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51.
小麦禾谷胞囊线虫致病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玉米弯抱霉叶斑病菌(Cuvrularia luanat(walk) Bode),近年来在河南对玉米的为害日趋严重,常导致叶片枯焦。  相似文献   
52.
设施栽培中蔬菜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的高速发展,诸多制约设施栽培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随之出现。蔬菜线虫病害问题是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其中以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的危害最为严重。根结线虫是植物根系定居性内寄生生物,因其广泛分布性和多寄生性,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病原物。过去,该类病害的防治以化学药剂为主,并结合农业防治以及使用抗病品种等,但都有其局限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生物防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生物防治的各类生防因子的研究进展,并就影响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生物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植物线虫分子分类及鉴定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线虫系农作物上重要的病原生物之一,同一类群的线虫种间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种内群体因生态条件的差异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或致病型,同一种线虫因生理小种或致病型的差异对特定作物品种的危害程度差别很大,因此采取可靠的分类鉴定方法,快速、准确地鉴定和鉴别植物线虫的种、生理小种或致病型是植物线虫病害防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40株西瓜枯萎病病株连续切片2436个组织横断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枯萎病菌在西瓜植株体内的存在状态是菌丝体和大、小型分生孢子。在病株体内,菌丝体沿导管生长发育,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呈不萌发状态,而且以小分生孢子为主,占孢子总量的88%左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除生长点下位外,病株体内的其余部位均可产生。其数量分布规律是下胚轴和子叶节数量最多,其次是主根和茎中部;在不同级别的病株体内,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数量和病情呈正相关。病菌在病株体内的纵横向扩展主要是通过菌丝体本身不断生长发育来完成的,菌丝体自下而上的扩展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两种类型。病株体内的病菌数量、病导管数和菌丝上升高度是影响病情发展的三个体内相关因子,它们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植株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55.
艾球孢囊线虫(Globoderaartemisiae)在我国的发现初报ANewRecordoftheGenusGlobodera(G.artemisiae)FromBeijing,China作者于1981-1985年从北京市郊艾草(Artemisia...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将采自北京市丰台区艾Artemisiasp.根上的短体线虫描述为短体线虫属一新种,命名为艾短体线虫Pratyenchusartemisiaen.sp.,其是短体线虫属内一两性生殖的种,唇区大多有两个环纹。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唇盘与中唇融合形成一光滑、连续的结构。口针短,长11.50~14.63(13.62)μm,口针基球圆形。V=76.0-81.2(78.22)。受精囊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内充满精子。尾部圆锥形,尖端宽圆、光滑无环纹。雄虫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57.
 在植物寄生线虫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线虫分泌器官如食道腺细胞分泌的效应蛋白在寄主细胞壁修饰和调控寄主免疫反应以及取食位点形成和维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解析植物寄生线虫关键效应蛋白的功能及其与寄主互作机制将为探索植物寄生线虫防控新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效应蛋白降解寄主细胞壁、调控寄主基础免疫反应、诱导免疫反应机制和介导翻译后修饰调控寄主免疫反应以及植物激素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8.
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系世界上一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试验通过用玉米培养基培养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对腐烂茎线虫进行的单异活体培养,系统地比较了20℃和25℃个不同的温度对培养的影响,建立了在室内快速和大量繁殖腐烂茎线虫的方法。该方法繁殖的线虫可用于线虫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9.
利用rDNA的PCR-RFLP对伞滑刃属线虫群体的分子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对rDNA中ITS的PCR-RFLPs技术和方法对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松树或木质包装箱中分离出来的伞滑刃属(Bursaphelenchus)6个线虫群体进行了分子鉴定.其中来自浙江镇海的松树和日本的木质包装箱中分离出的各一线虫群体被鉴定为松材线虫(B.xylophilus),而来自浙江富阳的松树和韩国、香港及日本的木质包装箱中的另一个群体等4群体被鉴定为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本研究中选用的4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 Ⅰ、Hae Ⅲ、MspⅠ、cfo Ⅰ)的特异性酶切位点均可以有效地鉴别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60.
宁波口岸植检实验室在来自台湾的榕属木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线虫,经形态学观察、测量,ITS-RFLP图谱比对及序列分析,鉴定为锥尾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conicaudatus Kanzaki,Tsuda&Futai,2000)。该线虫属松材线虫组,与鲍嘉伞滑刃线虫最近似。本文着重对该线虫与近似种的形态特征区别及ITS-RFLP图谱种内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