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腐烂茎线虫在我国的风险评估和防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烂茎线虫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严重为害马铃薯和甘薯。介绍了腐烂茎线虫的生物学特性、为害症状和鉴定方法,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腐烂茎线虫在我国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R值为0.881 9,判定在我国的风险性为最高风险级别。结合前人研究与实践,对腐烂茎线虫的防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2.
基于纳米递送系统的RNA农药及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转基因植物和RNA农药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基因工程元件和RNA农药递送策略往往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造成效率偏低甚至失效,这也是限制植物基因工程和RNA农药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基于纳米载体的新型递送系统与植物基因工程和RNA干扰技术的结合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  相似文献   
2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在全球多个国家普遍发生,其幼虫可为害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该虫于2019年初入侵我国,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防控形势严峻。为寻求一种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方法,本文对草地贪夜蛾潜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靶标致死基因、RNAi传统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递送技术的瓶颈以及纳米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应用进行概括,并对纳米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4.
为更系统地了解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对2008—2017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进行汇总,本文重点分析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晚疫病、早疫病、蚜虫、蛴螬等病虫害发生及防控情况,并对各产区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不同,晚疫病作为马铃薯最主要病害之一,高发于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造成年均产量损失分别占各区总损失的42.41%和64.22%,远高于其它病虫害;中原二作区马铃薯病虫害种类繁多,且均对产量造成威胁。在四大产区中,北方一作区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最大,实际产量损失最高,二者均超出该产区种植面积占比。当前,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防控仍太过依赖化学农药,应进一步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25.
转基因作物品种在商业化推广的20多年间发展迅猛,在保障食品供应、拓展农业功能、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创造巨大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难以准确预见的外源基因通过基因漂移逃逸至非转基因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进而导致潜在的生态风险就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围绕基因漂移的机制及其生态风险、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等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并展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观赏向日葵品种‘富阳’为供试材料,通过MS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初步建立了适宜观赏向日葵无菌苗增殖、生根和离体成花培养条件。结果表明,MS+低浓度BA对无菌苗增殖效果较佳,丛生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0.05mg/LBA;无菌苗生根率受营养水平影响,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在离体条件下,低浓度BA可延缓植株衰老促进开花,最适开花培养基为MS+0.05mg/LBA。花芽分化受GA3和PP333所抑制。本研究可为观赏向日葵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基因植株性状鉴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7.
马铃薯甲虫对植物挥发物和聚集素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珮  李源  尹春艳  闫硕  刘小侠  张青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26-10928
马铃薯甲虫是马铃薯上一种最主要的毁灭性害虫,在我国属于入侵性害虫。试验对已报道的马铃薯甲虫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和马铃薯甲虫聚集素进行了触角电位(EAG)测定。结果表明:原液、1/10原液、1/100原液3个浓度均为(E)-2-己烯-1.醇、1-己醇、2-苯乙醇和聚集素的EAG反应最明显,马铃薯甲虫雄虫对里那醇、壬醛、水杨酸甲酯和苯乙酸甲酯原液的EAG反应值明显大于雌虫。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马铃薯甲虫田间引诱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纳米载体具有可调控的孔道结构,可显著增强农药的水溶性和水分散性,可促进农药进入靶标有害生物内,有助于农药的精准释放及减量增效,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纳米递送系统与促进植物吸收传导、增强叶面润湿性、抗紫外光解和农药智能响应释放之间的增效机制总结较少,对纳米农药的应用安全性评估不充分.鉴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农用纳米递送系统的种类及其在植物病虫害防控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表面修饰的纳米载体对农药增效的影响,指出了纳米农药可能存在的应用风险,以期为纳米递送系统防治病虫害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农业植物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保障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江苏丹阳市高度重视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不断加强检疫管理、强化服务指导,努力发挥农业植物检疫的作用。笔者以丹阳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现状,针对现阶段基层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
纳米农药及载体材料的增效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容易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纳米科技的长足进步推动了现代植物保护学科在交叉领域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纳米科技为依托的药剂递送系统,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农药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结合最新的纳米农药研究进展,重点论述纳米农药的概念,介绍纳米农药的载体种类,分析纳米农药扩大靶标接触面积、促进植物内吸作用、提升叶面附着能力和调控药剂精准释放的增效机理,并对纳米农药的前沿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