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9篇
  4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猪子宫内膜炎是猪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发炎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繁育,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实地调查和实践,对该病的防治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2.
基于EMD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政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中国人口急增、消费扩张、耕地大幅度减少的现状下,分析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方法】利用经验模态(EMD)方法分别对1949-2006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及耕地面积波动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构建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测,分别从粮食的趋势产量和耕地变化的粮食供给量两方面分别与基于人口发展的粮食需求量进行比较。【结果】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产量以9.6年准周期波动为主;耕地总量以14.5年准周期波动为主。②若以每10年增加1×108 t左右粮食的生产能力增长,中国粮食的趋势产量能够满足至2030年中期内人口发展的消费需求,但进一步提高人均粮食占有水平的空间极为有限。③从耕地发展看,只要粮食单产达到预期目标,可以满足2030年人口的消费需求,但耕地资源的承载压力日益增大,超载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结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保障前景令人担忧。中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加后备耕地数量、努力提高土地质量以及提高粮食单产,才能缓解中长期粮食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73.
贯叶连翘与独活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湖北贯叶连翘、独活的病虫害种类、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为贯叶连翘、独活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百合作为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百合种性易退化,并存在严重的病害,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百合新品种已成当务之急。而百合育种主要以杂交育种为主。现主要就杂交亲本的选配、育种目标及克服种间杂交不亲和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我国百合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以期指导百合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厚朴育苗圃对2a生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射光照时间对厚朴苗木株高和地径影响极显著。延长直射光照时间能显著增加厚朴苗木的株高和地径。笔者提出在建设厚朴育苗基地时,必须保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76.
葡萄二次果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杰  皇雅领 《种业导刊》2009,(6):22-22,24
葡萄的芽具有早熟性,花芽分化时间短且快,当年即能完成分化,并在条件适宜的时候萌发、开花结果。因此,可利用此特点让葡萄一年结两次果。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根据葡萄这一结果习性以及生产实际,摸索出了一套葡萄二次结果技术,同时对二次果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进行了详细总结,在一次果产量不足时可用此法提高产量,同时也可延长鲜果供应期,占领市场空档,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7.
针对隧洞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的问题,以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工程为例对于不同厚度的衬砌混凝土通水冷却的温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地下衬砌混凝土工程中通水冷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温控措施,特别是厚度较大的衬砌结构的温控防裂效果十分明显,必须采取通水冷却才能达到防止早期温度裂缝的目的。但很薄的衬砌混凝土结构通水冷却效果不佳。该成果在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导流洞工程衬砌混凝土施工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温控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78.
药用植物黄花蒿生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药材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质量和产量,基于396个黄花蒿分布点及35个环境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黄花蒿在中国的生态适宜区,应用R语言构建青蒿素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用ArcGIS软件预测青蒿素空间分布以进行黄花蒿生产区划。结果表明,黄花蒿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东部、重庆市西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西部、湖北省东部等。影响黄花蒿地理分布的生态因子主要是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其贡献率之和分别达76.6%和10.9%。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0.7%)的区域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和湖南等省(区、市),可作为高品质黄花蒿的首选栽培地区;长江以北地区的青蒿素含量稍低(0.5%~0.7%),可作为黄花蒿的扩种区;处于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和江西等省的青蒿素含量最低(0.3%),不建议在这些地区进行大规模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79.
以胡萝卜为试材,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胡萝卜14-3-3基因家族各成员进行鉴定,研究分析其理化特性、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复制事件、系统进化及顺式作用元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胡萝卜14-3-3蛋白的功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胡萝卜中共鉴定到11个14-3-3基因,不均匀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含有3~7个外显子,其中1对基因发生片段复制事件;编码的蛋白序列长度为236~264 aa,分子量为26.64~30.14 kD,等电点为4.65~5.33,具有7个Motif,全部为酸性非分泌型蛋白,定位在细胞核。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胡萝卜14-3-3蛋白分为ε类(3个)与非ε(8个)类2个亚族。此外,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表明,胡萝卜14-3-3基因含有大量激素与逆境胁迫相关元件。  相似文献   
80.
郭杰  何丽 《吉林农业》2011,(6):204-204
近年来,我国农村灾害频发,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当前的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新时期如何有效的利用气象信息服务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气象信息如何有效对农村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服务进行有效探讨,提出了农村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