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62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83篇
  53篇
综合类   491篇
农作物   112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220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21.
孕穗期淹水胁迫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淹水胁迫对孕穗期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受淹以后的减灾避灾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选取嘉兴8号和早籼807两个早稻品种,设置半淹和没顶2个淹水深度,3 d、6 d、9 d和15 d 4个淹水时间,于孕穗期进行淹水处理,以未淹水作对照,研究不同淹水时间和深度对植株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后两早稻品种生育期均相应延迟,且与淹水时间和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半淹水各处理株高在胁迫后24 h及成熟前7 d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没顶超过6 d的处理在处理后24 h及成熟前7 d株高显著低于对照;淹水胁迫后绿叶数、绿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顶叶SPAD及净光合速率在处理后24 h显著低于对照,且随着淹水时间推移和深度加深下降幅度越大,但到成熟前7 d时除没顶9 d、半淹15 d及没顶15 d 3个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产量及其构成分析显示,半淹处理情况下有效穗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没顶淹水则显著高于对照;千粒重与淹水时间和深度相关性不显著;淹水胁迫使得植株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显著降低,这是造成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的主要原因,其中半淹水9 d和没顶淹水6 d处理的产量已经下降至对照的50%左右,植株每穗粒数、结实率及产量与淹水时间和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园林工程通过在城市中建造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生态系统,以缓减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促进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营建良好、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活品位,首先要解决好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本文就园林工程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3.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ultocida)外膜蛋白H(omp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ompH3,用PCR方法扩增了1株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野生菌株(P1004)的ompH基因.然后将获得的928 bp的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1004和标准菌株C47-8的ompH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62%和91.7%,与已知的9个国内外代表株进行比对分析,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55.9%~65.2%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1.3%~91.7%之间,说明P1004的ompH基因序列与C47-8以及国内外代表株之间有明显差异,即变异明显,揭示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pH基因与其他菌株的分子进化关系,为ompH基因应用于疫苗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4.
昭觉自然驯化白三叶优株筛选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昭觉自然驯化白三叶的种植测定,经39个单株性状的筛选鉴定,选出13个优株,并对所选出的优株进行优株性状相关分析,得出影响优株的主要性状是:分枝节数、叶片数、小花种子数、分枝茎粗、分枝产种量和千粒重,表明昭觉白三叶驯化种存在性状的明显差异,存在可选性,为优株的进一步选择和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5.
居住区园林施工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晓  陈刚  杨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86-4887,4979
结合居住区园林绿化施工实例,探讨在常规园林施工组织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园林施工建设部分和绿化部分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6.
程亚坤  刘津  陈刚  马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80-4781,4784
采用野外调查采集、查阅文献资料、编制分类检索表等方法,调查整理甘肃补血草属植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情况,发现甘肃补血草属植物共5个分类群(4种1变种),分别为二色补血草、细枝补血草、黄花补血草(变种)、星毛补血草和耳叶补血草;其化学成分丰富、药理作用显著,还具有生态学、绿化观赏和饲用等价值。  相似文献   
127.
利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磷肥(P_2O_5)施用量对宁夏扬黄灌区密植高产玉米产量、磷素吸收积累特征,明确宁夏扬黄灌区玉米生产适宜磷肥用量,以指导当地玉米生产。以正大12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玉米密度为9.75万株/hm~2条件下设置5个磷肥(P_2O_5)用量0、45、90、135和180 kg/hm~2,N 300.0 kg/hm~2和K_2O 75.0 kg/hm~2均一致。从磷肥(P_2O_5)对密植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磷素平衡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磷肥(P_2O_5)增加了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增产率为3.1%~7.8%,通过产量获得磷肥(P_2O_5)效应方程为Y=-0.053 7x~2+15.803x+15 450(R~2=0.981 9~*),通过模拟计算最高产量P_2O_5用量为147.1 kg/hm~2,从实际最佳经济产量P_2O_5用量为112.2 kg/hm~2。经济效益角度分析P_2O_5用量在135 kg/hm~2时利润最高,比对照增收5.7%。施用磷肥(P_2O_5)促进了玉米磷素的吸收累积,籽粒、秸秆和地上部磷素累积量,100 kg籽粒需P_2O_5量均随磷肥(P_2O_5)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施P_2O_5 135 kg/hm~2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24.0%、19.3%、22.1%和15.7%。P_2O_5用量为135 kg/hm~2时磷肥利用效率最高为36.2%(P0.05),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效率均随着磷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施P_2O_5量为45~135 kg/hm~2时耕层土壤速效磷均为当季匮缺。从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磷素平衡和磷肥利用效率多个角度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域密植高产玉米磷肥(P_2O_5)用量适宜的范围为135~147 kg/hm~2。  相似文献   
128.
为宁夏引黄灌区水稻钾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2013~2014年以"节3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K2O量(0、30、60、90、120 kg/hm2)对水稻产量、成熟期钾素分配比例、钾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以明确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生产钾肥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显著提高水稻实粒产量和秸秆产量,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0.0%、16.9%和19.0%、8.3%,降低空秕粒产量15.9%、34.7%。钾肥用量和水稻籽粒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两年中最高产量施钾量分别为129.6、122.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钾量分别为110.7、111.4 kg/hm2。成熟期水稻秸秆钾素分配比例占80%以上,其次为实粒13.2%~15.5%、14.0%~17.6%,空秕粒低于3%。实粒钾素累积量两年趋势相似,K120处理累积量最高,较对照提高13.9%、50%。空秕粒钾素累积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较对照均有显著差异。水稻地上部钾素累积量两年均以K90处理最高,较对照提高22.5%、20.2%。水稻钾肥利用效率范围为28.6%~46.0%,16.6%~46.3%,两年均为K90处理最高。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施用钾肥各处理土壤钾素均表现为匮缺,其中120 kg/hm2施钾处理土壤亏缺量最低,较对照分别降低42.7%、39.5%。生产中实施秸秆还田后对土壤的钾素补充范围分别为160.2~203.1、173.4~205.7 kg/hm2,实施秸秆还田后施钾量高于60 kg/hm2以上可以维持钾素平衡。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及维持土壤钾素平衡等因素,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施钾量在110.7~129.6 kg/hm2范围内为宜。  相似文献   
129.
DC511是辽宁宸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玉米自育自交系C670为母本、自育自交系M95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抗叶斑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9年通过辽宁省审定。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0.
为了了解不同粒色玉米糊粉层含量与成分,对14个株系不同色籽粒糊粉层进行剥离、称重,取一些株系籽粒糊粉层进行纸层析和染色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色糊粉层重差异显著,重量10~20 mg,均值为14 mg,整粒籽粒糊粉层含量处于3.2%~8.2%,均值为5.7%;经过酸性的one-step blue染色的含花青素的糊粉层细胞呈鲜红和粉红色,碘-碘化钾染色的呈黄色,组化染色与分析发现糊粉层可能主要含有2种花青素和蛋白质,糊粉层细胞染色观察表明细胞主要含纤维素、蛋白质和花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