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9篇
  6篇
综合类   5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植物生长素响应因子ARF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属于一类转录因子,一般包含3个结构域,能够与生长素响应元件结合,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表达.笔者详细阐述了包括木本植物在内的ARF基因分子结构、时空表达、分子功能及调控机理,发现ARF5-8、ARF19等转录激活子在胚模式建成、维管组织形成、花发育、向光性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其余转录抑制子主要在衰老、种子大小、侧生器官背腹性以及根的向重力性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RF基因受光照、激素与环境条件变化调控其转录水平表达后,通过内源小分子RNA等实现转录后水平的调节,最终达到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桑树的重要害虫。为明确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杀虫晶体蛋白对该虫的作用机制,利用已知昆虫氨肽酶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美国白蛾中肠cDNA为模板,利用RACE-PCR技术获得美国白蛾中肠氨肽酶N基因hcapn1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KP053647)。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 000 bp,编码999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13.14 kD和4.85。设计去信号肽引物PCR扩增获得hcapn1基因序列,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30a-hcapn1,诱导表达的HcAPN1重组蛋白约110 kD。将苏云金杆菌Cry1Ac、Cry2Ab33和Cry9Ea6原毒素经胰蛋白酶消化后与HcAPN1重组蛋白分别进行体外配体印迹试验,发现HcAPN1重组蛋白与Cry9Ea6结合,而不与Cry2Ab33、Cry1Ac发生特异结合,推测HcAPN1可能为Cry9Ea6在美国白蛾中肠的受体蛋白。分别设计引物扩增HcAPN1蛋白2个结构域Asp34~Asp_( 527)和Leu563~Gln925的编码序列,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获得62 kD和48 kD 2种重组蛋白,体外结合试验显示Cry9Ea6与HcAPN1的结合发生在Leu563~Gln925之间。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苏云金杆菌Cry9Ea6蛋白对美国白蛾的杀虫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3.
昆虫学实践教学昆虫标本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改进昆虫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方法,并将活体标本引入实验教学中,探索了构建适合昆虫学实践教学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34.
采用纤维素-刚果红染色法,从河北省山前平原秸秆还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高效纤维索菌(B1、B2、B3),并进一步研究了其显微特性和酶活性.结果表明,B1、B2为芽孢杆菌,B3为无芽孢杆菌.培养12h时B1和B3菌株的CMC酶活力接近峰值,分别为31.2、24.4U;培养18h时B2菌株的CMC酶活力最高,为36.3U.培养12h时B1菌株的FPA酶活力达高峰,为34.1U;培养8h时B2、B3菌株的FPA酶活力最大,分别为39.2、163.6U.  相似文献   
35.
苏云金杆菌与高效氯氰菊酯对美国白蛾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协同作用,采用Bt预处理及直接混用2种方式施药,室内饲毒法测定了2种药剂对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 (Drury) 2龄幼虫的活性,同时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对Bt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虫先用每mL含1×106个孢子的Bt S19菌悬液预处理,1 d后再用系列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其48 h的LC50值为0.76 mg/L,而未经预处理,仅用高效氯氰菊酯处理48 h的LC50值为1.28 mg/L;2种处理在高效氯氰菊酯质量浓度为2.25 mg/L时对试虫的半致死时间(LT50值)分别为9.2 h和34.7 h,两者间增效作用明显。对于直接混用,采用1×106个/mL的Bt S19与6 mg /L的高效氯氰菊酯混剂处理,增效作用明显,72 h的共毒系数为122.5,此后再增加高效氯氰菊酯的浓度则表现出轻微的拮抗作用。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可使Bt生长对数期延迟,且浓度越高影响越大,说明高效氯氰菊酯可影响Bt芽孢萌发,使菌体增殖延迟。研究表明,先用Bt预处理后再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对美国白蛾的作用效果优于二者直接混用。  相似文献   
36.
防止欧洲七叶树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植体发生褐变现象是欧洲七叶树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以侧芽为实验材料作不同处理,探讨其控制褐变的有效程度。结果表明:培养基添加琼脂8g/L,选择1/2MS为基本培养基,接种前用4%PVP处理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2000mg/L的PVP可有效抑制褐变的发生。黑暗培养不能减轻外植体褐变。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杀菌剂甲霜灵和恶霉灵与胶质类芽孢杆菌对番茄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种子发芽试验、穴盘试验研究了3种材料对番茄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甲霜灵和恶霉灵对胶质芽孢杆菌生长无不良影响;胶质芽孢杆菌浓度为1.63×105 cfu·mL~(-1)时,处理番茄种子发芽率为75.2%,高于对照7.14%;当甲霜灵药液浓度为100.0、50.0、25.0、12.5mg·mL~(-1)时对番茄种子发芽率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00mg·mL~(-1)时发芽率最高为62.5%;恶霉灵在推荐浓度下对番茄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胶质芽孢杆菌、甲霜灵+恶霉灵、胶质芽孢杆菌+甲霜灵+恶霉灵混合液处理番茄幼苗根长分别高于对照3.88%、4.87%、11.56%,株高分别高于对照1.27%、3.80%、7.13%,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是对照的2.3、1.3、3.5倍。说明胶质芽孢杆菌、甲霜灵对番茄种子发芽势具有促进作用,胶质芽孢杆菌、甲霜灵与恶霉灵3种混用对番茄根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一株对马铃薯瓢虫幼虫具有高活性的苏云金杆菌新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省土壤中分离了一株苏云金杆菌WZ 9,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活性的研究发现,该菌株对马铃薯瓢虫幼虫具有特异性高效杀虫活性,LC50为2.95×107细胞/mL;而对鳞翅目的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螟、甜菜夜蛾、黄粉虫等几种重要害虫均无效。  相似文献   
39.
苏云金杆菌新菌株WZ-7的PCR-RFLP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自河北省土壤中分离的苏云金杆菌新菌株WZ-7,结果表明该菌株含有cryl、cry2Ab、cryllal型基因,其中cryl型基因的酶切片段类型不同于已发表的基因类型,有可能含有新的基因。SDS—PAGE分析结果出现130、79、73、66、60、58kD左右的6种晶体蛋白,毒素蛋白类型属于Ⅱ型。室内生测结果显示,该菌株对重要的农业害虫棉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玉米螟等均有较高的杀虫毒力。  相似文献   
40.
低碳经济背景下森林碳汇领域人才培养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森林碳汇产业成为中国林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之一。从挖掘与提高现有森林资源的碳汇功能、碳汇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碳汇产业的经济管理、森林碳汇的行政管理、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的发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相关技术的推广等6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森林碳汇领域对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由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周期长,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培养的人才“产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所以建议高等林业院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及早增设森林碳汇本科专业,并在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森林碳汇二级学科,以满足碳汇林业发展对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提出森林碳汇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应包括碳汇林营造与可持续经营技术、森林碳汇生态经济和碳汇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