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0篇
  19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摘要:以美国“格福”与日本“山水”两种耐盐性不同的西兰花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外源氯化钙对盐胁迫下西兰花鲜重、干重、MDA、抗氧化酶活性及离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钙的添加,可显著促进西兰花的生长,减轻盐胁迫,增加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及鲜重。外源钙处理明显降低了西兰花叶片MDA含量,减轻盐胁迫对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外源钙处理对西兰花SOD、POD、CAT活性的影响因品种耐盐性不同表现不一。外源钙处理可减少西兰花地上部、地下部Na+的积累,增加K+、Ca2+ 的浓度。外源钙处理对盐敏感品种的效果要好于耐盐品种。最佳的钙浓度为10mmol/L。  相似文献   
112.
为探究腐殖酸对土壤有效态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不同研磨条件下获得的腐殖酸的可溶成分与残渣成分,以吸附试验、电镜扫描、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开展其对土壤Cd吸附,以及土壤pH、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和滤渣对Cd的吸附曲线可用朗缪尔(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相对于腐殖酸,腐殖酸滤渣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pH和有效态Cd含量,而相应的腐殖酸溶液活化了土壤Cd。研磨处理后,腐殖酸残渣的比表面积和羧基基团含量增加,而腐殖酸溶液中酚羟基基团含量增加。经研磨处理,减小腐殖酸粒径,可提高腐殖酸溶解率,从而可分别强化腐殖酸可溶性组分和残渣组分对土壤Cd的活化和钝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对药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番茄及萝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药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显著促进番茄、萝卜的株高和叶子的生长,并显著提高其产量及品质。与不施药渣有机无机复混肥相比,番茄产量提高22.4%~43.2%,番茄的Vc含量增加10.5~43.6 mg·kg-1,总糖含量提高3.0%~20.2%;萝卜产量提高31.2%~57.0%,萝卜的Vc含量提高9.0%~31.6%,总糖提高8.6%~23.8%。番茄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 753 kg·hm-2和1 693 kg·hm-2,萝卜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 651 kg·hm-2和1 552 kg·hm-2。  相似文献   
114.
为研发一种安全有效的农田土壤固磷技术,利用纯土培和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5、2、0.25和0.15 mm)以及不同施用量(0、0.01%、0.1%、1%、5%和10%)下矾浆对富磷(P)水稻土OlsenP、可溶性铝(Al)、有效硅(Si)、速效钾(K)含量,土壤酶活,水稻地上部K、Si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矾浆颗粒直径0.5~10μm,比表面积8.73 m~2·g~(-1),富含Al、Si、K等元素。0.25 mm、p H值6.8的矾浆对土壤P素固定能力最优。施入矾浆使土壤Olsen-P含量下降,速效K、有效Si和交换态Al含量增加,且随着矾浆施入量的增加,变幅加大。与对照相比,0.1%的矾浆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上部Si和K含量,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及产量。但5%和10%矾浆处理对土壤酶活、水稻生长及产量均产生不良影响,其原因可能与高量施用使土壤交换态Al含量急剧上升,造成Al毒有关。综上所述,施用0.01%~0.1%矾浆兼具土壤固P和土壤改良效应。本研究为有效控制农田土壤P素流失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5.
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尿管镜及腔内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已日趋完善,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为笔者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院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用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12例所作的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2例,男72例,女40例,年龄16~75岁,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中段38例,下段62例,其中双侧输尿管结石8例,结石横径0.4~1.0cm。IVP显示同侧肾积液64例(占57%),肾功能受损28例(25%)。1.2 方法硬膜外麻醉,截石位,用德国WOLFF8-9.8输尿管镜,用其本院研制的输尿管灌注泵水压扩张输尿管口,插入输尿管导丝或F4输尿管导管,在其引…  相似文献   
116.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存在的地区间、行业差距过大和单位内部平均主义并存的问题 ,造成工资分配秩序和分配关系紊乱。要通过逐步完善新工资制度 ,建立地区津贴的总量调控制度 ,加强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力度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7.
