑病的症状,病原及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石。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通过总结近年来该所依托科学基金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主要实践,简要展示科学基金对农业科研院所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挥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棉花黄萎病已成为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 ,种植和选育抗黄萎病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农科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协作 ,应用花粉管通道法 ,1 998年育成抗黄萎病性能突出的特早熟新品系 945 6D。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品系在不同生态条件对不同致病力菌系的抗枯、黄萎病性能 ,以作为抗枯、黄萎品系资源加以利用 ,于 2 0 0 1— 2 0 0 2年连续 2年在北京的温室及田间黄萎病圃、河南新乡基地、博乐农五师农科所、江苏常熟市、山东省临清市等地进行抗枯、黄萎病室内及田间鉴定研究。1 …  相似文献   
16.
小麦白粉病是由专性寄生菌Blumeria graminis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气传真菌病害,该病曾于1990-1991年两年在我国发生大流行,近年来其发生面积也一直维持在500万公顷以上,给我国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不但影响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而且温度胁迫作用还会对白粉病菌群体产生影响,从而使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目前已发现在我国白粉病菌群体中存在抗高温或耐高温的菌株,而且这些菌株在较高的温度下其寄生适合度要高于对温度高敏感性的菌株[1].由于病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的变化有可能影响病害越夏和越冬的范围,进而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程度,因此,有必要对其耐高温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这对于了解小麦白粉菌对温度的适应性以及气候变暖对此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长期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实施的科技创新工程为例,阐述了2013—2017年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成效,总结了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中管理经验,说明了科技创新工程在植保所科技发展的引领作用和撬动效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下一步调整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18.
"九五"与"八五"我国自育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八五"与"九五"刊于<中国棉花>我国自育的163个各种类型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八五"育成的74个品种主体长度平均30.34mm,2.5%跨长29.31mm,"九五"育成的89个品种2.5%跨长平均29.37mm,"九五"与"八五"相比纤维长度没有显著变化.麦克隆值分别为4.28和4.45,"九五"比"八五"提高0.24,即纤维略变粗.比强分别为20.53cN·tex-1(ICC校准)和21.49cN·tex-1,"九五"提高了0.67cN·tex-1.新疆和长江棉区育成品种的纤维品质好于其他棉区.方差分析表明,仅有长江棉区中熟品种比强"九五"较"八五"提高达显著水平.应加强纤维长度在31mm以上,比强在25cN·tex-1.以上品种的高品质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