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7篇
  5篇
综合类   10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测定了内生芽孢杆菌LP3,LP5菌株对梨采收后果黑斑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这2个菌株对梨幼苗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LP3,LP5对9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在42.3%~87.3%和45.6%~92.6%之间;其对梨黑斑病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经LP3,LP5发酵液处理的梨果接病菌5 d后,防效分别为81.53%,88.92%;LP3,LP5处理病果3 d后,病斑扩展抑制率分别达65.64%和72.48%;LP3,LP5能促进梨树幼苗的生长,经这2个菌株处理的梨树幼苗初生枝长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0.48%和21.83%,鲜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5.67%,31.16%,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9.24%,20.75%。  相似文献   
52.
盾壳霉发酵物对几种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盾壳霉进行固体发酵,研究盾壳霉斜面培养孢子液和固体发酵物滤液浸种对几种作物种子萌发及胚根、胚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盾壳霉孢子液和滤液浸种对莴苣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而对其他作物没有促进作用;孢子液对黄瓜、油菜、莴苣的胚根生长,以及黄瓜、莴苣的胚轴生长有促进作用;滤液对油菜、莴苣的胚根生长和黄瓜、向日葵的胚轴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3.
通过改变生长条件,如碳氮源、pH和渗透压等研究其对番茄早疫病菌抗腈菌唑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敏感菌株生长的影响相比,碳氮源、pH和NaC1渗透压的变化对抗性菌株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而葡萄糖渗透压的变化对抗性菌株的影响要比对敏感菌株的明显。由此可推断抗性菌株在自然环境中可能会与敏感菌株形成竞争关系,甚至会成为优势种群而影响腈菌唑的药效。  相似文献   
54.
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和菌落直径法,对采自山西晋中、晋南、晋东南和晋北4个地区的188个灰霉病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抗性表现型和稳定性进行了测定,旨在了解灰霉病菌的抗药性状况和预测其抗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对多菌灵的抗性表现型可分为敏感(S)、低抗或中抗(RM)和高抗(R),对腐霉利和乙霉威可分为敏感(S)和抗性(R)。以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性为序,检测出8种不同类型的抗性表现型,即RRR、RRS、RSR、RSS、RMRS、RMSR、RMSS 和SSR。各表现型的分布频率随各地区用药历史和水平的不同而变化,并与抗性监测结果相一致。对55个不同抗性表现型的单孢菌株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继代无药培养10代后,以RRR和RSS型表现最稳定,而其余类型菌株均不同程度发生了变异,尤其是RMSS和RMRS型菌株100%发生了变异,抗性表现型不稳定的菌株占52.7%。对多菌灵的抗性变化趋势是由敏感向低抗、再向高抗发展;对腐霉利的抗性变化主要是由抗性转变为敏感;而对乙霉威的抗性则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5.
铅梯度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盆栽黑麦草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胁迫时间(7,14,21,28 d),不同的铅浓度(500,1 000,1 500 mg/L)对黑麦草的抗氧化酶(SOD、POD)、细胞膜(MDA、相对电导率)及渗透调节物质(SS、Pro)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黑麦草叶片中的SOD活性变化整体为先上升后下降,在低浓度(500和1 000 mg/L)和短时间(7和14 d)胁迫下SOD活性明显升高,之后快速降低。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及铅浓度增加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在28 d时,1 500 mg/L浓度下,POD活性最低,为45.9 U/g。随着胁迫时间及铅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MDA含量与铅浓度呈线性正相关(r2>0.96)。可溶性糖(SS)含量变化复杂,在较高浓度及较长时间作用下趋于减少。脯氨酸(Pro)含量在较低铅浓度胁迫下会明显增加,但浓度过高超过黑麦草忍耐极限,就会有所下降。表明黑麦草在重金属铅胁迫中经历了一个忍耐和逐渐受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6.
