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为新入侵我国的重大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挖掘、评估及利用广西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寄生蜂天敌资源,于2019年8月至10月、2020年8月在南宁市玉米产区进行了草地贪夜蛾寄生蜂的调查.共发现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相似文献   
22.
地处广西东南部腹地的横县 ,于 2 0 0 0年 6月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花之乡”。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横县把发展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作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经过 1 0多年的努力 ,现已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格局。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基地。目前 ,横县在茉莉花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大障碍是病虫害问题。其中 ,对生产危害较大的有 4~ 5种害虫。本文要介绍的是横县茉莉花上一种尚未被花农重视的害虫——高氏瘤粉虱 ( Aleurotuberculatus takahashii David etSubramaniam)。  高氏瘤粉虱过去…  相似文献   
23.
广西柑桔上害螨和益螨分种检索蒲天胜曾涛韦德卫(广西农科院南宁530007)经过多年调查,在广西柑桔上发现的害螨已鉴定有10种、益螨21种,可以从下列检索表进行分种鉴定。1.气门1—4对,位于后半体背侧或腹侧(图1);前足体无特殊感觉器(寄螨目Par...  相似文献   
24.
1 果花期和幼果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果花期和幼果期最主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扁喙叶蝉和横线尾夜蛾等。果炭疽病是有潜伏侵染性的病害 ,为害果嫩叶、嫩梢、花和果实 ,是果生长期和后熟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菌在旧病部越冬 ,由雨水、风或昆虫传播 ,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 ,高温高湿时易大量发生。花穗感病后先出现小斑点 ,后变黑腐烂 ;幼果感病后呈畸形 ,变黑脱落。幼果期入侵的病菌可潜伏至果实后熟期才引发病变。因此 ,该病的早期防治十分重要。果白粉病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嫩梢。感病部位最初出现分散的白粉状小…  相似文献   
25.
美洲斑潜蝇国内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26.
广西烟仓害虫及其天敌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仓贮害虫种类很多,有记录的超过102种.据近年调查和采集,经鉴定广西烟仓有害生物(昆虫部分)有8目29科52种,另有天敌7目12科15种.广西烟仓害虫中,烟草甲、烟草粉螟属优势种,米扁虫、褐菌甲、赤拟谷盗、粉斑螟、印度谷螟是仅次于优势种的种类.  相似文献   
27.
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召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步人了从概念到行动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被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已深人人心.面对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可持续农业不仅是当今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而且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28.
采用药膜法,以高效氯氰菊酯为对照药剂,测定了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葫蔓藤Gelsemium elegans Benth 3种植物的氯仿萃取物对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 L.的触杀毒性以及对产卵寄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提取物对蝶蛹金小蜂成虫触杀毒性较低,处理24h死亡率分别为13.2%、8.2%、2.0%;对蝶蛹金小蜂的产卵寄生效果亦无不良影响.而化学农药高效氯氰菊酯对蝶蛹金小蜂的触杀毒性极高,处理3h死亡率达到100%,该药剂处理寄主蛹后对蝶蛹金小蜂的产卵寄生效果有较大影响,其出蜂蛹率仅为对照的1/6.  相似文献   
29.
1 果花期和幼果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果花期和幼果期最主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扁喙叶蝉和横线尾夜蛾等.果炭疽病是有潜伏侵染性的病害,为害果嫩叶、嫩梢、花和果实,是果生长期和后熟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菌在旧病部越冬,由雨水、风或昆虫传播,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时易大量发生.花穗感病后先出现小斑点,后变黑腐烂;幼果感病后呈畸形,变黑脱落.幼果期入侵的病菌可潜伏至果实后熟期才引发病变.因此,该病的早期防治十分重要.果白粉病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嫩梢.感病部位最初出现分散的白粉状小块,后斑块连成一层白粉状物.花序受害后停长,不能开花,随后脱落.幼果感病后果面布满白粉,病果长至豌豆大时脱落.本病潜伏期短,来势迅猛,常在每年2~4月果花期发生或流行.果扁喙叶蝉在花期和幼果期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花穗和果柄汁液,引起枯穗、落花和落果,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果横线尾夜蛾则以幼虫钻蛀花穗,造成枯穗,直接影响当年产量.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化学防治仍然是主要的防治措施 ,但关键在于药剂的选择和喷药时期的把握.果炭疽病重点是保护花序,提高穗实率和减少幼果期的潜伏侵染,盛蕾期、始花期和幼果期各喷一次药,重病区应在花期至幼果期每7 ~ 10天喷药一次.适用药剂有:25%施保克乳油750~1 000倍液、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白粉病的喷药时期与防治炭疽病相同.可选药剂有:50%硫胶悬剂200~4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 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果扁喙叶蝉应在花穗抽出5~10cm时、开花始盛期及幼果期各喷药一次.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防治果横线尾夜蛾应在花穗刚抽出3cm左右时第一次喷药,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药剂有:98%巴丹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等(后两种药剂在开花前或谢花后使用). 应当指出,防治果花期和幼果期病害不应只顾“有病就治“、“见虫就杀“这样的短期行为.化学防治是应急措施,应从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在搞好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减少病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加通风透光和保护天敌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适时补以化学防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0.
在实验室光照培养箱内设置15、19、23、27、31和35℃共6种温度,以豇豆苗为寄主,观察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在15-31℃范围内,各虫态历期均随温度上升而缩短。15℃时完成一代需59.36d,31℃时只需13.84d。35℃条件下卵和幼虫均发育正常,但蛹不能羽化。卵、幼虫、蛹、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20、9.57、11.23、11.50℃,相应的有效积温为32.49、84.12、132.35、255.30日度。在实验室自然变温条件下,以豇豆苗为寄主,美洲斑潜蝇在南宁市年发生18代,世代重叠,7-8月份完成一代只需13-15d,而在冬季低温时完成一代需50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