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5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报道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virus,RBSDV)基因组片段3(S3)的全序列。该基因组片段由3572个碱基对组成,其正链RNA的两末端具有与已报道的RBSCV S7-S10基因组片相同的保守序列5′-AAGUUUUU--AGCNNNNGUC-3′,并在紧邻保守序列处有一片段特异性的8个碱基的反间重复序列。正链RNA只含一个长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114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推测其分子量为131.8kD。  相似文献   
22.
采用重组-PCR方法,扩增获得绿色荧光蛋白(GFP)与黄瓜花叶病毒运动蛋白(CMV MP)融合基因,将其克隆到pKEN上,构建了该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KENG-M。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显示,57kD的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DH5α中正确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表明,在488nm光激发下,菌体呈亮绿色,表明融合蛋白保持绿色荧光特性。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MV MP的功能及其与胞间连丝和其他细胞成分的作用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通过RT-PCR,获得了小麦黄花叶病毒罗田分离物28kD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pUW28-10。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小麦黄花叶病毒不同分离物的28kD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湖北罗田和河南潢川分离物在第326,327和336位较四川雅安、江苏扬州及日本分离物缺少3个核苷酸(nt),前两者核苷酸长度为762nt,后三者为765nt;不同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从92.1%到96.9%,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从89.8%到97.3%。  相似文献   
24.
 2019年7月,在北京市月季叶片上观察到了黄色斑驳症状,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显示在感病样本中存在一种新的正义ssRNA病毒。该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除去3′末端poly(A)后由8 393个核苷酸(nucleotide,nt)组成,含5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其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在氨基酸水平上与已知乙型线状病毒科(Betaflexiviridae)成员具有35.87% ~ 46.74%的序列一致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新病毒与香石竹潜隐病毒属(Carlavirus)的杨树花叶病毒(poplar mosaic virus,PopMV)亲缘关系最近。发生率调查显示该新病毒在北京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根据Betaflexiviridae的划分标准,该病毒是Carlavirus的一个新种,暂时命名为月季C病毒(rose virus C)。  相似文献   
25.
对2014年我国河北省和内蒙古两地甜菜种植区纸筒育苗苗期甜菜叶片上出现的新的叶部枯斑病害,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离、培养、保存病原菌。结合分离菌落形态,提取发病叶片或分离的菌株菌丝DNA,利用真菌检测的通用引物ITS1及ITS4检测结果得到长541 bp单一条带,并测序。无论是直接提取病叶DNA的PCR产物测序还是分离的病原菌提取菌落DNA测序得到的序列相同,NCBI比对结果为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进一步利用组蛋白3基因引物H3-1a和H3-1b扩增分离物菌丝DNA结果得到600 bp左右单一条带,测序结果同真菌通用引物检测结果一致。采用甜菜叶片涂抹法接种进行致病性试验出现了相同的叶斑症状,并从接种后出现病害症状的叶片上分离检测确认了病菌。因此,从河北和内蒙采集的甜菜苗期叶部病害病原菌为极细链格孢菌,为有效控制此类病害、减轻甜菜损失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6.
 为明确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在草莓上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利用RT-PCR方法对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种草莓种苗进行检测,并对CMV草莓分离物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MV侵染草莓后产生的症状主要为植株不同部位的畸形、变色,但有些无明显症状的植株也可以检测出CMV。共检测了我国7个不同省市的220个草莓种苗样品,其中北京、云南、辽宁、河北、四川和陕西的草莓种苗样品中均可检出CMV,内蒙古的种苗中未检出CMV。检测的6个不同草莓品种均含CMV,但北京和内蒙古的‘红颜'种苗未检出CMV,云南的‘圣诞红'种苗CMV检出率仅为2.6%。利用RT-PCR技术扩增草莓种苗中CMV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并对PCR产物测序,得到包含部分外壳蛋白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共430 bp的2个草莓分离物序列。获得的2个分离物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97%,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物分属于CMV不同亚组,其中北京草莓分离物Bjcmz归属于亚组IA,河北分离物Hbcmc归属于亚组IB。  相似文献   
27.
南瓜蚜传黄化病毒湖北和云南分离物的部分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带有黄化症状的南瓜叶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来自湖北和云南的南瓜蚜传黄化病毒(CABYV)2个分离物的1375nt特异性核苷酸片段。分别将PCR产物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9-T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GenBank登录号为EF488996和EF488997)。所获片段含有部分复制酶基因576nt,非编码区199nt和完整的CP基因600nt,编码一个由199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约为22kDa的结构蛋白。湖北和云南分离物与法国分离物、意大利分离物、西班牙分离物、北京分离物和上海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推测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3.1%~98.5%和91.4%~98.5%。  相似文献   
28.
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是植物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后诱导并积累的一类蛋白质,具有抗病抗逆的多种功能。为检测本生烟病程相关蛋白10(Nicotiana benthamiana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0,NbPR10)的表达,制备其抗血清,并用以探究其可能的特性和功能。将已有的NbPR10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KG中获得重组质粒p GEXKG-NbPR10,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0.2 m M IPTG诱导表达分子量约44 k Da的融合蛋白(含GST标签),用GST亲和柱纯化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NbPR10蛋白的抗血清,经Western blot测定抗血清效价达1∶10 000,能至多检测到稀释比例为1∶320的转基因本生烟叶片中的PR10蛋白或1 ng原核表达的蛋白,且能检测到本生烟根和茎中的PR10蛋白,证明PR10在本生烟根和茎中表达量较在叶部高,为进一步研究NbPR10蛋白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利用RT-PCR,获得了小麦黄花叶病毒湖北罗田分离物细胞质内含体(CI)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罗田分离物CI基因由197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65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与已报道的河南潢川、四川雅安、江苏扬州及日本分离物序列比较,不同分离物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5.0%~97.5%之间,相应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3.2%~97.1%之间。并对CI蛋白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利用RT-PCR,获得了小麦黄花叶病毒湖北罗田分离物细胞质内含体(CI)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罗田分离物CI基因由197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65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与已报道的河南潢川、四川雅安、江苏扬州及日本分离物序列比较,不同分离物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5.0%~97.5%之间,相应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3.2%~97.1%之间。并对CI蛋白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