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69篇
  75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81.
正一、养殖条件养殖池塘面积每只2.5亩,池深1.7米,4口池塘合计10亩,池底部为泥沙底质,水源为当地山区水库或池塘流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进、排水设施完善,排灌独立。进排水口设置钢丝网或铁栅栏。每口池塘配有1.5千瓦的水车增氧机1台。池塘在苗种放养前1周左右注入新水,进水口用60目筛网过滤,初始进水20厘米,  相似文献   
82.
为明确不同水氮供应对冬小麦灌浆期籽粒蔗糖代谢、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设3种水分处理(低水W0、中水W1、高水W2)和4个施氮水平(无氮N0、低氮N1、中氮N2、高氮N3),研究了不同水氮供应下灌浆期籽粒蔗糖代谢、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水分胁迫能增加籽粒的蔗糖积累速率,缩短灌浆进程,促进小麦早熟;降低了籽粒中腺苷二膦酸葡萄糖磷酸化酶(A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适当增施氮肥能够促进籽粒中蔗糖向淀粉转化,增加4种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其中W1N2处理的ADPG-PPase、SSS、GBSS和SBE活性峰值最高, 较W1N3、W1N1和W1N0处理分别增加了1.5%、7.9%、11.9%、5.8%和9.6%、4.5%、4.7%、5.2%和13.6%、7.6%、20.9%、10.5%,氮肥过量会对以上4种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适当提高氮肥水平能增加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极显著地提高小麦产量,W1N2处理较W0N0和W2N3处理分别增产164.6%、3.0%。在小麦灌浆期间控制土壤田间持水量为60%~65%、配施氮肥240 kg·hm-2能协同提高小麦籽粒蔗糖含量,保证源器官有足够供应能力,提高淀粉合成酶活性,促进小麦体内碳氮代谢,最终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83.
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镜鲤新鲜度定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镜鲤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法采集、测定相关指标,并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经比较优化模型。经过鱼肉样品光谱的扫描及pH值、TVB-N(挥发性盐基氮)值、TBA(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在21种预处理下,确定最佳建模方式、预处理方式和最优波段。经模型优化得知,pH、TVB-N、TBA均在偏最小二乘法中建立的模型最好,最优预处理方法分别为基线校正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净分析信号、Savitzky-Golay导数和基线校正,最优波段分别为1 000~1 300 nm和1 700~1 799 nm、1 000~1 200 nm和1 300~1 650 nm、1 000~1 799 nm,并且pH、TVB-N和TBA的Rc分别为0.9906、0.99865、0.99971,Rp分别为0.6436、0.021357、0.7723,达到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镜鲤新鲜度高效、快捷、无损伤的定量检测预测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84.
基于三生视角的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类型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不同区域类型的土地整治工程在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方面所体现的效益,选取内蒙古3个不同类型区域的土地整治的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三生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土地整治获得的各项效益具有一定的协同提升作用,但体现在各项指标层次上仍具有一些差异:在自然本底条件好的地区获得的生产效益的提升大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人口密集区域的生产、生活服务性设施的改善明显强于人口稀疏地区;具有较多限制性自然条件地区获得的生态效益的提升大于自然本底条件的区域。因此,在土地整治应该充分做到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契合,挖掘发展潜力,以现有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为基础,提高整治效益。  相似文献   
85.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由于其所处地形地质环境复杂,心墙单薄,载荷大,应力水平高,大坝渗流与变形机理复杂,大坝运行安全把控与评价难度大。因此,结合已建高沥青心墙堆石坝工程开展其原观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文章通过对水位、温度、降雨等因子不同滞后性和多种时效因子函数不同组合的多方案比较分析和模型因子优化,构建了适宜于土石坝渗流的水位、温度、降雨和时效等主要因子函数,提出了适宜于某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运行期监测资料数值模拟的统计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各测点统计回归的复相关系数大都较高,优化模型的效果较好,回归方程总体有效。  相似文献   
86.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而明确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将促进优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 但是截至目前其遗传机制仍然不清楚。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lx9801背景的昌7-2的单片段代换系为基础材料, 利用与自交系T7296的测交群体, 对昌7-2和lx9801对应染色体片段与T7296之间存在差异的杂种优势位点进行了分析, 共检测出64个不同穗部性状和产量的杂种优势位点(HL), 其中23个在2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 包括4个穗长的HL, 4个穗粗的HL, 4个穗行数的HL, 7个行粒数的HL和4个产量的HL, 并在多个染色体片段上鉴定出同时包含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杂种优势位点, 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玉米产量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制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87.
水氮对滴灌夏棉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水氮供应对新乡地区夏棉生长特性和产量的调控效应,在滴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置5个氮素施用水平和3个灌溉供水水平,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水氮处理对夏棉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和氮肥用量对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以及蕾铃花干质量的增加都有促进作用,低水、低氮条件下作物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而高氮则在高水和低水情况下对作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氮素和水分之间存在相互补偿效应。水分、氮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籽棉产量都有显著影响;3种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在施纯氮180kg/hm2时籽棉产量最高;5种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灌水定额30mm时籽棉产量最高;在灌水定额30mm和施纯氮180kg/hm2时,产量最高,达4 016kg/hm2。因此,夏季棉花最优水氮管理方案是灌水定额30mm条件下施纯氮180kg/hm2。  相似文献   
88.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广藿香精油(Patchouli essential oil,PEO)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重(5.37±0.1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30头,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作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100 mg/kg PEO,C组饲喂基础日粮+200 mg/kg PEO。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C组可显著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末重(FBW)、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仔猪料重比(F/G)和腹泻指数(P<0.05);(2)与A组相比,C组能显著降低早期断奶仔猪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P<0.05);(3)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均可显著降低早期断奶仔猪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P<0.05),C组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仔猪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P<0.05);(4)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均可显著提高早...  相似文献   
89.
以圆果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 “179”茎部韧皮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cCesA1 5¢端500 bp序列外的全部cDNA。其序列长度为2529 bp,编码627氨基酸残基,经Blast基因比对和蛋白质结构分析,确定是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CcCesA1在植株不同部位表达量具组织差异性,依次为茎部韧皮>根>叶>顶芽>麻骨。利用CcCesA1基因部分cDNA序列和3¢UTR区,构建黄麻CcCesA1基因反义载体,用测序验证的阳性质粒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Southern结果表明,外源基因以单拷贝方式整合进入基因组,转基因拟南芥生长严重受阻,植株变得矮小且茎部易弯曲倒伏,角果数量变少,长度变短,纤维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所克隆的黄麻CcCesA1基因除了参与植物其他生理代谢过程外,还参与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90.
利用ArcGIS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1:25万),在分析地理因子对干旱分布影响的同时,考虑了降水量对干旱分布的影响;针对不同时段降水量对干旱影响的差异,选择关键时段降水量,结合地理因子建立了各季节干旱分布的回归统计模型;使用该模型计算了重庆市各季节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为了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本文还采用常用的反距离平方插值法对干旱频率进行空间插值,并将插值结果和回归统计结果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6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降水和地理因子的回归统计方法要明显优于反距离平方插值法,能够较好地反映重庆市复杂地形下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