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1篇
  4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回旋、潘那A-1、L-93三种匍匐翦股颖品种为材料,进行了离体再生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建立了这些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系统,确定了遗传转化过程中常用抗生素的临界浓度,并从外植体的选择、最适培养基及最佳分化时间等3个方面探讨了建立匍匐翦股颖转化受体系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2.
2001年初,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西南地区蚕业高新技术配套开发与示范课题>在铜梁县开始实施,大庙镇石院村2社被定为实施示范社.全社36户、125人,其中在家务农的31户、104人.有耕地6.47hm2,其中田3.3hm2、土3.1hm2.在课题实施前的2000年,全社有桑树32 000余株,其中小桑园1.3hm2、18 000余株,年养蚕120张、产茧3 500 kg、收入42 360元,单张产29.2kg、收入353元.从2001年开始大育苗、大栽桑,大力引进蚕桑新品种,积极推广养蚕新技术,到2003年发展到全社养蚕223.6张、产茧7 678kg、收入92 136元,单张产茧34.3kg、收入412.06元.全社户平养蚕7.2张、收入2 972.1元.课题实施3年来,增加养蚕103.6张、增产蚕茧4 086kg、增加收入49 776元,分别增长86.3%、115.8%、117.5%.单张产茧增加5.1kg、增收59.06元,分别增长17.5%和16.7%.全社实现年667m2桑养蚕3.1张、养蚕直接收入1 279.66元.现将该社实施蚕业课题的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3.
食品安全已成为1个世界性的挑战和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残留问题是影响动物源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饲用抗生素虽能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但是动物长期、过量或违规使用饲用抗生素后,导致养殖产品药物残留,对动物、人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抑制动物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4.
对混合菌液诱导和非诱导处理的喙尾琵甲幼虫抗菌肽进行了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比较。结果显示:诱导组和非诱导组粗提物无抑菌活性,但是经凝胶色谱分离后,从非诱导组获得组分DZP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抑制作用;从诱导组获得组分YDP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具有活性,且YDP1活性明显强于DZP1;Tricine-SDS-PAGE检测表明DZP1和YDP1组成、种类基本一致,主要由20 kD以下分子量的小肽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喙尾琵甲幼虫在诱导和非诱导条件下均可分离到具有抑菌活性的抗菌肽,菌液诱导可增强抗菌肽的活性和抑菌谱。  相似文献   
125.
郭佳  陈智勇  黄明华 《林产工业》2019,46(1):12-14,29
对GC-MS鉴别木材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别对该技术的进样方式、进样萃取溶剂、以及木材总离子流图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应用于GC-MS鉴别木种的进样方式包括直接导入进样及间接导入进样,间接导入进样使用的萃取溶剂需要同时满足溶剂的极性强、安全性高、经济性好,并且利于维护设备,GC-MS鉴别木材得出的总离子流图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是主成分分析法及相关系数法。GC-MS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应用于木种鉴别领域,具有灵敏度高、快捷、高效等优势,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该技术的影响因素与研究进展状况,对GC-MS应用于木材鉴别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6.
陈智勇  孙永明 《蚕学通讯》2003,23(4):24-24,29
自动旋转蔟是由自动旋转蔟架和优质纸板制成的长 54cm、宽 38cm ,长 1 3格、宽 1 2格 1 56个作茧方格的蔟片组成 ,它是目前最先进的蔟具和上蔟方式。1 使用自动旋转蔟的优点①自动旋转蔟具有上茧率高、下脚茧少、结茧率高、茧质优、茧价高、效益好的优点。与草笼比 ,双官茧少 2 .33% ,柴印少 0 .3% ,血茧少 0 .4 5%、不结茧蚕少 1 .2 %、产茧量高 1 .2 %、下脚茧少 3.0 8%、正茧率高 4 .2 9% ;加上方格蔟茧质优 ,茧站每公斤补助 1 .0 0元 ,按单产 30kg计算 ,用自动旋转蔟每张种可增收 4 1 .58元。②用自动旋转蔟可省工、省料、节省蔟具成本…  相似文献   
127.
陈智勇 《蚕学通讯》2001,21(1):24-26
杂交优势在蚕种生产上的利用 ,不但增强了蚕的抗病力 ,提高了万蚕产茧量 ,而且使茧层率提高 ,茧丝质变优。为了充分发挥杂交优势 ,提高社会效益 ,农业部决定增加对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测定 ,而且作为一个“杀头”指标。这就给蚕种生产者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蚕种生产者必须加强全面生产技术管理 ,确保按规定的杂交组合形式进行蚕种生产 ,确保所生产的蚕种杂交率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指标。笔者在此谈谈个人浅见。1 科学的杂交组合使蚕品种经济性能大幅提高表 1 不同时期实用蚕品种成绩之一年份品种名 虫蛹率(% )万蚕收茧 (kg)茧层率(% )…  相似文献   
128.
夏秋蚕品种夏芳×秋白的育成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秋季蚕在我国蚕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四川省夏秋季发种量占全年发种量的60%以上,超过春季发种量.因此,夏秋用蚕品种对整个蚕茧产量和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省,特别是重庆地区,由于夏秋气候较为恶劣,高温多湿,因此对夏秋蚕品种的要求较高.目前我省蚕桑生产上夏秋蚕品种存在的“三低一短”(上茧率低、茧层率低、出丝率低、丝长短)和品种单一的状况.为了提高我省夏秋蚕品种的水平,西南农业大学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室和  相似文献   
129.
一、试验目的春制越年散卵保护时间长达11个月到12个月之久,尽管采取了早进库冷藏兰办法,在库外保护最少也有半年,受外界环境影响极大,特别是上浆连纸,在梅雨季节报易生霉,增加不良卵,还易生虫,造成损失。为了寻求春制越年种散卵蚕种的最佳保护方法,我们在前几年初步探索罗纱箱保护的基础上,1987年进一步扩大试验。二、试验方法供试蚕种是铜梁蚕种场1987年春生产的734.782×781正反014批、004批、114批;7532×781的011批;(秋_2×苏_3)×(苏_4苏_(12))正反的013批、017批、117批。  相似文献   
130.
4种环境因子对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铖  肖亮  陈智勇  易自力 《草业科学》2016,33(11):2254-2258
为研究芒(Miscanthus sinensis)种子的萌发特性,探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时间、土壤含水量和播种深度对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5℃为芒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低于10℃时,抑制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2)光照时间对芒种子萌发率无影响,但对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有显著(P0.05)影响,光照12h为最适光照时间;3)芒种子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0%,土壤含水量25%时,芒种子萌发受到显著(P0.05)抑制;4)播种深度对芒种子出苗与建植影响较大,3mm播种深度最为适宜。综上所述,本研究为芒进行温室育苗与大田建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