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理论分析,选择了前置割草压扁机最佳传动方案,确定了合理的拨禾系统、切割系统和压扁系统的传动比以及传动效率等设计参数.该传动系统可一次性完成拨禾、切割、压扁铺条等一系列功能,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2.
利用中国西北充沛的光热及干燥空气资源,考虑节约热风的能源消耗等因素,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玉米果穗和籽粒分两级干燥工艺的太阳能集热通风干燥系统,系统安装了可自卸平置式物料床,方便玉米果穗的干燥与卸载;控制系统可根据干燥仓内温度的变化实现对通风干燥系统的自动控制。试验表明,此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将玉米果穗干燥,利用该太阳能集热通风干燥系统进行玉米果穗的两级干燥,干燥时间较一次干燥工艺缩短了18 h,平均降水速率每小时比玉米果穗一次干燥提高60.8%。该系统设计为我国育种干燥工艺及其相应设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
以整台联合收割机作为配备计算的基本指标,亩作业成本作为机器台数的函数,二次时间损失函数计算产值损失,提出了适合河西国营农场单一作物特点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配备计算的新方法和新模型。  相似文献   
24.
随着装载机械在木材装卸工作中的大量广泛使用,合理确定装载机械的配备数量,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贮木场,如果配备的装载机械过多,势必增加投资和发生设备空闲浪费;如果配备的装载机械太少,等待装卸的车辆就会增多,从而使等待费用(损失费)增加。究竟配备多少台装载机械才算合理呢?本文根据系统设计的最优理论,运用标准的M/M/C模型,对此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5.
在一组约束条件下,采用新型齿形链式切割器及同轴驱动方式,运用综合评判理论,设计并论证了高速收割机的总体方案。论证表明,总体方案设计合理,既可高速作业,又可宽幅收割,实现了高速切割与高速前进、高速收获与高速输送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匹配,结构简单,噪音小,生产率高。  相似文献   
26.
本文应用模糊集合论的方法,以主要采运机械的利用率、作业量及综合机械化程度作为评判论域,以各省区作为评判单元,综合评判了采运机械的运用效果。1987年的评判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吉林运用效果好;内蒙、黑龙江运用效果较好;广西、青海、新疆运用效果一般;福建、四川、广东、云南、陕西运用效果较差;湖南、甘肃运用效果差。  相似文献   
27.
为进一步了解紫花苜蓿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变化和相关差异蛋白表达情况,本研究以淮阴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Huaiyin)为材料,以25℃为对照,对30℃、35℃和40℃不同高温胁迫下,淮阴苜蓿不同时期(0 h、0.5 h、1 h、4 h、12 h和24 h)幼苗叶片的电导率、丙二醛(MDA)、细胞活力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进一步对35℃和40℃高温处理24 h的幼苗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分析和鉴定研究。结果发现,淮阴苜蓿在35℃和40℃高温下,生长0.5 h,叶片的电导率含量开始急剧上升,1 h后电导率下降,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电导率变化趋缓;生长1 h时,叶片的MDA含量较高,4 h后MDA含量平缓下降;细胞活力随着时间的延长总体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差异蛋白点筛选分析结果显示,在35℃处理24 h时,有27个点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9个点是上调的,与对照图谱相比,新增了5个特殊的蛋白点。在40℃处理24 h时,有51个点存在显著差异,其中40个点是上调的,与对照图谱相比,新增了11个特殊的蛋白点。对40℃时51个蛋白点进行二级质谱鉴定发现,20 k D chaperonin、Hsp70、Hsp23和Hsp17这4个蛋白与防御机制有关,说明40℃诱导产生更多的防御蛋白,对膜系统损伤起到一定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28.
结合新形势下我国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方向与问题,通过对近5年《农业机械化生产学》讲述过程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三方面主要问题进行论述,提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背景下该课程教学体系探索理念。针对课程内容的编排与修订、课程设置的讨论与确定、授课方式的改进与创新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与规划,探索出新形势下农机专业《农业机械化生产学》新型教学体系框架。研究结果将为农机类专业《农业机械化生产学》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明苜蓿-青贮玉米(A-C)、大麦-青贮玉米(B-C)、小麦-青贮玉米(W-C)、燕麦-青贮玉米(O-C)、黑麦草-青贮玉米(L-C)5种不同轮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玉米-玉米(C-C)连作为对照,在2014年和2015年进行了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轮作模式下青贮玉米产量、粗蛋白、淀粉、粗脂肪、p H值、有机质、速效养分和土壤酶活性指标均显著优于连作模式(P0.05)。A-C处理中青贮玉米产量、裹包青贮玉米的粗蛋白、淀粉、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并分别高出对照(C-C)39.29%、27.90%、39.46%和28.30%。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其中A-C和O-C处理中,蔗糖酶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明显下降;W-C处理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明显下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轮作处理土壤肥力得分依次为A-CO-CB-CW-CL-C,说明苜蓿与青贮玉米轮作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青贮饲料品质,还有助于改良土壤。本研究结果为长三角地区优质饲草轮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齿形链式切割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研制出了齿形链式切割器。介绍了齿形链式切割器的工作原理和有关设计参数。田间试验表明:用于收割机械上收割小麦、水稻等细茎杆作物和牧草,割刀工作平稳,割台振动小,可实现高速切割和高速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