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河北省根结线虫发生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采自河北省不同地区的根结线虫种类、分布以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根据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雄虫和雌虫的形态特征,明确了河北省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发生最为普遍,几乎遍及全省各个地区,发生量很大,土壤线虫土壤的群体密度最高达50条/g,主要为害保护地黄瓜和番茄等作物;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仅局部发生,北方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花生和麻山药,花生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花生和黄瓜,北方根结线虫与花生根结线虫在土壤中的发生量相对较少,土壤线虫土壤的群体密度最高达10条/g。  相似文献   
52.
为明确蔬菜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在日光温室中的种群动态,对河北一年两茬日光温室黄瓜土壤中及根系上的线虫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土壤中一年四季均可检测到2龄幼虫(J2)和卵。土壤中J2和卵的数量在7月中旬作物收获时达到高峰(450.1条/100mL土和333.4粒/100mL土),在7月19日—9月14日作物休闲季节均呈下降趋势,12月下旬秋冬茬作物收获时分别达到30.3条/100 mL和176粒/100mL土。对冬春茬黄瓜,J2大量侵入期在3~5月,高峰期在3月下旬;3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在4月下旬和5月中下旬;4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中旬和6月中下旬;根结数量在6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对秋冬茬黄瓜,J2和3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均在10月中旬;4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在10月下旬;12月下旬根系内雌虫数量和根结数量在秋冬茬黄瓜收获时达到高峰期。对一年两茬日光温室黄瓜,根结线虫对冬春茬的危害重于秋冬茬。  相似文献   
53.
休闲与轮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休闲与轮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盆栽模拟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休闲、轮作和连作对燕麦孢囊线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孢囊线虫的孵化不受寄主或寄主种类的影响;不同处理土壤中二龄幼虫数量以及孢囊内的虫口密度变化趋势一致,河北地区燕麦孢囊线虫孵化高峰期主要在3-4月份。休闲一年后燕麦孢囊线虫的减退率为89.8%。小麦与茄子、甜瓜和冬瓜轮作一年后线虫减退率分别为93.8%、90.7%和90.7%,轮作二年后线虫减退率为98.8%。在自然病田,小麦连作一年后虫口密度上升36.8%,连作两年后虫口密度上升49.2%。说明小麦连作后燕麦孢囊线虫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休闲或轮作一年以上可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燕麦孢囊线虫的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54.
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大田测试了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在蛴螬重发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甘薯栽秧时沟施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5%硫线磷颗粒剂用药量60 kg/hm2和45 kg/hm2处理,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80%和91.25%,与对照药剂神农丹60 kg/hm2和灭线磷22.5 kg/hm2的防治效果相当,差异不显著;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4%和78.75%,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在茎线虫病防治田中,同时对地下害虫的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5%硫线磷颗粒剂30~60 kg/hm2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0%以上。用5%硫线磷颗粒剂45~60 kg/hm2可以同时有效防治甘薯茎线虫和蛴螬。  相似文献   
55.
甘肃省蔬菜根结线虫发生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对甘肃省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种类和分布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依据根结线虫2龄幼虫、雌虫、雄虫及卵的形态学特征,明确了甘肃省蔬菜根结线虫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根结线虫在甘肃省的保护地蔬菜上普遍发生,几乎遍及全省的各个地区,发生严重,受害的蔬菜种类达20多种,其中番茄、黄瓜及苦瓜受害严重,土壤中的线虫群体密度最高达到1 196条/100g。此外,调查还发现,保护地内的一些杂草,如藜、马齿苋、田旋花和龙葵等上也有根结线虫发生。  相似文献   
56.
种植诱集植物对土壤中根结线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种植油麦菜、大白菜、普通白菜、叶用莴苣及菠菜5种诱集植物前、后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诱集植物明显减少了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其中油麦菜对10~30 cm土层中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最好,校正虫口减退率达60%以上。对5种诱集植物的根结线虫病情调查表明,5种诱集植物的发病率均达到100%,油麦菜、叶用莴苣、普通白菜、大白菜及菠菜病情指数分别为50.0、29.6、28.4、33.3及25.6。  相似文献   
57.
为了明确河北省小麦主产区禾谷孢囊线虫的致病类型,采用27个国际鉴别寄主品种和2个感病小麦品种‘石新733’和‘温麦4’对河北省邯郸、保定、任丘和唐山的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致病型进行了鉴定。依据Andersen等鉴别标准,4个群体的致病型不同于国际上已命名的16个禾谷孢囊线虫致病型。唐山群体为一个致病型,它的致病型和山西太谷、安徽固镇群体的致病型相似;邯郸群体、保定群体和任丘群体的致病型属于同一致病型,这3个群体的致病型和定州群体的致病型很接近。对照小麦品种‘石新733’和‘温麦4’对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均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58.
南方根结线虫不同密度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方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是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明确土壤中南方根结线虫初始密度与番茄产量损失的关系,在温室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测试土壤中根结线虫不同初始密度对番茄不同生长期株高和生物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番茄植株的长势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即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降低,叶片数和花穗数减少,鲜重与干重显著减轻,番茄的发病程度则逐渐加重。利用Seinhorst模型,分别以株高、鲜重、干重为指标确定了番茄对根结线虫的最低忍耐值T;综合本研究结果,确定番茄对根结线虫的最低忍耐值为4.4头/(mL·土),低于该密度线虫虽对番茄根部造成一定危害,但对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
杀线植物指具有毒杀线虫的植物化合物。本研究综述了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资源种类,包括大多数菊目和豆目植物,及从不同类群的植物和同种植物不同部位中分离到具有杀线虫的活性物质及活性代谢物。阐述了杀线植物及活性物质对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分析了影响植物杀线活性的因子,采用体内和体外2种测定方法测试提取物的活性,讨论了利用杀线植物资源防治植物寄生线虫存在的问题。为了寻找新一代杀线植物和活性物质,今后需要继续扩大对杀线植物资源种类调查和挖掘,明确杀线植物对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机理,加强对植物杀线虫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从分子水平上加强对植物抗线虫品种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在室内利用浸渍法测定了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利用沙柱法测定了对2龄幼虫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利用染色法测定了对2龄幼虫侵入番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噻唑膦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处理时间的延长,线虫卵的孵化抑制率、2龄幼虫的死亡率显著提高,而2龄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