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51.
葡萄白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葡萄白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具有较宽的酸碱度适应范围,最适pH值为3~5;PDA是病原菌培养的较好培养基;在营养方面,不同碳源对病菌生长快慢顺序是:单糖>双糖>多糖,葡萄糖是较佳的碳源;不同氮源影响病菌生长速度的顺序是:无机氮>有机氮,最适氮源为NH4Cl。碳源比氮源更适合该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碳源中葡萄糖、氮源中NH4Cl和KNO3溶液最适合分生孢子萌发,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适宜孢子萌发的pH范围为pH值4~6,最适pH值为5。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52.
从海藻水提取液中得到一种多糖粗提物 ,经DEAE -Cellulose -5 2和Superdex 2 0 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均一的多糖组分LJ-S -a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多糖的分子量为 6.8× 10 4 ,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为鼠李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其摩尔比依次为 :4.3 0∶1.0 0∶1.88。  相似文献   
53.
凤尾菇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了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不同方法贮藏时,其生理活性物质乙烯和酚类物质含量,以及主要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释放速率与POD和褐变度呈正相关;酚类物质与PPO和褐变度呈负相关;CAT和SOD呈无规律的变化。贮藏时,乙烯、酚类物质和褐变度是与主要氧化酶活性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54.
紫薇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哲  陈彦  刘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01-102
综述了紫薇的生物学特性、优良特性和实用效益,指出紫薇是我国夏季重要的观花树种,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以建立月季高频再生体系为目标,以‘月月红’月季叶片为外植体,探索了生长调节剂和光照条件对其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 · L-12,4-D + 0.5mg · L-1 TDZ的胚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12周后转入胚成熟培养基,置于红光(光强约为7.2 µmol · m-2 · s-1)条件下培养,能产生较多具肥厚子叶且有高频再生潜力的体细胞胚。暗培养条件下主要产生无子叶的芽状胚。 胚性愈伤组织在含  相似文献   
56.
黄瓜细菌性白枯病CU-PV 07菌株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CU-PV 07菌株引起的黄瓜细菌性白枯病已成为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弄清该致病菌株分类地位及基因序列,对做好病害诊断和防治有重要意义.通过症状观察与对致病菌的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害症状为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间白色膜质,四周具晕圈,病部未见菌脓;CU-PV 07菌株菌体杆状,菌体大小为(1.1~5.2)μm×(O.7~2.1)μm;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鞭毛极生1-2根;分析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可知.该病菌CU-PV 07菌株与Pseudomonasviridiflava一致,在构建的系统演化树上应为同一个族群.可见.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的病原为绿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Burkholder 1930)Dowson 1939].  相似文献   
57.
许国庆  王兴亚  陈彦  徐蕾 《玉米科学》2010,18(6):110-113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辽宁省玉米的重要害虫,第二代玉米螟危害尤为严重。2006~2007年调查第二代玉米螟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辽单565受害较轻,而辽单526则受害严重。与此同时,对两品种植株与花丝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辽单565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低于辽单526,粗纤维高于辽单526,证明辽单526易感第二代玉米螟。利用辽单565密植和辽单526稀植2比空栽培形式进行两品种间作,可降低第二代玉米螟发生量,比未防治区增产538.5 kg/hm2,比清种辽单565增产257.6 kg/hm2。当第二代玉米螟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只需对比空栽培的辽单526的穗部施药即可防止第二代玉米螟的危害,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简单有效且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8.
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的生命史与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生命史征及形态特征,首次对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的周年生长与繁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对株高、叶片、气囊和生殖托等16个相关的生物学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根据铜藻生命史内生物学结构的发生情况,可将铜藻在全年中的生长情况分为以下4个阶段:(1)幼苗期,在7—8月的幼苗期藻体仅由枝干、侧枝及叶片构成,期间植株以1.52 mm/d的速率生长;(2)成藻期,8月至翌年4月的成藻期植株分别在9、11及翌年4月出现气囊、次侧枝以及生殖托,铜藻的生物学结构得到完善,期间植株以2.01 mm/d的速率生长;(3)繁殖期,4月生殖托的出现标志着铜藻进入繁殖期,而5月卵子的集中散放标志着铜藻进入繁殖期的“顶点”,期间植株以3.80 mm/d的速率生长;(4)衰老和凋亡期,在5—6月的衰老及凋亡期植株不断老化并伴随着生物结构的解体,由于少数未成熟个体的补充而使得植株达到0.99 mm/d的生长速率。在所检测的16个生物学参数中,铜藻的株高、个体生物量和主侧枝长度等10个参数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动(P <0.005),马尾藻属中的这类暖温性物种展现出其介于热带物种和冷温性物种之间的物候学行为。个体内和个体间连续特征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在10种铜藻形态学参数中主侧枝长度的稳定性最低(Ed=95),是最适宜用于种类鉴定工作的参数,这为马尾藻属种类的形态学研究及种类鉴定等工作中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关于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是为害花生的重要害虫之一,该种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花生主产区,通常以成、若蚜群集在花生的嫩芽、嫩叶以及花柄等处为害,常导致叶片卷缩、变黄,植株生长迟缓,进而影响花芽形成与荚果发育,因此,花生蚜已给我国的油料作物产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文中从花生蚜的主要生物学及生态学、天敌对花生蚜的控制作用、作物对花生蚜的抗性三个方面对花生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0.
2008年1月25日至2月2日江苏省出现了罕见的暴雪天气,最大积雪深度达到了32cm,根据这次降雪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总结、归纳了一些降雪观测、记录、发报、记录处理和仪器维护等工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供测报业务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