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厦门地区藤本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厦门地区藤本植物共有77科225属428种(含种以下等级).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小科属和单种属科较多,而大科属较少.其中,野生藤本植物种类有219种,隶属于55科135属,在其地理成分中,泛热带比例较大,占总属数34.1,与其他地区比较分析,厦门与广东省的共有种最多,有180种.  相似文献   
62.
在水温25℃下,给体质量(5.8±1.5)g的半滑舌鳎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00、600、900、1200、1500mg/kg和1800mg/kg黄芪多糖的饲料后,每隔18d检测半滑舌鳎鳃黏液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以检测半滑舌鳎鳃黏液对黄芪多糖的免疫应答及较佳剂量。90d的免疫结果显示,半滑舌鳎鳃黏液溶菌酶、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半滑舌鳎鳃黏液酸性磷酸酶活性对低剂量(300~600mg/kg)和中高剂量(1200~1800mg/kg)黄芪多糖的免疫应答,随试验时间延长,分别呈增强及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束时,中低剂量(600~900mg/kg)黄芪多糖组半滑舌鳎鳃黏液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从成本、高非特异免疫活性的角度看,半滑舌鳎配合饵料中黄芪多糖较佳添加剂量为600mg/kg。  相似文献   
63.
早春茬黄瓜是彬州市反季节栽培的主要模式之一,是彬州广大菜农增收的新亮点。经过连续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逐渐摸索出了适合当地的栽培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大棚早春茬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4.
以花旗松为试材,采用平板加热工艺在温度为180、220℃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使试材表层温度达到160℃而芯层温度控制在150℃内,制备一种具有非均匀结构的新型热改性材,并探讨热处理材表芯层吸湿性能及化学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平板加热法可以在木材断面形成层次分明的非均匀结构,试材含水率水平是影响表芯层差异的主要因子,初含水率3.8%木材表芯层温差显著小于初含水率为15.0%试材;动态水蒸气吸附试验表明,处理材表层吸湿性低于芯层,且在高湿条件下两者差异更加显著,试材表面形成了一层低吸湿性外壳;红外光谱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热处理后表层半纤维素发生降解,木质素质量分数增加,是试材表层吸湿性降低及断面层次结构形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5.
钵苗机插密度对双季晚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籼稻品种五丰优T025、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538、常规粳稻品种小叶迟熟为材料,设置5个钵苗机插密度(D1,33 cm×12 cm;D2,33 cm×13 cm;D3,33 cm×14 cm;D4,33 cm×15 cm;D5,33 cm×16 cm),以毯苗机插为对照(CK,30.0 cm×13.2 cm),比较研究了不同钵苗机插密度对双季晚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旨在探明水稻钵苗机插在双季晚稻区的适宜栽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1)三种类型水稻的产量均随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密度条件下D1处理产量均极显著高于CK,2年平均增产8.13%~9.50%;(2)钵苗机插水稻移栽后群体的茎蘖数均表现为处理D1D2D3D4D5,与CK相比,D1处理的茎蘖数栽后增长快,拔节后群体茎蘖数消减缓慢,成穗率高;(3)移栽期至拔节期、拔节期至抽穗期、抽穗期至成熟期三种类型水稻钵苗机插的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表现为处理D1D2D3D4D5,移栽期至拔节期CK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大于D1处理,拔节期至抽穗期、抽穗期至成熟期D1的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及光合势均高于CK;(4)钵苗机插水稻主要生育期的群体干物质量均表现为处理D1D2D3D4D5,而单茎干物质量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5)钵苗机插水稻在主要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及抽穗期群体的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粒叶比均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抽穗期群体的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粒叶比D1处理极显著高于CK。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双季晚稻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钵苗机插最适宜行株距为33 cm×12 cm。  相似文献   
66.
张祥明  陈恒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2):163-163,171
施用有机液肥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和磷酸二氢钾。天源有机液肥减基肥20%处理增产显著,经济效益好,比对照增产10.3%,产投比为2.23∶1。使用黄腐酸和磷酸二氢钾分别比对照增产6.2%和5.7%,产投比分别为1.23∶1和1.12∶1,经济效益较差。  相似文献   
67.
68.
采用单因素6水平3重复的试验方法,通过探讨半滑舌鳎肠黏液溶菌酶(LSZ)、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等对黄芪多糖(APS)的免疫应答情况,确定APS对半滑舌鳎肠黏液免疫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其发挥作用的较佳剂量。结果显示,半滑舌鳎肠黏液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对低剂量APS(300 mg/kg或600 mg/kg)的免疫应答表现为随黄芪多糖(APS)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对中高剂量的APS(900 mg/kg≤APS≤1 800 mg/kg)的免疫应答则表现为随APS添加剂量的增加,其达到较好免疫效果的时间越早,随后则表现为较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且与APS的添加剂量呈正相关。可见,APS对半滑舌鳎肠黏液非特异免疫活性在低剂量时具有改善和增强的作用,而较高剂量也会有抑制作用。从节约成本与增强半滑舌鳎肠黏液非特异免疫活性的角度来看,半滑舌鳎人工配合饵料中添加APS的较佳剂量应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69.
泡桐为我国特产。近几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种苗的远距离调运,泡桐害虫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本文对泡桐分布区内的泡桐害虫进行了考察,並对其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危害泡桐的害虫种类很多,但专食性害虫较少,泡桐害虫尚未形成稳定的群落。针对目前危害加重的情况,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以防止泡桐害虫的造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70.
论新形势下我国种子产业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形势下我国种子产业化建设要根据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积极培育育、繁、销一体化大型龙头种子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带动种子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的产业体系,努力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产业化新体系,这包括组织协调体系,育、产、销体系,监控体系,人才体系和风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