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8篇
综合类   3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链霉菌JD211对水稻幼苗促生作用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春光1号水稻为供试种子,链霉菌JD211为供试菌,通过浅盘试验研究链霉菌JD211对水稻生物量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用量10 g kg-1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幼苗总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52.15%、44.56%、65.55%,植株全氮、全磷分别提高90.10%、58.51%。与CK土壤相比,菌剂用量10 g kg-1的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均有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37.49%、40.62%。细菌多样性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分析表明链霉菌JD211能促进一些稀有或生态势较弱的细菌生长,使参与土壤营养循环、改善土壤质地及防治植物病害的功能菌成为优势菌群。土壤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加速了N、P等土壤养分循环,增强了水稻对N、P等矿质养分的吸收,从而促进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营养因子对松乳菇菌丝的影响。通过观察菌丝密度和计算菌丝生长指数筛选出最适合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松乳菇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与蛋白胨;MgSO4、CuSO4、VB2促进菌丝生长,FeSO4、CoCl2则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交试验,确定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1 g/L,KH2PO40.3 g/L,MgSO40.3 g/L,VB22 mg/L,琼脂20 g/L, pH自然。经过优化以后,在28℃下培养,菌丝生长指数为4055.9。  相似文献   
13.
在调研国内外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院校教学实践,对当前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专业教师的培训及培养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双创教师实践能力偏弱、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是制约当前双创教育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双创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思路和对策,以期达到提高高校专业教师从事双创教育积极性的良好效果.对完善国内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灵芝发酵液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工艺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灵芝菌丝体液为主要基质,添加蔗糖以酵索酵母菌进行厌气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对蔗糖的添加量、酵母菌液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检测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和残糖含量,初步获得灵芝菌丝液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工芝:在灵芝菌丝体液中添加6%蔗糖,接种2%酵母菌菌液、35℃厌气发醇36 h,产物中酒精和残糖含量分别为7.6%和0.11%.灵芝菌丝体液添加蔗糖接种酵母进行厌气发酵生产灵芝多糖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具有突破性的进展。简要介绍蛋白质组学的分类,概括5种蛋白质组学技术,综合分析极端微生物、放线菌、病原菌以及群体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链霉菌702所产抗细菌组分S2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硅胶柱层析进行链霉菌702所产抗细菌物质的初步纯化,柱层析硅胶为160~200目,以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收集R f值为0.46的洗脱液,45℃减压浓缩后在-20℃下静置24 h得到黄色针状结晶(组分S2)。此结晶甲醇溶解液经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该抑细菌活性物质在199 nm有强吸收峰,而在240.2 nm处有弱吸收峰。此结晶用HPLC分析得到分离抑细菌物质的最佳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溶液600 g/L,检测波长200nm,从HPLC图谱峰面积来看有效物质含量达到961.1 g/L。使用制备型液相色谱进行扩大制备,收集峰尖物质,冻干后可得红色絮状物,此物质经生物检测,其抑菌效果良好,再经分析型液相色谱分析,可得其有效物质达994.7 g/L。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子及正交实验对南昌链霉菌“116-5.8-64”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比较理想的发酵条件为起始pH8.0,培养温度30℃,装液量30 mL/250 mL锥形瓶,培养时间为8 d。在此条件下,南昌链霉菌“116-5.8-64”的产素单位比原始发酵条件下提高了25.32%。  相似文献   
18.
稻草还田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耕作,但往往影响土壤的当季生产力。以五丰优T025为供试作物,红壤为供试土壤,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微生物制剂在稻草还田中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并以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检验了土壤的生产力。结果表明,稻草全量还田并添加微生物制剂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强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提高晚稻的单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微生物制剂在稻草全量直接还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浓度的NTG诱变剂,对南昌霉素产生菌南昌链霉菌80-5.3-116菌株的孢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500μg/ml的诱变浓度对孢子致死率达79.92%,具有较好的诱变效果;初筛摇瓶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20%以上的菌株有54株,占菌株的54%;连续3批进一步摇瓶复筛,并对复筛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16-5.8-64菌株所产南昌霉素活性单位高达9571.4m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6.7%,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60Co γ射线对南昌霉素产生菌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 ,对南昌霉素产生菌———南昌链霉菌 80 - 5 .3- 116菌株的孢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 ,3万仑琴的诱变剂量在对孢子致死率 90 %左右时 ,具有较好的诱变效应 ;初筛摇瓶产量正变率达到2 1.0 8% ;复筛摇瓶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提高 5 0 %以上的有 10株 ,占初筛菌株的 5 % ;连续 4批摇瓶发酵试验平均产量比出发菌株的产量提高 5 0 %以上 ;有 6个菌株摇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 6 0 %和 7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