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在小规模敏感性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斯氏线虫对石榴茎窗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技术对生物测定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56h斯氏线虫An品系的LD50为210条线虫/虫;在5630条线虫/虫、1130条线虫,虫、230条线虫,虫3个剂量处理中斯氏线虫的LT50分别为40、48、55h。与传统机率分析技术相比,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同时考虑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适于评价昆虫病原线虫毒力。  相似文献   
52.
应用斯氏线虫大面积防治桃小食心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3年在山东省寿光、泰安、淄博的苹果园大面积施用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griotes防治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 Walsingham,并作不同线虫剂量的比较试验,同时测定的土温、气温和相对湿度。结果表明,在299公顷苹果园,每公顷施用线虫15亿,在适宜的温、湿度(土温26.2℃-27.1℃,气温25.5℃-29.5℃,相对湿度80%-89%)条件下,桃小食心虫的累计卵果率为0.4%-0.5%;而在气温过高,较干燥(土温为26.5℃-29℃,气温29.5℃-34℃,相对湿度为76.8%)条件下,桃小食心虫累计卵果率为2.4%。每公顷施用7.5亿和3.75亿线虫的果园,桃小食心虫的累计卵果率为1.5%-2.9%。以常规药剂处理的累计卵果率为1.5%和2.1%。清水对照的累计卵果率为2.8%与3.8%。说明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能获得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3.
金永玲  韩日畴  丛斌 《植物保护》2013,39(5):194-194
研究了12种物质对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11品系的抗干燥保护作用。这些物质在试验浓度下对线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的存活以及对线虫的侵染率都无显著影响。线虫加入抗干燥剂后经滤纸干燥法处理和叶面喷洒试验结果都表明,甘油和黄原胶的抗干燥保护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54.
在异小杆线虫LN2品系对麦叶蜂5龄幼虫的小规模敏感性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实验,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分析技术对生测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48 h该品系的LD50为1 840线虫/虫。在9 000线虫/虫、4 500线虫/虫、2 250线虫/虫、1 130线虫/虫、560线虫/虫、280线虫/虫6个浓度梯度的处理下,LT50依次为41、44、47、51、56和61 h。和几率分析技术相比,时间-剂量-死亡率分析兼顾时间效应与剂量效应,可以用于昆虫病原线虫毒力评价。  相似文献   
55.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以及重要的经济价值,其人工培养已产业化。蛹虫草作为一种药食通用的虫生真菌被深入研究,在人工培养、菌种选育、分子生物学、活性成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本文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概述蛹虫草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系采集人工感染旋毛虫小白鼠的肌肉,经消化后,用PBS离心清洗三次,取沉淀用10%甘油的PBS制成虫体悬液,细管分装,在液氮罐口以1℃/分的速度降温至—36℃,然后投入液氮(-196℃)低温保存,解冻后约80%的虫体存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和CyclinD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骨肉瘤和l6例骨软骨瘤组织中p16和CyclinD1的表达,并比较p16、Cyclin D1表达在骨肉瘤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间的差异。结果46例骨肉瘤组织中p16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和69.6%;而它们在骨软骨瘤的阳性表达率为18.8%和25.0%,与骨肉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肉瘤中,低分化组织p16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高分化组织(P<0.05);低分化组织CyclinD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织(P<0.05),p16、CyclinD1在不同组织类型骨肉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肉瘤中p16和CyclinD1的表达异常,两者的表达都与骨肉瘤的病理分期无关,但与分化程度有关。提示它们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9.
60.
对米泉、五家渠地区水及鲢鱼和鲤鱼体内总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地水及鱼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汞污染。五家渠地区水及鱼体的总汞含量明显高于米泉地区,部分鱼体汞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鲢鱼对汞的富集高于鲤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