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开发油樟内生菌资源并发现潜在活性成分,本研究以春季油樟健康植株的根、茎、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纯化可培养内生真菌,结合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菌株多样性,筛选具有产黄酮功能菌株,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产黄酮效果最佳菌株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从油樟中共分离到62株可培养内生真菌,划分为3门、7纲、14目、22科、28属、54种。其中优势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RF为88.71%),优势纲为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RF为45.16%),优势目为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RF为37.10%),优势科为格孢菌科(Pleosporineae,RF为14.52%)、亚隔孢壳科(Didymellaceae,RF为12.90%),优势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RF为12.90%)、附球菌属(Epicoccum,RF为11.29%)。以纲为类群单位,根组织分离的16属20种21株真菌的系统发育可分为7个类群,茎分离的13属24种30株真菌则分为2个类群,叶的8属10种11株真菌则分为3个类群。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系数结果表明,油樟根部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相对较丰富,群落分布相对均匀。10株内生真菌具有产黄酮功能,5株来自根部,5株来自于茎部,隶属2门3纲5目8科9属,其中YZ-29菌株产黄酮能力相对较强。YZ-29菌株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时间7 d、温度30℃、转速175 r/min、装液量80 mL/150 mL。综上结果显示,内生真菌在油樟不同组织数量、种群及组成上存在差异,分离得到的功能性菌株值得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为开展内生真菌在油樟抗氧化成分的生物合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魏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42-4943
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良好机遇,并对其遭遇的严峻挑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3.
以优良白魔芋新品种——大青秆不同组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试验结果表明:以叶柄为外植体,污染率低,愈伤诱导率达85.71%,继代培养中以MS BA2mg/L NAA0.01mg/L作为芽分化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将芽转接到MS NAA0.5mg/L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64.
为检测抑菌效果,对6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油樟油的MIC在12.5~3.13μL/ mL,MBC在25~3.13 μL/ mL,生长量在72 h内细菌生长仍受到抑制。抑制大肠杆菌效果最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最弱。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用氨三乙酸作活化剂,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维多利亚蓝B褪色的新指示反应。在620nm处,检出限达到1.40×10-10g/mL,线性范围为0.10—0.35μg/25mL。该法用于环境样品中微量锰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加标回收率在90%—115%范围内  相似文献   
66.
四川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孕育了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木——油樟。有着"全国天然油樟植物园"美誉的宜宾县经过多年的油樟林建设,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樟基地,樟油产量占全国的60%。其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与之相关的香料厂建立,使宜宾油樟油浓郁的馨香飘向全球,油樟树已成为当地村民的  相似文献   
67.
干旱胁迫下麻疯树毒蛋白的Western杂交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 10 %~ 4 0 %聚乙二醇 (PEG 6 0 0 0 )处理麻疯树幼苗进行蛋白质诱导 .SDS PAGE显示 ,在根、茎、叶中分别诱导出分子量大约为 17和 30kD、17和 35kD及 15、17、32、5 3、5 6、6 1和 6 5kD的蛋白质多肽链 .用麻疯树毒蛋白(curcin)的抗血清与诱导蛋白进行Western杂交 .结果显示 ,在叶的诱导蛋白中出现分子量为 32和 6 5kD的阳性反应带 ,而在根、茎中无 .这一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麻疯树蛋白质分子标记的存在 ,为逆境蛋白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相似文献   
6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樟叶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0日龄同期断奶、体重接近且健康状态良好的新西兰白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占1/2)。4组肉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3%、6%和12%油樟叶的配合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对肉兔终末体重(FBW)、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3%油樟叶添加组FBW和ADG最高,12%油樟叶添加组FBW、ADFI和ADG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对肉兔屠宰前活体重、半净膛胴体重和全净膛胴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3%油樟叶添加组上述3个指标均最高;12%油樟叶添加组屠宰前活体重和半净膛胴体重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全净膛胴体重显著低于3%和6%油樟叶添加组(P<0.05)。3)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对肉兔肌肉蒸煮损失、剪切力和粗蛋白质(CP)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6%油樟叶添加组肌肉蒸煮损失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油樟叶添加组肌肉剪切力最低,显著低于6%和12%油樟叶添加组(P<0.05);3%油樟叶添加组肌肉CP含量显著低于6%和12%油樟叶添加组(P<0.05)。4)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对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樟叶对血清球蛋白(GLB)、甘油三脂(TG)和磷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3%油樟叶添加组血清GLB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3%和6%油樟叶添加组血清T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12%油樟叶添加组血清TG含量显著提高(P<0.05);3%油樟叶添加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油樟叶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综合各项指标,以添加3%为宜。  相似文献   
69.
低聚糖在改善胃肠功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聚糖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简介,阐述了低聚糖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最后论述了低聚糖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镍与5-Br-PAN-S的显色条件。在pH6.0的缓冲液中,形成1:2型的稳定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70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69×104L/(mol.cm)。镍量在0~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干扰离子富集镍,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