刺槐蚜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晋中地区刺槐蚜Aphis robiniae Macchiati种群对常用10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以LD50值为标准进行比较,刺槐蚜对供试杀虫剂的敏感性依次为:甲维盐>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阿维菌素>联苯菊酯>丁硫克百威>灭多威>辛硫磷>敌敌畏.其中对甲维盐的敏感性最高,LD50值(μg/头)为0.000 029;其次为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其LD50值分别为0.000 401和0.000 544;对有机磷类药剂的敏感性最低,辛硫磷、敌敌畏的LD50值分别为0.004 89和0.010 3.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7.
放线菌Lj20发酵液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抗生素类药剂的开发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辣椒根部分离得到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研究其发酵液对小菜蛾幼虫、朱砂叶螨成螨及产卵的杀虫活性。[结果]处理24 h后,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的发酵原液对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拒食率、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5.45%9、7.84%,处理48 h后分别为81.55%、96.51%;对朱砂叶螨成螨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为54.51%,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校正死亡率逐渐降低。发酵原液和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对朱砂叶螨都具有较强的产卵忌避活性,处理24 h后原液的产卵忌避率高达90.24%。[结论]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的发酵液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和产卵忌避作用。  相似文献   
58.
生物学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抗药突变体与亲本敏感菌株对pH值的要求略有差别,并且,在不同PH值条件下,亲本菌株都比突变体生长速度快;二者在不同温度下生长情况也有差别。通过生物学测定抗药突变体与亲本敏感菌株的相对电导率,发现抗药突变体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渗出更多的电解质。此外,抗药突变体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比敏感亲本菌株高,当用不同浓度腐霉利处理或饥饿处理时,抗药突变体与敏感亲本菌株PAL活性均上升,但抗药突变体的酶活性始终高于敏感亲本菌株。  相似文献   
59.
本文研究了抗腐霉利的核盘菌突变抗性株与亲本敏感株的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突变株与亲本株对碳、氮源的利用情况和对pH值的要求有一定差别:突变株分别以在乳糖为碳源和缺氮处理的培养基中以及pH值为6~7时生长最快,而亲本株在乳糖为碳源和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以及pH值为5时生长最快。二者在不同温度下生长情况基本相似。在相同的渗透压条件(葡萄糖浓度)下,突变株对渗透压较亲本株更为敏感。亲本株对低渗透压(1%)表现敏感,突变株对高渗透压(> 4%时)表现敏感。通过测定相对电导率,发现在相同处理时间内,突变株电导率均高于亲本株,并随着处理的延长,二者的电导率均升高。用不同浓度腐霉利处理或饥饿处理时,突变株与亲本株PAL活性均增加,但突变株PAL活性始终高于亲本株。表明突变株的抗药性与其渗透调节、电解质渗透和相关酶活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高越  陆俊姣  庾琴  张润祥  韩巨才  范仁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72-20075,20082
[目的]研究25%高氧.辛硫磷乳油对枣步曲的室内增效活性及对枣步曲和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设置5种不同混配比例,对25%高氯.辛硫磷乳油进行了室内增效活性研究,并根据最佳配比设置不同浓度,进行了田间应用研究。[结果]室内增效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5%高氯.辛硫磷乳油以2.5∶22.5、3∶22、3.5∶21.5的比例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144.4、134.1、137.4,均大于120,复配后表现为增效,且3种配比对枣步曲幼虫的LD50值分别为0.116 5、0.112 7、0.098 7μg/g,均对枣步曲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从共毒系数和经济效益分析,高效氯氰菊酯和辛硫磷乳油以2.5∶22.5比例混配最佳。田间应用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试验结果表明,25%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对枣步曲药后3 d防效为86.80%~100%,药后7 d防效为88.10%~100%,对枣步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5%高氯.辛硫磷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对桃小食心虫药后5 d防效为65.15%~99.57%,药后10 d防效为72.77%~99.29%,药后15 d防效为70.75%~100%,对桃小食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对照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结论]25%高氯.辛硫磷乳油的最佳使用剂量以1 000~2 000倍为宜;施药适期为枣步曲3龄幼虫前盛发期或桃小食心虫卵孵化盛末期;用药后5~10 d可有效控制虫害,对枣树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