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王召  朱环  黄近  金道超  杨洪 《植物保护》2023,49(4):21-28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对我国不同水稻品种存在的潜在威胁, 本研究采用自由选择法比较了草地贪夜蛾1龄和3龄幼虫对11个水稻品种的取食选择性, 测定了6个水稻品种叶片的生化物质含量, 并分析了该害虫取食选择与叶片生化物质含量的相关性, 进一步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在6个水稻品种上的适合度?结果表明, 草地贪夜蛾幼虫对11个水稻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 对‘N5Y306’‘XY66’和‘ZZYH7’表现出较高的取食选择率, 而对‘KY21’‘TY390’和‘TXY’的取食选择率较低?相关分析表明, 1龄幼虫的取食选择率与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 3龄幼虫的取食选择率与总酚含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取食6个水稻品种的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存在差异, 以取食‘N5Y306’的幼虫历期最短(14.75 d)?化蛹率最高(88.65%)?单雌产卵量最多(537.56粒), 而取食‘TXY’的幼虫历期最长(18.38 d)?化蛹率最低(67.38%)?单雌产卵量最少(227.68粒)?综合表明, 草地贪夜蛾在不同水稻品种上均能够完成生长发育并实现种群繁殖, 其在‘N5Y306’上的种群适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82.
83.
贵州省锦屏县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锦屏县2006~2010年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时期、迁入量、田间成虫及幼虫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以研究该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锦屏县2006~2010年稻纵卷叶螟为害盛期与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吻合,但不同年份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不同.2006~2010年田间最高蛾量分别达到8 874、1648、4367、...  相似文献   
84.
防治白背飞虱的农药复配增效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复配制剂的研究对于延长新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缓解靶标生物的抗性、扩大防治谱、降低防治成本、提高药效和环境安全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筛选防治白背飞虱的农药增效复配配方,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8种农药单剂及复配剂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利用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出16组共毒因子大于20的配比,并对其中15组进一步利用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得到有增效作用的5组配比,分别为烯啶虫胺与毒死蜱按1∶30配比以及吡虫啉与异丙威分别按7∶40、7∶200、7∶400和7∶1 000配比;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12.5、242.1、212.4、638.1、417.7,其中吡虫啉与异丙威按7∶400配比具有最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5.
本文记述毛绥螨属Lasioseius一新种囊毛绥螨Lasioseius scrotiformis JiangJin,sp.nov.,近似种为亚东毛绥螨Lasioseius yadongensis MaWang,二者区别在于新种背板前部具囊泡状网纹,背表皮毛10对均为刀状,无胸前板,生殖板两侧具孔缘1对;而亚东毛绥螨背板前部无囊泡状网纹,无背表皮毛,具2对胸前板,生殖板两侧无孔缘。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文中编制了含本文记述新种在内的中国已知25种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86.
贵州三都一季中稻区褐飞虱主害代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贵州三都喀斯特褐飞虱主害代的发生规律,2009-2011年采用灯光诱测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该地区一季中稻区的褐飞虱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迁入代灯下诱捕虫量和田间虫量在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2009年单日最大诱虫量达6 688头,分别是2010年和2011年的15.3倍和2.5倍.2009、2010、2011年预测圃虫量高峰分别为10777、4 630、1 615头/百丛,但主害代均为第4代和第5代,始见日与主迁入峰日呈显著相关.不同年份、不同移栽期稻田第4代、5代褐飞虱各虫态发生程度不同,2010、2011年褐飞虱若虫高峰日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晚栽稻田成虫、若虫的发生高峰日均迟于早栽类型田;早、晚栽时间差异形成的水稻不同生育期并存,利于褐飞虱栖居、繁殖.天敌蜘蛛、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的种群消长具有同步性,但其自然控制作用不足以控制褐飞虱危害.  相似文献   
87.
为筛选防治二斑叶螨高致死率的虫生真菌菌株,为二斑叶螨杀螨剂的生产实践、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用5种虫生真菌7个菌株的分生孢子和芽孢子悬液,在温度27℃、湿度100%、浓度2×107个/mL条件下,对二斑叶螨雌成螨进行致死率筛选.结果表明:7d后,分生孢子悬液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致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GZUIFR-HI201001、GZUIFR-HL2010、GZUIFR-HL2008、GZUIFR-Bb2010、GZUIFR-Pc2012,芽孢子悬液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致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GZUIFR-H1201001、GZUIFR-H12008、GZUIFR-H12010、GZUIFR-Bb2010、GZUIFR-Pc2012、A3.4430、GZUIFR-Ps2010. 菌株GZUIFR-H1201001分生孢子和芽孢子的致死率均最高,分别是66.7%和100%.结论:虽然不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以及同株不同培养方式所得的孢子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致死率差别明显,但虫生真菌仍然是防治二斑叶螨极具潜力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黔西南州烟区常见烟草害虫与天敌种类调查,研究了烟田生物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害虫有27科36种,天敌有10科10种,其中烟蚜、烟青虫、斜纹夜蛾和斑须蝽为主要害虫,烟蚜茧蜂是烟蚜的重要天敌,对控制烟蚜种群增长作用明显;烟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大,稳定性指数亦越大。6月下旬到7月中旬田间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指数均为最高,所以此时是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和恢复原状态的最佳时期,从而提高了对害虫的综合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9.
蝉拟青霉对蚜虫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  金道超  邹晓  刘爱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2-7883
[目的]蝉拟青霉在害虫防治上有很大的优越性。研究了蝉拟青霉菌株对中药材板蓝根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生物测定法,对蝉拟青霉4个菌株致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蝉拟青霉分生孢子、菌丝、发酵代谢产物均对蚜虫有一定的杀蚜效果。蝉拟青霉侵染蚜虫处理48 h后3 L菌株发酵产物对蚜虫的致死率最高,可达94.38%;处理7 d后孢子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3.52%,菌丝对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2.35%。[结论]蝉拟青霉3716菌株和3L菌株对蚜虫的致死效果佳,作为蚜虫生物防治因子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