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玉米内州萎蔫病是北美玉米生产中的严重病害,为预防其传入我国,本文采用GARP模型对该病害在中国潜在的适生区域进行预测,以期为检疫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预测结果表明,该病害在我国全境均有不同程度的适生性,其高风险区主要是从我国东北部到西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等省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加强该病害入侵危害我国重要作物玉米的风险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测定了抗病毒转基因木瓜品系55-1、GM YK和华农1号的结构特征序列,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合成了结构特异性检测引物,建立了55-1、GM YK和华农1号的结构特异性检测方法.为提高检测效率,将结构特异性检测引物和内源基因检测引物置于同一反应体系之中,建立了转基因木瓜品系的两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的PCR检测体系可用于进口木瓜的检测,从中发现未经我国批准的转基因木瓜品系,为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3.
本实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和固相微萃取法(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提取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叶片的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共检测出8类42种挥发性化合物,挥发物中烯类最多,22种,其次是醇类6种、烷烃类6种,另外酮类、酯类、芳香烃类、酸类和酚类分别检测出2、2、2、1、1种。采用SPME法提取的挥发性化合物中醇类、酮类和烷烃类的种类多于SDE法,烯类少于SDE法。酚类物质仅在SPME法检出,而芳香烃类仅在SDE法检出。检测到的挥发物组分中有对昆虫起驱避作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74.
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查验体系具有查验依据已成体系,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查验主体机构覆盖面广、查验人员多,但管理职能分散;查验场所和方式越来越多;查验的设施设备配置、实验室建设和查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查验的职能更加宽泛但部分检疫查验工作薄弱等特点。发达国家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查验表现为查验依据完善公开;以风险分析为决策依据;统一管理、合理分工、紧密合作;查验程序系统化、标准化;检疫查验要求公开透明、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综合分析中外动植物检疫查验的特点,中国特色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查验体系的"特色"表现为"高度协调、进出并重、方式多样",即高度协调的查验机制、进出并重的查验格局和灵活多样的查验方式。根据现状,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合理布局,完善进出境动植检查验设施建设;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查验分工合作机制;规范操作,进一步完善查验依据;提高效率,进一步完善查验技术手段;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薄弱环节的重点查验工作等。  相似文献   
75.
首次发现我国柑橘小实蝇沃尔巴克氏体的共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沃尔巴氏体(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细菌,它们可以调控宿主的生殖活动.本研究利用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的一对通用引物(81F,691R),成功地从我国柑橘小实蝇雄成虫的总DNA中扩增到一段400bp左右的wsp基因片段,通过wsp基因的特异性扩增首次证实了沃尔巴克氏体在我国柑橘小实蝇雄虫体内的共生.  相似文献   
76.
RS在我国森林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有害生物的研究,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有害生物在生产中尚未得到全面应用。随若计算机硬件技术和遥感数据使用成本的降低,依赖遥感相关技术的进步提高森林有害生物监测的精度,开发森林有害生物遥感监测系统,使遥感技术与地学模型和气候模型相结合,实现大尺度森林有害生物发生风硷分析,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7.
北京首都机场自1984年首次从埃塞俄比亚来的旅客携带的芒果中检出芒果果核象甲后,到1989年底,共截获有疫情的芒果37批,检出芒果果核象甲成虫254头,蛹21头,幼虫73头。主要来自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印度、泰国、澳大利亚、坦桑尼亚、毛里求斯、肯尼亚、喀麦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在旅检中检出的害虫,其截获率最高的为芒果果核象甲。  相似文献   
78.
