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奶牛乳房炎的诊断方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微生物检测领域应用之后,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周期大大缩短、操作简单快捷、检测成本降低、灵敏度提高。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诊断中的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牛奶中各种成分含量是影响牛奶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其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品质的牛奶和奶产品往往对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中红外光谱(MIR)已逐渐成为奶产品品质检测的有效新方法。十多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已利用MIR建立了牛奶和奶产品中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等成分含量预测模型,并投入生产使用。然而,我国在利用MIR预测牛奶中成分的研究较晚、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可选择较多的建模方法,其中回归建模方法的正确选用是决定模型预测能力的关键所在,而正确的预测方法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偏最小二乘法(PLS)、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人工神经网络(ANN)以及贝叶斯回归(Bayes-R)因为其各自不同的优点已成为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种预测方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及其特征进行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乳房炎病原的流行情况,在全省范围内采集奶牛乳房炎样品185头份,采用微流控基因芯片法进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检出率最高的病原是乳房链球菌(66.49%),其次依次是牛棒状杆菌(43.78%)、无乳链球菌(19.46%)、大肠杆菌(10.27%)、支原体(10.27%)等,其中乳房链球菌、牛棒状杆菌、大肠杆菌为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无乳链球菌、支原体为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单独感染有89头份,占总检测数的48.11%;混合感染有96头份,占总检测数的51.89%。说明河南省内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奶牛乳房炎得到了控制,但仍需要警惕;环境性病原微生物的高检出率则需要牧场进一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4.
为了比较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与外标法的不同,试验采用牛奶样品经甲醇-水溶液提取,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和富集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分别用同位素内标法、目前平台已建立的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同位素内标法,黄曲霉素M1在0.05~5 ng/m 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检出限为0.005μg/kg,定量限为0.015μg/kg;采用外标法定量,黄曲霉素M1在0.1~10 ng/m 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4,检出限为0.002μg/kg,定量限为0.005μg/kg。在0.1~1 ng/m L加标浓度范围内,内标法的回收率在89.9%~104.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5.2%;而外标法的回收率在81.0%~107.5%之间,RSD不大于9.0%。说明检测生鲜乳中黄曲霉素M1时,内标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外标法,但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5.
为了建立生鲜乳中孕酮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试验采用生鲜乳样品经甲醇溶液提取后,用C_(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再经电喷雾离子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保留时间和选择离子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孕酮在0.1~5.0 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 9,建立方法的检出限为0.02μg/kg,定量限为0.04μg/kg,在0.1~5.0 ng/m L加标浓度范围内,方法的回收率为79.6%~105.1%,相对标准偏差≤8.9%。与行业标准相比,试验建立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明显降低,增强了方法灵敏度,适用于牧场生鲜乳中孕酮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66.
自主创新人才是企业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作为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企业和社会输送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发展得并不完善,在创新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以机械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讨论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创新应用能力,阐明了创新能力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改革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7.
1龄草鱼苗种培育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的最关键环节,其成活率的高低,规格的大小,直接影响草鱼商品鱼的效益。2010年,吴江市水产公司在1龄草鱼培育期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胆探索,摸索出一套适合该地区的草鱼高效健康养殖模式,成功的将1龄草鱼成活率提高到87%,出池规格平均达86g。现就有关草鱼的鱼种培育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近交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影响,收集2008年5月至2022年2月河南37家奶牛场67 150头中国荷斯坦牛1~5胎次共128 282条泌乳性能记录数据,筛选后用于分析的数据共23 933头奶牛40 737条数据。个体近交系数Fped是基于系谱信息采用R(v4.1.2)nadiv包计算,将奶牛按照近交系数分为无近交组(Fped=0)、低近交组(Fped≤6.25%)和高近交组(Fped>6.25%)3个组。采用R(v4.1.2)方差分析(aov)函数,分析不同近交系数分组对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采用DMU软件(v6)和动物模型按照总数据和分胎次对泌乳性能进行近交衰退评估,在评估模型中近交系数作为协变量,近交系数回归系数即为近交衰退效应值,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近交对奶牛305 d产奶量、305 d乳脂量和305 d乳蛋白量有极显著影响;近交系数每增加1%,305 d产奶量、305 d乳脂量和305 d乳蛋白量分别减少8.55 kg(P<0.01)、0.22 kg(P<0....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的目的是对草鱼传统品系(长江原种)和改良品系(长江与珠江杂交)在生长和抗病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鱼改良品系较传统品系无论是在生长速度,还是成活率方面均有较大提高,经济效益也得以改善.现将该试验草鱼一龄鱼种养殖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0.
根据林区的特定环境和实际森林资源监测的需求,设计了一款简易型林用移动机器人底盘.在结构方面,底盘车轮采用履带式结构,加强了林区环境的通过性;在控制方面,采用Mega2560为主控制芯片,在底盘上融合了大量的传感器监测器件,满足了林区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