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综述了可减少土壤熏蒸防治土传有害生物过程中熏蒸气体散发的几种物理及化学方法研究进展,如覆盖塑料薄膜、增加施药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容重、添加生物炭、采用滴灌系统施药、研发新剂型以及向土壤表面添加有机和无机肥料等。虽然采用上述单一方法均能够不同程度减少熏蒸气体的散发损失,但是将多种技术联合使用能达到更理想的减排效果。同时建议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科研人员和种植者共同努力,将除覆盖塑料薄膜外的其他替代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以达到减少熏蒸气体排放效果的同时减少塑料薄膜的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6个不同处理对蛭石栽培的微型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并采用16S核糖体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蛭石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棉隆+青霉菌34107处理对疮痂病防效最好(93.43%),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中生菌素处理(65.10%);而且商品薯的数量和经济效益也最高,分别达到348.3万个/hm~2和35.70万元/hm~2。蛭石中细菌相对丰度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最高,但不同处理之间丰度差异较大。除青霉菌34107处理外,其余处理细菌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棉隆+青霉菌34107处理较中生菌素处理高,且显著高于棉隆处理(P0.05)。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总共185个属的丰度发生显著变化(P0.05),其中92个属(49.7%)为5个处理共有。棉隆和青霉菌34107处理发生显著变化属的数量最多(112个),而棉隆+青霉菌34107处理最少,仅30个属上调。在青霉菌34107和棉隆+青霉菌34107处理中,有益菌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数量显著增加,说明青霉菌34107处理,尤其是与棉隆协同使用,能有效促进蛭石中有益菌繁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蛭石中链霉菌丰度与55个属细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r0.6),包括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Solirubrobacter、包层不黏柄菌(Asticcacaulis)等,而与Dyadobacter、Pedobacter、Paenarthrobacter等8个属丰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r-0.6)。研究结果表明,以棉隆消毒联合青霉菌34107处理对微型薯疮痂病防效最好,同时促进了蛭石中细菌多样性和有益菌的增殖。此外,还发现链霉菌的数量与土壤多种细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在小葱田中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为其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列添加和模型拟合的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密度紫茎泽兰对小葱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紫茎泽兰的竞争干扰下,随着紫茎泽兰密度的增加,小葱每兜分蘖数和分株数逐渐降低,植株地上部分对氮、磷、钾以及水分的累积量均显著增加,田间透光率降低。当密度达到60株·m-2,小葱每兜分蘖数和分株数较无紫茎泽兰对照分别减少了93.8%和84.9%,产量损失率达到93.3%,此时植株地上部分氮、磷、钾累积量分别为215.20、54.65、356.60kg·hm-2,顶部透光率仅为1.8%。[结论]幂函数模型y=2.823x1.069能较好地拟合紫茎泽兰密度(x)与小葱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小葱田人工除草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防除紫茎泽兰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别为3.33%、0.32%,经济阈值则分别为1.17、0.13株·m-2。  相似文献   
14.
五氯硝基苯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很难降解,并容易通过食物链富集到生物体内。由于五氯硝基苯及其制备过程中的杂质(六氯苯、二噁英等)对生态环境和人类产生的危害极大,因此多个国家对其采取了禁用或限制使用的监管措施。本文概述了五氯硝基苯的毒性和环境危害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介绍了五氯硝基苯的替代产品和替代技术,并对其今后的管理和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油菜对紫茎泽兰的替代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油菜Brassica napus L.替代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a Spreng的可能性,探索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途径和策略,在四川西昌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紫茎泽兰割茎和翻耕后种植油菜两种模式,分析两种植物株高、密度、叶面积的差异和对田间光照、水肥的竞争消耗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翻耕种植油菜后,对紫茎泽兰防控效果达100%,能显著减少紫茎泽兰对田间水肥的消耗,油菜产量随着种植密度4株/m~2、8株/m~2、12株/m~2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产量从2 830.75kg/hm~2增加至5 332.28kg/hm~2,每公顷产值达14 153.75~26 661.38元。结果表明翻耕后采用合理密度种植油菜,不仅能很好地控制紫茎泽兰,而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适宜油菜种植的紫茎泽兰发生区,采用翻耕后种植油菜替代控制紫茎泽兰,既能取得较好的生态控草效果同时能够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选取撂荒田地为试验样地,以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为对象,以土著优势物种窃衣(Torilis scabra Thunb.)为参照,通过对入侵植物和土著植物根际土壤的采样分析,研究了入侵植物对入侵地土壤特性及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土著物种窃衣相比,豚草入侵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89.13%,全氮含量增加42.15%,铵态氮含量增加43.69%,硝态氮含量增加35.36%,微生物量碳增加52.08%,微生物量氮增加61.26%,氮净矿化速率增加1.41倍,氮净氨化速率增加206倍,但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豚草显著改变了入侵地土壤的理化特性,加速了土壤碳氮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模拟Pb、Cd污染土壤培养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在重金属Pb、Cd胁迫下植株不同部位对3种营养元素(N、P、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各组织在Pb胁迫下对N、P的吸收总体上均保持一定的促进作用,对K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应;Cd胁迫下对N、P有良好的吸收,低浓度Cd促进K的吸收,高浓度则表现出抑制作用。Pb-Cd复合污染胁迫下根茎叶均对N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K的吸收有较强的抑制效应。这表明,紫茎泽兰在重金属Pb、Cd胁迫下可通过大量吸收N、P等元素来有效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作用,这可能也是紫茎泽兰能适应高Pb、Cd胁迫的一种耐性机制。  相似文献   
18.
熏蒸剂对土传病原菌的防效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明确熏蒸剂对2种土传病原菌的持续防效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恢复影响,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计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和BIOLOG的方法研究氯化苦(chloropicrin, PIC) 40 mg/kg、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 DMDS) 40 mg/kg以及PIC+DMDS(8+32) mg/kg对镰孢菌属(Fusarium spp.)、疫霉菌属(Phytophthora spp.)的长期抑制效果,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培养98天时,PIC 40 mg/kg对镰孢菌属和疫霉菌属仍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维持在98%、55%以上,而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已恢复到对照水平。与DMDS(40 mg/kg)相比,PIC+DMDS[(8+32) mg/kg]处理对镰孢菌属和疫霉菌属的持续抑制作用都有很大提高。在恢复培养28天时,PIC+DMDS[(8+32) mg/kg]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已恢复到对照水平。DMDS(40 mg/kg)处理对镰孢菌属和疫霉菌属的抑制效果较差,但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也相应较小。  相似文献   
19.
土壤熏蒸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土壤熏蒸剂可有效防治土传病虫害,但效果最好的熏蒸剂溴甲烷由于破坏臭氧层,已被禁止用在农业上(必要用途豁免除外)。碘甲烷、氯化苦、异硫氰酸甲酯、1,3-二氯丙烯、二甲基二硫、硫酰氟、棉隆及威百亩是国际上已经登记使用的土壤熏蒸剂;甲酸乙酯、乙二腈、糠醛、丙烯醛是有希望开发为新的土壤熏蒸剂品种。国内已经商品化的土壤熏蒸剂品种有4种,分别为氯化苦、威百亩、棉隆和硫酰氟,二甲基二硫正在登记当中。本文系统综述了上述熏蒸剂在应用、环境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氯化苦、棉隆及威百亩将会占据着国内土壤熏蒸剂的主要市场。二甲基二硫的登记也将会改善国内熏蒸剂品种匮乏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6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土壤消毒防治西瓜土传病害现场观摩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办主任文学、农业部农业行业甲基溴淘汰项目项目官员黄洁,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郑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