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1988年—1992年我们连续承担新农药对稻瘟病防治试验,先后对参试药剂多次地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此文主要报道在室内人工控制下参试药剂对稻瘟病的预防和治疗效应的精确试验结果,为因地制宜选用药剂及科学合理地防治稻瘟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试新品种(组合)对稻瘟病的抗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在岑溪市稻瘟病圃对国家南方区试提供的57份材料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有2份材料表现中抗,分别是天丰优316和Ⅱ优93。30份材料表现中感,18份材料表现为感,其余7份表现高感。  相似文献   
23.
【目的】明确近年来广西45个主要栽培水稻品种的抗性基因遗传多样性,揭示其遗传差异,为更好筛选水稻品种组合和通过品种间轮作及合理布局控制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已克隆的抗病基因设计5对RGA引物,对广西45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并构建聚类图谱。【结果】在45个水稻品种的抗病基因中,共扩增出81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4条,多态率达76.07%。聚类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1~0.93,取相似系数0.67时,可将45个水稻品种分为5大类,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品种来源的地域性和亲缘关系。【结论】广西不同主栽水稻品种间抗病基因数量差异较大,在广西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地区,采取不同抗性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轮作及混栽是控制该病害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4.
稻瘟病是我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1986年全区稻瘟病发生面积478.7万亩次,损失稻谷3754.35万公斤.实践证明,以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措施.本组已报道过稻瘟病菌类型和分布影响水稻品种的抗性,品种的布局.也影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及类型的组成.因此,有必要不间断地研究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变化和消长规律,为防治稻瘟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抗病优质早籼恢复系桂R10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汉亮  颜群 《作物杂志》2007,23(4):82-83
抗病优质早籼恢复系桂R106是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从GDRB2t的变异株中通过9代自交选育而成的,具有株叶形态适中,分蘖力强,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穗大粒多,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抗稻瘟病菌谱广,抗稻白叶枯病Ⅳ型,中抗褐飞虱田间混合型,稻米品质优等特点;用桂R106与中九A配组中优106表现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适合中低产稻田种植。中优106已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6.
0.3%多抗霉素水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推广0.3%多抗霉素水剂。[方法]在广西岑溪市稻瘟病常发区对该药剂进行了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0.3%多抗霉素水剂3000 ml/hm2和2250 ml/hm2对叶瘟的防效分别为87.92%和87.33%,对穗瘟的防效分别为91.17%和91.15%,两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WP 700 g/hm2的防效。[结论]0.3%多抗霉素水剂安全性好、防效高,可推广示范,建议使用剂量2250~3000 ml/hm2。  相似文献   
27.
颜群  朱汝财  李道远  高汉亮 《种子》2007,26(3):44-46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防治该病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分子标记的特点及种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标记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稻瘟病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
广西水稻品种抗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广西生产用水稻品种对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抗病性,为病害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主栽水稻品种45份和市场销售的水稻品种53份,采用集团接种法进行室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测定的98个水稻品种中,表现高感的品种96个,占测试品种的97.96%;表现中感的品种两个,占测试品种的2.04%.测试品种中未发现抗病品种.[结论]测定的98份广西生产用水稻品种对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均表现感病,需加大对该病害的综合防控及水稻种质资源的抗病筛选利用.  相似文献   
29.
垂直抗性谱表明,红脚占、砦塘与特特普对B、C、D、E、F群稻瘟菌小种的抗率都很高,特特普不抗A群,而我国5个抗源对A群小种有一定抗性,其中砦塘抗率达40%。金围矮、包选2号、包胎矮对C群小种具中等抵抗能力;金围矮抗E、F、G;包选2号抗F、G,包胎矮抗G,并各自对B、D群具中等抗力。分析品种对同一菌株的抗性,包胎矮与包选2号,红脚占与砦塘之间的抗性一致性很高。还提供了5个抗源对20个主要小种的抗性结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明确可在广西利用的白叶枯病抗病基因和抗病亲本。[方法]利用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广西优势菌型IV菌接种一套水稻抗白叶枯病单基因系、广西主要的杂交稻亲本和一些重要的种质材料,并调查了其抗感情况。[结果]对IV型菌具抗性的品种有IRBB5、IRBB7和CBB23,且分别含有抗病基因xa5、Xa7和Xa23,确认为白叶枯病菌IV型菌的有效抗病基因。[结论]为抗白叶枯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