每年清明前后,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8℃以上时,开始放养罗非鱼鱼苗。吉富罗非鱼每亩投苗量以1200-1500尾为宜,奥尼罗非鱼以1500-1800尾为宜,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罗非鱼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因此养殖者在鱼苗下塘时需格外注意。本文将罗非鱼鱼苗下塘技术要点归纳为十二个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为调查万宁市水稻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 在该地区 12 个乡镇的典型土壤中采集了 19 个混合土壤样本, 并对各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元素 Hg、 Cd、 Cr、 Pb 和 As 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结果表明: 各乡镇水稻土壤均未受到重金属 Hg、 Cd、 Cr、 Pb 和 As 的污染; 从全市范围来看, 综合污染指数仅为 0.22, 说明全市水稻土壤环境清洁, 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9.
为分析夏、冬季节层叠式笼养肉鸭舍不同位置环境参数的分布规律以及各环境参数对肉鸭出栏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樱桃谷鸭为研究对象,对舍内48个测点进行整个生长周期的测定,以期为肉鸭养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舍内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1)夏季水平方向上距离净道端27.3、45.3 m处温湿度与9.3 、63.3 m处温湿度相比显著降低(P<0.05),9.3 m处风速显著低于其他测点(P<0.05),氨气及二氧化碳浓度由净道端至污道端呈上升趋势;垂直方向上,中层温湿度显著高于上、下层(P<0.05),上层风速显著高于中、下层(P<0.05),下层氨气及二氧化碳浓度较高。2)冬季水平方向上1~3周龄时温度由净道端至污道端呈下降趋势,4~5周龄时温度呈上升趋势,而45.3 m处风速达到最低,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均值达到最大;垂直方向上,中层温度、氨气及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上、下层(P<0.05),中层风速显著低于上、下层(P<0.05)。3)夏、冬季节鸭舍中层平均体重略低于上、下两层,后端平均体重略低于前端。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冬季节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风速与氨气浓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氨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夏季相对湿度与肉鸭出栏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该结果建议根据舍内环境参数分布规律,对通风弱区进行定点通风、加大笼间距或者更换冬季供暖设备等,从而提高舍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降温除湿,减少有害气体的集聚,为肉鸭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0.
遮阴和施氮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为了探明弱光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为黄淮海麦区小麦生产中合理施氮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拔节期至成熟期弱光胁迫(透光率为50%的黑色遮阳网遮阴)和氮素水平[N0,0 kg(N)×hm~(-2);N1,120 kg(N)×hm~(-2);N2,240 kg(N)×hm~(-2)]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长期遮阴,导致旗叶叶绿素含量、PSⅡ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在3个施氮水平下均显著增加,其中以N2施氮水平下增幅最大,同时显著降低了叶绿素a/b和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进而提高了旗叶光化学效率,降低了热能耗散,提高光能利用率。在开花期至灌浆中期,由于光能不足造成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降低,而在灌浆后期,遮阴处理较正常光照能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能转化效率,从而Pn高于正常光照。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PSⅡ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显著提高,这有利于植株充分利用光能,增强光合作用。弱光导致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显著降低(P0.05),穗粒数降低幅度最大(13%~46.8%),千粒重降低幅度最小(3.4%~8.5%),穗数的降低幅度为8.6%~22.5%,严重影响氮肥的增产效应。遮阴和施氮水平间交互显著影响了叶绿素含量、穗粒数和产量,但对其他指标影响并不显著。综合而言,增施氮肥缓解了弱光胁迫对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遮阴条件下施氮处理(N1、N2)净光合速率Pn较对照(N0)增幅为11.5%~27.4%,其中以N2[240 kg(N)×hm~(-2)]水平增幅最大。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遮阴处理均提高了光能转化效率,但遮阴显著降低了植株光合速率及产量构成因素,导致产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