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环湖地区农田杂草约30余种,隶属15科,危害严重的主要杂草有野胡萝卜、大刺儿菜,旱誉麦、密花香薷、野芥菜、西柏利亚蓼、苣荬菜等11种。采用合理轮作结合人工锄草,进行休闲浅,深耕耕作等措施防除农田杂草,除草效果理想,对作物安全,且不污染湖水及环湖环境。  相似文献   
12.
20%阔草畏乳油在青海春麦田试验结果:最适施药量为每化顷375ml,施药30天后,调查鲜重效果为80%左右,与对比药剂20%使它隆的除草效果基本一致。镣草谱较广,敏感杂草有野芥菜,酸膜叶蓼,密花香薷等,防除效果达90%;对小麦安全,与对照比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荞麦蔓(Polygonum convolvulus)为一年生双叶子叶杂草,种子繁殖。西宁地区,全生育期138天左右,出苗期约53天,有出苗高峰期,4月上旬有一峰占出苗总数的15.9%,5月上旬有一峰,占出苗总数的24.9%。出苗最适深度1993年为2.0-3.0cm、1999年为2.0-4.0cm。花期53天左右,果期58天左右,单株秸籽量平均为702粒。种子有休眠习性,室外埋入土层76天,发芽2%,荞麦蔓在油菜4叶期至果期对油菜竞争强烈,表现N、P、K含量比油菜高9.2-29.8%。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防治春油菜田野燕麦杂草,在青海省对15%精喹禾灵乳油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的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5%精喹禾灵乳油不同制剂量于野燕麦3-4叶期(春油菜3-4叶期)兑水300 L/hm2茎叶喷雾,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达到73.64%-96.21%,各处理区油菜生长正常。15%精喹禾灵乳油安全性好、防效高、持效期长,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土壤真菌NO6发酵液中对杂草野燕麦具有抑制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从坎布拉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利用培养皿分析法测定其次级代谢产物除草活性,利用菌落形态和ITS序列对除草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鉴定,进而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TLC和半制备HPLC方法对其代谢产物中的除草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9株微生物菌株,其中菌株NO6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最高,将其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保留时间为66.868min的除草活性物质3。  相似文献   
16.
以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 ToM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素酶互补技术(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imaging assay, LCI)研究ToMMV CP与本氏烟组蛋白H4在植物体内的互作情况。亚细胞共定位结果显示,ToMMV CP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组蛋白H4定位于细胞核中,两者共定位于细胞核中。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试验结果表明,ToMMV CP与组蛋白H4的互作位置主要在细胞核中。上述2种试验结果证明,烟草花叶病毒CP与本氏烟组蛋白H4在植物体内存在互作。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技术沉默本氏烟烟草中的H4基因,对沉默H4基因的植株接种ToMMV,接种后第4 d,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叶的病毒含量,发现病毒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H4基因的沉默会影响ToMMV在植株中的复制,组蛋白H4可能是ToMMV侵染植株的本氏烟感病因子。病毒编码的CP可能与寄主组蛋白H4在细...  相似文献   
17.
辣椒隐症病毒2(Pepper cryptic virus 2,PCV2)是近年来发现的辣椒新病毒之一,常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2021年从青海海东市采集疑似病样叶片,采用RT-PCR和基因克隆等方法,获得PCV2青海分离物的两条dsRNA,序列全长分别为1 579、1 435 bp。核苷酸相似性比对发现,PCV2青海分离物两条RNA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PCV2分离物的序列相似性高于95%,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V2青海分离物的两条RNA均与PCV2分离物Chiltepin 53处于独立的分支,结果表明,青海辣椒上检测得到的病毒为辣椒隐症病毒2。将其与PCV2-QH和PCV2-XJ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多位点差异。本研究首次报道PCV2在青海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寻找高效安全且来源于生物源的除草活性物质,以此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生物源除草剂。从青稞白酒糟醅中分离到的菌株中筛选到3株高效除草活性菌株,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后,确定JZ2?1?2为多粘类芽孢杆菌,JZ2?4?5、JZ2?5?2为枯草芽孢杆菌。3株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对供试禾本科杂草野燕麦的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其幼苗发育影响明显,对野燕麦幼苗根长抑制率分别为92.48%、100.00%、100.00%。枯草芽孢杆菌JZ2?4?5发酵液通过茎叶喷施后,盆栽野燕麦植株7 d后大部分死亡,JZ2?5?2、JZ2?1?2对野燕麦防除效果次之。野燕麦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降低,MDA含量和SOD酶活性也变化明显。同时证明了3株芽孢杆菌属菌株对油菜菌核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作物安全性结果表明,3株芽孢杆菌属菌株对小麦、青稞安全,对油菜、蚕豆风险高。综上所述,从青稞白酒糟醅中分离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JZ2?1?2,枯草芽孢杆菌JZ2?4?5、JZ2?5?2具有作为麦田生物源除草剂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从青海省平安县发病杨树叶片上分离得到菌株 PA-2,其发酵滤液对多种阔叶杂草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对该菌株的培养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后,确定其为短梗霉属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盆栽试验表明,其发酵滤液对供试阔叶杂草猪殃殃、藜、冬葵、酸模叶蓼及禾本科野燕麦的鲜重防效分别达到87.25%、78.46%、82.25%、62.11%、80.27%。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其发酵滤液对小麦、蚕豆、青稞很安全,对油菜、豌豆有轻微影响。综上所述,菌株 PA-2具有作为微生物除草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精恶唑禾草灵EW防除青稞田田间杂草野燕麦,结果表明,69 g/L精恶唑禾草灵EW适宜用药量为900~1 200 mL/hm2(有效成分量62.1~82.8 g/hm2),于青稞3~5叶期施药,采用300 kg/hm2药液茎叶喷雾,药后40 d株防效81.2%~89.0%,鲜重防效83.2%~90.8%,除草效果良好,对青稞安全,施用后青稞增产3.5%~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