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37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沙柳沙障腐烂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沙柳沙障腐烂过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铺设10年的沙柳沙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取样和室内指标测定法,结合RDA多元数据排序分析,揭示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随铺设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C∶ N与C∶ P呈上升趋势,10年后的C∶ N是1年的16.14倍,而N ...  相似文献   
62.
木薯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木薯种茎是目前唯一的繁殖方式,然而采收后木薯种茎如何应对脱水胁迫及糖代谢基因的表达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对照组和保水处理组的木薯种茎在采后不同时间点水分和糖分的含量变化来探究离体条件下木薯种茎内糖类发挥的作用。通过检测糖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解析不同糖分间的代谢关系及离体种茎的活性状态。结果表明,在保水处理组中随着采后时间的延长,种茎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海藻糖含量变化正好相反。同时,保水处理组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海藻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qPCR分析发现,严重的脱水胁迫显著地提高了糖酵解基因的表达。这些结论表明,脱水胁迫显著影响木薯茎中糖类的相互转化。推测脱水胁迫前20 d通过合成海藻糖来响应脱水胁迫,在20~30 d则通过分解海藻糖为木薯种茎提供必要的能量物质。同时本研究通过甘油处理提高了木薯种茎的贮藏时间,为木薯种茎的贮藏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以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出血为典型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NDV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为有囊膜的负链RNA病毒。NDV基因组为单股不分节RNA,编码六种病毒结构蛋白,其中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构成囊膜外表面的纤突,是NDV的功能性糖蛋白,在致病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由于NDV只有一种血清型,对NDV不同毒株的差异性分析只能采用毒力、蚀斑形成能力测定等功能性试验来进行,但分型要么太细,无规律可循;要么过于粗放,无流行病学意义,使得NDV流行病学研究一直难以突破。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病毒遗传变异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发现病毒的遗传变异与疾病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形成了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这样一门崭新学科,也为ND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先进技术。已有研究表明,NDVF基因的遗传变异与NDV的变异和流行密切相关,是N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首选基因。 本研究根据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编码区1-374位核苷酸序列计算其遗  相似文献   
64.
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麦蚜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兴平、礼泉、凤翔、岐山、扶风地区麦田禾谷缢管蚜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异丙威、毒死蜱、阿维菌素、氟啶虫胺腈等7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最高,其中凤翔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达到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72.5),岐山和扶风种群对该药产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1.4、29.9);5个地区的禾谷缢管蚜对溴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异丙威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较低,表现为敏感、敏感性下降或者低抗性;5个地区的试虫对氟啶虫胺腈均表现为敏感。分析认为,高效氯氰菊酯不适合用于关中地区禾谷缢管蚜防治,氟啶虫胺腈作为一种新型杀虫剂,可以在该虫防治中推广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其他几种杀虫剂可以在禾谷缢管蚜的防治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5.
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可以吸附DNA,作为一种新型基因载体应用于转基因育种。本研究旨在探索MNPs介导外源基因进入牡丹花粉,为利用携有外源基因的花粉进行授粉,获得转基因种子提供依据,本研究制备了MNPs与DNA的复合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牡丹花粉的形态结构;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了供试牡丹花粉磁转染前后的生活力。结果表明:MNPs与DNA的质量比为1:1~1:10时,MNPs均可以与DNA稳定结合,并可以保护DNA免受酶的消化作用;牡丹花粉为长球形,萌发孔为三孔沟类型,位于萌发沟内;‘凤丹’牡丹、‘京红’牡丹及紫斑牡丹的花粉均具有较高的萌发力,且经磁转染后的三种牡丹花粉萌发力保持在50%以上,能够用于正常杂交授粉。本研究首次采用四氧化三铁纳米磁转化技术介导牡丹花粉转基因,弥补了花粉介导牡丹转基因方法研究的空白,从而有助于牡丹分子育种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66.
以野生多穗柯为对象进行每木检尺,研究以木荷、苦槠、杉木为建群种,多穗柯作为伴生树种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多穗柯常作为伴生树种出现,其适应性因建群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建群种对多穗柯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材积生长具有显著性影响,在杉木下种植多穗柯,其树高生长量最大(7.40m),苦槠次之(6.15m),木荷最小(5.51m);3类建群种与多穗柯胸径、冠幅生长具有相关性,在杉木下种植表现最佳,木荷次之,在苦槠下种植表现最差;然而,苦槠建群种下的多穗柯枝下高最大(2.76m),与木荷、苦槠下种植的多穗柯相比,杉木下的多穗柯具有更多的材积量,比前两者分别增加了35.33%、31.65%。因此,在人工林种植中,应选择多穗柯与杉木混交,以构造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67.
重组N蛋白间接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纯化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确定了ELISA最佳工作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0.27μg/ml,37C1h加4C过夜,血清(1:40)和酶标免抗猪IgG(1:400)分别在37℃温育30min,底物溶液37℃显色15min。经重复性试验、交叉试验、阻断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美国IDEXX试剂盒相比较,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7.6%和92.1%,无显著性差异。用已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血清样本187份,总阳性率为30.5%。  相似文献   
68.
猪CD80 mRN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T-PCR技术从猪肺泡巨噬细胞中扩增和克隆了猪CD80基因部分片段,经测序鉴定后,用反向PCR技术构建了CD80的缺失竞争cDNA分子。通过竞争PCR方法,建立了CD80标准竞争曲线,并得到其直线回归方程。本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可用于猪CD80 mRNA水平的定量检测,从而为分析猪的免疫状态提供了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9.
大豆配方双层施肥,是同江市大豆高产攻关采取的一项新措施,经乐业镇2005年2.7万亩一年的实践验证,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由专家组(54个点次)测产,配方双层施肥亩产述171.85公斤,比常规施肥方法亩产147.9公斤增收23.95公斤,总增产大豆64.665万公斤,亩增产16.2%。为同江市今后大豆生产的发展,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0.
猪圆环病毒(PCV)为目前发现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病毒粒子平均大小为17 nm,二十面体对称的无囊膜DNA病毒,其核酸为单股双义共价闭合环状DNA.按照PCV致病性的有无分为1型和2型,PCV1被认为不具备致病性;具有致病性的PCV2被认为同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疫病有关[1-2].自1997年,在美国养猪工作者协会年会上提出PMWS以来,该病已传遍世界各养猪国家和地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