蜜柑大实蝇在中国的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tsuneonis(Miyake)是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柑橘类作物.本研究在中国748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蜜柑大实蝇生物学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CLIMEX软件与ArcGIS软件对蜜柑大实蝇在我国的适生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蜜柑大实蝇在我国具有较高的适生性,适生范围涉及33个省、市(区),其中广西、广东、贵州、重庆、湖北、江苏的广大地区,四川、云南的东南部,陕西、河南的南部,安徽、台湾的北部和海南的中部地区等为高度适生区.本研究明确了蜜柑大实蝇在我国的适生性,提出了针对不同适生程度区域内的防控措施建议,对科学制定我国蜜柑大实蝇检疫政策和措施、防止该实蝇入侵和进一步扩散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冬种绿肥对早稻产量及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综合评价南方稻区不同冬季绿肥种类种植下水稻生长动态及稻田杂草群落效应,进一步优化稻田种植模式,大力发展冬季作物种植与开发。【方法】从2011年冬开始,在南方双季稻区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采用田间试验,分别选取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冬季绿肥种类,比较冬季绿肥紫云英、油菜、黑麦草及混播绿肥(紫云英×油菜×肥田萝卜)对后作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特性、稻田杂草群落的差异变化。【结果】紫云英前茬处理的早稻(紫云英-早稻-晚稻,MV-R-R)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群体干物重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分别高出14.46%、10.99%、11.83%和7.23%,相应地其产量也分别比黑麦草-早稻-晚稻(RG-R-R)、油菜-早稻-晚稻(RP-R-R)、混播绿肥-早稻-晚稻(MS-R-R)处理高6.61%、3.29%及0.78%。其中产量构成中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也均以MV-R-R处理最高。水稻主要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除抽穗期至成熟期MV-R-R低于RG-R-R处理外,在播种至分蘖盛期、分蘖盛期至孕穗期、孕穗期至抽穗期均是MV-R-R处理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增加幅度分别为11.38%-17.72%、4.50%-28.00%、1.85%-35.25%。水稻播种期至分蘖盛期和孕穗期至抽穗期两个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是物质快速积累的阶段,各处理这2个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到成熟期干物重的70.43%、60.50%、69.87%、69.08%;而抽穗期至成熟期各处理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均最低。干物质在茎鞘、叶片和穗分配情况,茎鞘的分配比例在孕穗期最大,并随着生育进程不断降低,在成熟期达到最低,各处理从58.30%-64.20%降低至27.95%-30.47%;叶片的分配比例也以孕穗期最大,并从该期的35.80%-41.70%降低至成熟期的13.07%-14.62%。另外,据调查,稻田杂草有7科11种,其中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鸭舌草(Monochoia vaginalis)、矮慈姑(Sagittaria pygmaea)和牛毛毡(Eleocharis yokoscensis)密度最大,群体数量为田间杂草的80.84%。MV-R-R处理对稻田杂草密度有显著影响,对杂草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RG-R-R处理的效果最差。通过分析杂草在群落中的相对优势度可以看出,MV-R-R和RG-R-R处理中杂草群落组成主要为稗草+鸭舌草+牛毛毡,而RP-R-R和MS-R-R处理为稗草+鸭舌草+矮慈姑。RG-R-R处理杂草物种丰富度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表征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来看,RG-R-R冬种黑麦草处理的杂草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而MV-R-R处理最低。从表征优势度的Simpson指数来看,MV-R-R处理的杂草优势度最高,RG-R-R处理最低。从Pielou均匀度指数来看,MV-R-R处理下的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处理,但差异不显著,而其他冬季绿肥处理的稻田杂草均匀度有所下降,其中RG-R-R处理最低。【结论】紫云英-早稻-晚稻处理能保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对杂草发生种类和密度有显著影响,并且有利于提高杂草均匀度,弱化稻田优势种杂草在田间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80.
基于CLIMEX的橘实锤腹实蝇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橘实锤腹实蝇(Monacrostichus citricola Bezzi)隶属双翅目实蝇科寡鬃实蝇亚科,分布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是我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危害柑橘类植物。本研究综合运用CLIMEX3.0软件与ArcGIS9.3软件对橘实锤腹实蝇在我国目前以及未来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气候条件下,橘实锤腹实蝇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16.544°N~32.422°N之间;其中,高度适生区分布在16.5°N~28°N之间,占全国面积的7.53%,分布于海南、广东和广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云南东南部以及四川盆地等地区;非适生区则占70.90%,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宁夏、青海、甘肃、新疆、西藏等省(自治区)。基于中国未来气候的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适生范围北界向北移至33.408°N,高度适生区范围北界向北移至32.867°N,高度适生范围占9.76%;2050年,适生范围较2020年相比没有变化,但高度适生区北界移至33.068°N,非适生区面积降至65.74%,高度适生区达到10.76%;而至2100年,适生范围南北界均向北移动,变为18.25°N~37.925°N之间,高度适生区则因为气候的进一步变化下降至5.68%,高度适生区开始因为该实蝇对环境进一步变化的不适应逐渐较少。鉴于橘实锤腹实蝇在我国的适生性研究结果,建议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控策略,加强橘实锤腹实蝇检疫措施,完善监测体系,严防该虫的入侵和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