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1.
苹果树VA菌根形态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苹果树VA菌根在自然条件下的发育状况。观察结果表明:VA菌根结构主要位于各供试品种新生根的成熟区和伸长区,在根皮层细胞内具有典型的泡囊和丛枝。根内和根外菌丝的直径为2.1~4.5μm,泡囊主要呈椭圆形和圆形。不同品种之间的泡囊数、丛枝百分率、根上菌丝着生位点数及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粗度的根系VA菌根真菌的侵染情况存在着差异,其中直径0.1~0.5mm的细根,VA菌根真菌的侵染率最高。不同土层内的菌根形态差异不显著,但侵染率及发育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42.
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高克祥,刘晓光(河北林学院林学系保定071000)关键词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S763.13ADVANCESINTHEINTEGRATEDCONTROLONTHEVALSACANKERFORAPPLETREES...  相似文献   
43.
以杨树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为供试菌株,采用L<,16>(4<'5>)正交试验法对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pH纸色谱、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方法及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对该内生菌的抗生物质进行理化性质初步分析;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及平板抑菌法检测分析该菌粗提液的活性成分及对杨树腐烂病菌的抑菌效果;对抗生物质液体培养的主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培养基配方为:1%葡萄糖,1%蔗糖,0.5%牛肉膏,0.02%硫酸亚铁,0.01%维生素B<,1>,pH值为7.球毛壳ND35菌株的抑菌作用分为活菌体的抑菌作用和代谢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液体培养后的菌丝胞内和胞外均产生抗生物质,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抗生物质pH值为7,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球毛壳ND35抗生物质在221 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该抗生物质有4个组分,均对杨树腐烂病菌有抑菌活性.生长动力学表明,在液体发酵培养过程中,球毛壳ND35抗生物质的产量、吸光值、pH及其抑菌率是连续变化的.  相似文献   
44.
生长模型预测法在杨树细菌溃疡病流行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光  高克祥 《林业科学》1998,34(4):123-128
生长模型预测法在杨树细菌溃疡病流行预测中的应用刘晓光高克祥(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保定071000关键词杨树细菌溃疡,生长模型预测,复循环病害,管理策略由Xanthomonaspopulisubsp.populi(Ridé)Ridé&Ridé引起的杨树细...  相似文献   
45.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植物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菌株在黄瓜品种“津研4号”根部的侵染定殖情况.菌丝主要从表皮细胞之间的缝隙侵入,在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中定殖,可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通过施用不同含量的球毛壳ND35菌肥,研究其对不同黄瓜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2g/株毛壳生物菌肥处理在显著增加黄瓜品种“津研4号”和“申绿06号”株高和叶面积的同时,提高了黄瓜产量,黄瓜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2%和67.2%.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芦苇内生真菌Choiromyces aboriginum Mü1W1C6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麦芽糖培养基、查彼培养基相比,该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PDA培养基上1,0~35℃均能生长2,0~30℃时生长较好2,5℃时最适;葡萄糖、果糖能显著促进该真菌的生长,而乳糖、淀粉、麦芽糖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更有利于菌丝生长,无机氮源不利于菌丝生长;该内生真菌对pH的适应范围很广,在pH 5~11的范围内都能生长良好,相比之下,在中性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光周期、生长因子、微量元素对芦苇内生真菌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球毛壳ND35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防效果,为该菌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植物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为供试菌株,病原菌有杨树腐烂病菌、立枯丝核菌、番茄灰霉菌。(a)调查球毛壳ND35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扦插杨树枝条时,设2个处理:①接种10g长有球毛壳ND35的麦粒培养基;②接种10g无球毛壳ND35的麦粒培养基为对照。出芽后,测量杨树高度、1.3m处的胸径,同时调查侧根(d≥8mm)数量。(b)大田试验测定球毛壳ND35对杨树腐烂病的拮抗作用。采用烫伤接种的方法,在主干距地面高50cm和100cm(约树干的1/3和2/3)处先用火烫伤树皮,再接种含病原菌菌丝体的PDA菌饼。在随后的1个多月统计发病情况,以29d后发病的为0级,26~28d发病的为1级,23~25d发病的为2级,20~22d发病的为3级,19d之内发病的为4级。分级计数,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拮抗效果。(c)大田试验调查球毛壳ND35对杨树叶锈病的拮抗作用。在杨树1.3、1.7、2.1m处分别调查2个处理组杨树叶片正面(冬孢子堆)及背面(夏孢子堆)的发病情况,在发病杨树上,根据同一高度叶正面和叶背面的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例确定分级标准:没有发病为0级、0~20%为1级、20%~40%为2级、40%~60%为3级、〉60%为4级。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拮抗效果。(d)温室试验测定球毛壳ND35对灰霉病的诱导抗病作用。将菜豆、番茄分别分为2个处理:①接种拮抗菌ND35;②不接种ND35。分别测量病斑长短直径,计算病斑面积。(e)温室测定ND35对菜豆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处理组:播种时接种内生菌球毛壳ND35,同时接种立枯丝核菌;对照组:播种时只接种立枯丝核菌。在接种10d后观察发病情况,根据病斑直径占茎基周长的比例确定分级标准:没有发病的植株为0级,〈25%为1级、25%~50%为2级、50%~75%为3级、〉75%为4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球毛壳ND35在植物体内定殖后能促进杨树根系和胸径的生长,使植株粗壮,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接种球毛壳ND35能诱导杨树对腐烂病菌和叶锈病菌产生较好的拮抗效果;也能够诱导番茄和菜豆对灰霉病菌产生抗病性,诱导抗性效果分别达58.85%和35.65%;还可有效防治菜豆立枯病,防治效果达50.9%。[结论]内生真菌球毛壳ND35引起的诱导系统抗病性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 HRO-C48分离自油菜根际,是一种产几丁质酶和IAA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表明,菌株HRO-C48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与12种测试的植物病原真菌平板对峙培养,产生大小不同的抑菌圈,说明可能通过产生抗生素抑制真菌生长。温室盆栽试验中,用HRO-C48菌悬液对番茄进行浸种和灌根处理,该菌在番茄植株根际能大量定殖,4周后根表和根际土壤中的菌量仍稳定在 1.0×106 cfu/g 水平。在温室条件下,菌株HRO-C48可有效防治黄瓜猝倒病,防治效果达49.57;还能诱导番茄叶片对灰霉病的系统抗性,诱抗效果达44.4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菌株HRO-C48的生防作用可能依赖于抗生、溶菌、根际竞争、促生和诱导抗性等多种机制的组合。  相似文献   
49.
拮抗木霉菌的生防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拮抗木霉菌的抑茵作用机理、诱导抗病性、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对木霉菌生防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概括。从生防功能的多样性来看,木霉菌是一种理想的生防菌株和难得的生防资源。  相似文献   
50.
木霉菌在植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使用化学农药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代价的 ,而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拮抗微生物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也倍受人们关注。而在目前已发现的拮抗微生物中 ,尤其是在植物土传病原真菌生物防治工作中 ,经常报道的木霉菌 (Trichodermaspp )是最有希望的生防因子。早在 1 932年 ,Weindling[1] 首次发现木霉菌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多年来 ,人们对木霉菌的生防应用、生物药剂的开发以及生防机制做了许多尝试和深入的研究。利用木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