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解析乙烯响应因子(ERF, Ethylene Response Factor)在木薯(Manihot esculenta)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通路,本研究从木薯全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启动子区含有GCC-box顺式作用元件的基因204个,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这些基因进行染色体位置分布分析、病原菌侵染下表达模式分析以及启动子结构预测,部分候选基因的qRT-PCR结果表明:Manes.02G189600,Manes.03G039700,Manes.06G002000,Manes.09G063700,Manes.14G141600,Manes.15G181900可能参与调控植物的抗病途径,同时在乙烯介导的信号传递途径中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木薯(Manihot esculenta)内生细菌多样性,挖掘木薯内生细菌资源,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SC8’和‘SC9’2个木薯品种的块根、茎和叶等不同组织进行了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并对比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进行内生细菌菌群基因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从‘SC8’木薯样品中共聚类得到19,087个细菌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隶属于48个门、126个纲、438个科和805个属;‘SC9’聚类到20,148个细菌OTUs隶属于46个门、130个纲、390个科和863个属。两品种各组织共有内生菌属171个,占属种类的78.44%,‘SC9’特有菌群118个,‘SC8’为100个,茎(韧皮部)内生菌多样性最为丰富。2品种内生细菌的优势菌群有变形菌门、蓝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酸杆菌门。木薯内生细菌功能中涉及多种萜类、酮类、氨基酸及维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植物体样品中均含有丰富的内生细菌种类,且...  相似文献   
43.
木薯MeAGPS1a基因编码的小亚基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的催化中心,前期研究发现MeSAUR1转录因子可结合MeAGPS1a基因启动子并调控该基因表达。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MeSAUR1转录因子的互作蛋白,可进一步解析MeAGPS1a基因表达的分子调控网络。本研究构建了MeSAUR1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MeSAUR1,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木薯cDNA文库中筛选MeSAUR1的候选互作蛋白,结果共筛选出31个阳性克隆。通过酵母双杂交点对点实验验证了候选互作蛋白MePP2C与MeSAUR1的互作关系,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Me SAUR1蛋白调控木薯淀粉合成的互作网络。  相似文献   
44.
根据蚜口密度及取食时间效应,明确桃蚜取食前后辣椒茉莉酸(JA)合成及信号途径基因表达差异,初步阐明JA途径介导的辣椒抗蚜性分子机理。本研究以抗蚜辣椒品种猪大肠(ZDC)和感蚜辣椒品种大羊角椒(DYJJ)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与植物防御相关的JA合成途径基因(LOX2、AOS、AOC和OPR3)与信号途径基因(COI1和JAR1)在桃蚜不同蚜口密度(20、30、40、50、60蚜/叶)及取食不同时间(6、12、24、48、72 h)后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蚜口密度和取食为害时间下,JA合成途径的4个基因在ZDC中表达量总体上显著高于DYJJ,而信号途径2个基因表达量总体上显著低于DYJJ。在桃蚜较低为害水平状态下,抗、感辣椒品种之间表达量差异显著,且在部分相同蚜口密度下部分基因表达量峰值和低谷出现时间基本一致。较高水平的为害情况下,抗、感辣椒品种之间差异显著性下降。以上结果表明,JA合成及信号途径AOS、AOC及JAR1基因可能具有作为鉴定评价辣椒抗蚜性水平的分子指标的潜力,可为将来辣椒抗蚜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以木薯腋芽为外植体,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2,4-D和picloram摸索诱导体细胞胚及FEC的最佳激素条件;利用优化的再生体系,以木薯脆性胚性愈伤组织(FEC)为受体,对农杆菌侵染FEC的侵染浓度、侵染时间以及侵染后潮霉素抗性筛选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 mg·L~(-1)的picloram能较快诱导出体细胞胚及FEC;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0.4并侵染30 min为FEC转化效率及植株再生率的最佳条件;共培养后,通过逐渐增加潮霉素筛选浓度(0,5,8,15 mg·L~(-1))能更有效地提高植株的再生率。  相似文献   
46.
分葱,是一种重要的调味蔬菜,通常只作零星栽培。但近年来,邵阳市郊区江北乡九江村菜农刘富群,却靠种葱出了名。1992年她种植的一茬秋四季葱,面积0.12hm~2(1.8亩),总产量1.98万kg,总产值1.6万元;平均产量达1.1万kg/666.7m~2,产值9000余元。产品除本地自销外,还远销冷水江市和城步、绥宁、邵东等县。她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47.
"沪油杂4号"是上海市农科院培育的双低油菜国审新品种,具有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含油量高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无锡惠山区于2007年开始引种示范,同时进行了相关的超高产集成栽培技术研究,通过苗床稀播培育壮苗、大田稀植促进冬发等措施,在攻关田连续两年产量都超过270kg/667m2。笔者将系统介绍"沪油杂4号"的超高产集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8.
为明确抗氧化系统在植物抵御盐胁迫中的作用,采用RT-PCR的方法分离角果木抗氧化酶相关基因Mn-SOD,采用酶切连接法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 YES2/Mn SOD,获得含有重组质粒的酵母菌INVScⅠ(p YES2/Mn SOD)能有效表达Mn SOD特异蛋白带。高浓度盐胁迫筛选结果表明,Mn-SOD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能明显提高酵母菌INVSCⅠ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49.
以组成Ⅵ型分泌系统(T6SS)鞘结构蛋白Hcp和VgrG为研究对象,通过蛋白质序列同源性、进化特征及表达相关性的分析,以了解Hcp和VgrG共进化的特征及其在表达上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Hcp与其他T6SS结构基因共进化,但VgrG却有很大的随机性。1个细菌可能有多套T6SS,一般1个hcp基因对应1套系统。vgrG的数目变化很大,有的细菌只有1个vgrG基因,有的细菌却多达30个,且与有多少套T6SS没有多大的关系。进化分析表明:Hcp可分为14个类,种间的差异小于种内差异。VgrG在进化上可分为3大类,种间差异也小于种内差异。VgrG多样性可能与其识别并辅助不同效应因子转运有关。共进化分析显示VgrG与Hcp具有一定的共进化特性,可推测单个细菌中相互配对的VgrG与Hcp。表达分析显示,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RS105中,几乎所有的vgrG都与hcp基因的表达正相关,说明在表达水平不能分析两者之间的进化关系,但可说明RS105中VgrG与Hcp功能的相关性。因此,VgrG与Hcp在进化和功能上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OsMAPK17-1作为一种MAP激酶,受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诱导,且对病原菌的侵染有一定的防卫作用。为研究水稻OsMAPK17-1基因的功能,通过RT-PCR方法分离OsMAPK17-1基因全长cDNA,分别构建过表达与RNAi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粳稻日本晴为受体进行遗传转化,PCR检测具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结果表明:OsMAPK17-1基因及RNAi片段均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利用PCR和RT-PCR的方法对转基因后代进行筛选,获得过表达和RNAi转基因纯系各1个,模拟干旱处理结果表明,RNAi株系在干旱处理下比对照更有利于根的生长,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OsMAPK17-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