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猕猴桃“特选-815”为安徽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华猕猴桃新品系。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以美味猕猴桃“海沃德”为对照,对二者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对果实采后室温下贮藏的软果率、失重率、好果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至开花期,“特选-815”的物候期比“海沃德”早3~6d,短果枝比例占50%,平均单果重133g,果实生育期180d左右,盛果期产量可达42000kg/hm2,果肉绿黄、风味甜酸、含酸量较低;室温贮藏条件下,前期“特选-815”果实软化较慢,30d后明显快于“海沃德”;贮藏10d内,“特选-815”果实失重率较低,之后失重率比“海沃德”增大;贮藏45d后,“特选-815”好果率高于“海沃德”。说明中华猕猴桃新品系“特选-815”综合经济性状优于海沃德,在猕猴桃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2.
变电站10kV开关CD10操作机构合闸线圈烧毁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局一些变电站10kV开关(CD10操作机构)在检修、试验及保护试跳时会发生合闸线圈因合间接触器吸牢发热,甚至烧毁。现分析如下:1合闸线圈烧毁经过继电保护人员保护校验后,保护试跳时,将KK开关操作合闸,合闸后KK、通(见附图),此时两副DL辅接点均打开,当模拟故障将开关跳闸后,两副D,辅接点均闭合,时间继电器SJ励磁,电容C放电,ZJ接点闭合,合间接触器线圈HC励磁使开关合闸。由于开关因某种原因合不上,DL辅接点仍闭合,ZJ电流自保,使得HC常励磁,最后导致合闸线圈烧毁。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往往手足无措,接触器敲…  相似文献   
133.
日式设计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日式设计及其背后的美学意识有助于理解日式设计成功的因素,并汲取优秀的日式文化。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对日本草庵风茶室的形成过程、整体空间和构成要素、尺度、材质、色彩进行研究,得出了草庵风茶室的美学意识,即源于自然的美感、朴素简约的美感、专注本我的追求。然后,提出了基于草庵风茶室美学意识的家具设计的原则,并通过设计实践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4.
生物型种衣剂诱导后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木霉菌(Trichoderma atroviride)T23的REMI突变株发酵液为主要原料配制生物型种衣剂处理黄瓜种子,然后播种,2~3叶期挑战接种白粉菌,调查病情指数并取样。结果表明:该生物型种衣剂能够明显提高黄瓜幼苗对白粉病的系统抗性,对白粉病相对防治效果达70%~75%。该研究建立了黄瓜叶片蛋白质提取和双向电泳分离技术。通过双向电泳及相应的分析软件(PDQuestTM2-D software)可将不同处理的幼苗叶片蛋白进行分离。结果发现种衣剂处理的叶片产生22种上游调控蛋白和7种下游调控蛋白,与对照的蛋白质组图谱相似系数为0.813。利用质谱分析发现黄瓜叶光合作用相关蛋白与抗白粉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5.
~(137)Cs示踪法估算滇池流域土壤侵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燕  彭补拙  陈捷 《核农学报》2005,19(2):125-128
用13 7Cs示踪法探讨滇池流域的土壤侵蚀表明 ,不同利用方式农田的侵蚀量从 2 2 4t km2 yr(菜地 )~ 345 6t km2 yr(园地 )。与太湖地区相比 ,粗放的耕作方式也改变了当地农田的侵蚀排序。特别是土壤中的13 7Cs含量为 35 5~ 872Bq m2 ,比世界其他许多地区都低 ,却与青藏高原相邻地区的数值相近。原因可能是气候特点及远离核试验中心。经与其他方式所得结果比较可见 ,用13 7Cs示踪法研究滇池流域的中长期土壤侵蚀既简便快速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6.
卫勤  孙兴全  陈轶锋  陈捷 《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63-163,165
在了解白带螯蛱蝶生活史及习性的基础上,从室外采集幼虫、室外采集蛹、室外采集成虫等3个方向研究其饲养方法,并总结饲养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引起玉米茎腐病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可在Richard和小麦粒培养基上产生毒素。培养物经过滤、离心或甲醇浸提,再通过活性炭柱吸附和甲醇洗脱获得毒素晶体。毒素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无论是培养滤液还是粗提纯毒素对玉米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3叶期幼苗的叶片亦有致萎作用,同时还能使根系发生褐变,与病株根系症状类似。电导测定证明,2×10~3μgg1的粗毒素和培养液都可引起叶片细胞膜损伤。  相似文献   
138.
玉米弯孢菌黑色素性质及其在致病性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玉米弯孢菌黑色素性质及其在致病性中的作用。利用酸碱沉淀法提取了玉米弯孢菌胞内及胞外黑色素,并分别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研究了黑色素的性质;采用黑色素抑制实验研究了黑色素在玉米弯孢菌致病性中的作用。紫外光谱分析表明,黑色素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光谱扫描没有极值,吸光值取对数后对波长作图可以得到一条斜率为负值的直线,说明该实验提取的物质确实是一类黑色素类物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菌株CX-3胞内与胞外黑色素红外光谱图有一定差异。玉米弯孢菌胞内黑色素以DHN为主,胞外是DOPA;初步证明DHN黑色素在病菌侵染感病玉米叶片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9.
巨大胸腺囊肿1例何湛,何悦概,陈捷(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湛江524001)患者,男,70岁。主诉平卧后胸骨后不适伴气短3年于1995年8月30日入院。患者30年前体检x线胸片发现心影大,拟扩张型心肌病在我院内科多次住院治疗,疗效不佳,x线胸片示...  相似文献   
140.
23个玉米灰斑病菌菌株亲缘关系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桂清  陈捷 《玉米科学》2005,13(2):121-124
利用血清学反应,可以对玉米灰斑病菌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菌丝研磨物的上清液作为抗原可成功制备抗血清,虽然效价不很高,但足以用来研究病菌间的亲缘关系。从血清学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蛋白质水平上,玉米灰斑病菌存在普遍的相似性,说明玉米灰斑病菌具有广泛的同源性,是一种普遍分布的地区间相似的病原菌。研究表明,玉米灰斑病菌不同菌株的血清学反应不同,主要表现在沉淀线的条数和颜色深浅上,说明玉米灰斑病菌在血清学上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