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扬州地区扁豆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目前扬州地区扁豆栽培有塑料大棚早熟栽培、地膜覆盖早熟栽培、春季露地栽培、夏秋季栽培4种类型,所用品种中地方品种有一定的面积,随着新品种增多,扁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扁豆品种的多样性不够,高温季节落花、落荚严重影响着扁豆栽培,最新潜力品种有肉扁一号、红玉、翠玉等。  相似文献   
62.
为了充分发挥环丙沙星在兽医临床上的效果,克服其半衰期短和连续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研制了一种复方环丙沙星乳剂.采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抗原缓释技术与药物乳剂制备技术相结合,将环丙沙星和乳酸TMP按5∶1比例制备成一种油乳剂,并对其性状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用复方环丙沙星注射液作为对照,进行了该乳剂对5种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复方环丙沙星乳剂为淡黄色、油乳状,pH值为6.3~6.6,颗粒平均大小为7.6μm,稳定性良好;复方环丙沙星乳剂对5种细菌的MIC值和MBC值显著强于复方环丙沙星注射液(P<0.01).  相似文献   
63.
采用LC-MS/MS(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研究了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中三氟苯嘧啶在江苏省扬州市、安徽省宣城市2地水稻田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研究结果表明,三氟苯嘧啶在稻田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40~11.26、5.53~5.89、7.99~8.25 d.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分别以225、337.5 mL/hm2这2个剂量施用后,在土壤中最终残留浓度分别为0.010~0.014、0.028~0.037 mg/kg,在稻米中最终残留浓度分别为0.003~0.006、0.008~0.009 mg/kg.三氟苯嘧啶在大米中的残留浓度低于农药残留联席会议规定的大米中三氟苯嘧啶的残留限量标准,在此剂量下使用三氟苯嘧啶对水稻及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4.
纳米材料作为农药载体是增强农药稳定性和减缓农药释放速率,从而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其中介孔二氧化硅(MSN)是一种高比表面积、粒径与孔径可调节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纳米载体.鱼藤酮(Rot)作为一种优异的生物农药,在环境中易降解,在植物中无不内吸传导特性.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纳米载体MSN,再通过溶剂挥发法将Rot负载到MSN上制备得到纳米颗粒Rot@MSN,其载药率为33.2%,且具有控制缓释特性.研究表明,所制备的Rot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持效期延长.此研究对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农药制剂的形态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及在环境中的残留量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制剂的最佳施用量和安全间隔期,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2.5%鱼藤酮微胶囊悬浮剂在普通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2.5%鱼藤酮微胶囊悬浮剂在普通白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2.58~2.74 d和2.88~3.07 d;施药量为100 g·(667 m~2)~(-1)和150 g·(667 m~2)~(-1)时,鱼藤酮在普通白菜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符合残留要求,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66.
合理利用和改善农药在植物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可大幅提高农药在靶标部位的积累并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农药内吸性的研究,已逐步揭示了植物吸收和传导农药的基本原理,对内吸性农药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药改造和纳米载体的出现及发展,利用不同方法或手段来改善农药内吸性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加。本综述主要从农药在植物中的内吸性研究进展、研究方法以及改善农药内吸性的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可为内吸性农药及其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氟苯尼考在鸡粪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鸡粪中氟苯尼考的降解特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研究微生物、有机质、光照、氟苯尼考起始浓度与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的关系,以20 ℃恒温培养箱中避光培养的未灭菌、未去有机质的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为对照,结果表明,对照氟苯尼考的降解半衰期为1.9 d,降解动力学方程为Ct=7.81×e-0.369 9t,11 d的降解率达95%;与对照相比,高温灭菌和去除有机质后,鸡粪中氟苯尼考的降解能力显著下降,半衰期分别提高到6.4、7.2 d;光照处理与避光处理(对照)鸡粪中氟苯尼考降解的半衰期、降解速率常数和降解速率方程均无明显差异;氟苯尼考起始含量5、10 mg/kg的半衰期差异不大,分别为1.8、1.9 d,而20 mg/kg的半衰期延长至5.6 d.  相似文献   
68.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w(灭线磷)=10%GR(颗粒剂)在广东省、湖北省两地水稻植株的降解动态和植株、稻米和米糠中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灭线磷在水稻植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60%~92.24%,83.29%~91.60%和83.74%~90.57%。灭线磷在植株中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广东省和湖北省水稻植株茎叶的半衰期分别为6.01d和5.91d。w(灭线磷)=10%GR以有效成分2700g/hm2和1800g/hm2两个剂量施药后,在广东省和湖北省两地水稻植株中均未检出灭线磷;以有效成分2700g/hm2剂量施药后,广东省和湖北省两地稻米中的灭线磷的残留量分别为0.0047mg/kg和0.0041mg/kg,而以有效成分1800g/hm2剂量施药后,广东省和湖北省两地稻米中均没有检测出灭线磷;以有效成分2700g/hm2和1800g/hm2两个剂量施药后,广东省的米糠中均未检测出灭线磷。  相似文献   
69.
毒死蜱常用来防治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会在稻米上残留并造成潜在危害。研究残留毒死蜱在稻米加工过程中的消解规律,阐明不同烹饪方式对稻米中残留毒死蜱的影响。采用清洗、蒸煮、煮粥、蒸煮后再炒饭等加工方式对稻米进行加工,研究表明清水清洗能有效去除稻米上残留毒死蜱,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去除效果更加明显,清洗3次后去除率达到64.54%,加工因子为0.3546。而家庭烹饪方式能有效去除稻米中的残留毒死蜱,蒸煮后稻米中残留毒死蜱的去除率为87.83%,加工因子为0.1217;煮粥后,稻米中毒死蜱的去除率为96.07%,加工因子为0.0395;蒸煮后再炒饭,稻米中毒死蜱的去除率为98.35%,加工因子为0.0165。在上述3种加工方式中,残留的毒死蜱会降解产生3,5,6-三氯-2-羟基吡啶。  相似文献   
70.
复方盐酸林可霉素注射剂对猪支气管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盐酸林可霉素的体外抑菌试验 及其对猪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试验表明,复 方盐酸林可霉素注射剂对大肠杆菌、链球菌、 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 作用均显著强于盐酸林可霉素,复方盐酸林 可霉素注射剂对猪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优于盐 酸林可霉素,其治愈率为93.0%,有效率为 97.0%,高于盐酸林可霉素的治愈率 (82.0%)和有效率(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