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柞蚕饰腹寄蝇是辽宁、吉林等省主要柞蚕害虫,严重威胁柞蚕生产。辽宁省平均受害率为65%左右,重者达100%。“灭蚕蝇三号”是继“灭蚕蝇一号”之后,又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药剂。该药剂有高度的选择性,比“灭蚕蝇一号”具有防治效果高、药效稳定、使用简便、用药量少、不用药械等优点。 使用方法是以0.025%浓度的稀释液,浸渍5龄期5~8天的被寄生蚕10秒钟,可杀死蚕体内寄蝇幼蛆,蚕儿可继续营茧化蛹,防治效果为96.1%。此药对柞蚕的当代及于代的蚕、蛹、茧、蛾、卵均无不良影响。目前,“灭蚕蝇三号”已在全国广大蚕区应用。它也能防治寄生柞蚕的其它多化性寄蝇。  相似文献   
22.
目前,在春玉米穗期防治玉米鑽心虫(主要是第二代玉米螟)还没有理想的方法。这时植株高大,地面施药困难;同时在京郊二代玉米螟发生期长,又逢雨季,更增加了防治上的困难。为此,我们于1960年和1963年分别在前永丰公社(7,000亩)和东北旺公社(4,098亩)试用飞机防治。两次试验证明,效果均属显著。  相似文献   
23.
作者报道了棉铃虫抗性种群(HJ-R)和相对敏感种群(HD-S)幼虫4个发育阶段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的特性。随虫龄的增长,两个种群单头幼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的酶活力急剧增长;HJ-R种群与HD-S种群谷胱甘肽转移酶酶活力比值逐渐增大。HJ-R与HD-S种群间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但两种群幼虫从4日龄发育到3龄时,乙酰胆碱酯酶发生突变,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4.
家蝇(Musca domastica vicina)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分泌有广泛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对多种严重的农作物病害亦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有益生物无害。深入研究这种活性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理化性质、结构特点、活性特征等,对生物合成或仿生合成新一代完全无公害农药,对家蝇在生态系的作用和综合利用,都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简报近几年作者从家蝇幼虫饲料残渣中提取分离这种活性物质的方法及其性质的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5.
韩熹莱 《植物保护》1982,8(1):43-45
化学农药被大量使用,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毫无疑问,它在确保农业丰收,防治害虫,预防农作物传染疾病等方面,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有一个时期由于对不加限制地使用一些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认  相似文献   
26.
在中国农学会和环境科学学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经有关部门积极筹备,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协会十月初在北京正式成立。参加大会的各地代表130余人,共提出论文70余篇。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为了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防止各  相似文献   
27.
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广泛应用,给农药残留分析提出了新课题。此类化合物稳定性差,在色谱柱上极易分解;如用衍生化法解决此问题,往往使分析过程复杂。T.A.Wehner 与J.N.Seiber 曾用分离性能强的惰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了呋喃丹等氨基甲酸酯农药。石英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导了测定香蕉中甲基托布津及其活性代谢物残留量的薄层—生物测定方法。该法与其它分析方法比较,具有不需要复杂的净化步骤,在薄层板上可根据同时显现的原药及活性代谢物的抑菌圈进行定性、定量测定;操作简便,并且不需要贵重仪器设备。尤其适用于植物体内外进行活化代谢的杀菌剂残留量测定。该法在香蕉中的最低检出界限为0.1ppm,回收率95%以上,符合常规测定要求。实测结果证明,来自广西、广东的香蕉样本,总残留量不超过 FAO/WHO 推荐的最大残留允许标准1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