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棉花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实践证明.杂交抗虫棉要达到单产500千克子棉的生产能力.必须具备品种优胜、早发稳长不早衰、优质高产管理三个条件才能实现。而现在的一些棉花子棉单产一般都在250~350千克之间,有的棉田甚至更低。根据实地的调查.有7个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苎麻的三麻又叫秋麻.是麻次中营养生长期最短.生殖生长量大.麻次产量最低的一季麻。该麻次处于夏秋交替高温干旱季节.自然降雨量少.田间土壤水分及植株叶片在烈日的阳光下蒸发量大.加上晚秋短日照的处理.有利于生殖生长的加剧.限制了营养生长期间前期气温较高.日照较长,麻苗出土后就猛长.  相似文献   
33.
34.
试验结果表明,在灰潮油沙土条件下,苎麻每公斤施N300-330kg,P2O545-75kg,K2O90-135kg,增效效果较好,地产作用为N〉K〉,N:P2O5:K2O2配比水平以1:0.4:0.43为宜。  相似文献   
35.
鄂南地区秋冬大白菜生产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10月底至翌年1月份陆续收获,然而7月下旬至10月中旬正处于夏秋高温干旱季节,特别是苗期至莲座期,极易受高温干旱为害,对秋冬大白菜的前期生长影响较大:一是导致大白菜成苗率降低,易暴发立枯病和炭疽病;二是干旱可推迟其生育期进程,严重干旱时还可导致无法结球,  相似文献   
36.
早播大棚辣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播大棚辣椒栽培,可通过塑料大棚保温,达到比正常春季露地栽培的辣椒提早上市,增加单位面积产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氮肥不同用量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8.
莲子的营养价值与食疗保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鲁运江 《蔬菜》2001,(6):36-36
莲子是我国水生蔬菜栽培中的特种挺水宿根经济植物,属睡莲科,在栽培利用上是以收获子实为主的,所以,又称子莲或白莲。 莲子鲜嫩的果实是一种绿色保健蔬菜佳肴,味美鲜甜,其干壳老熟的莲子还可加工成珍贵的保健食品,初加工可制成红肉莲和白肉莲,深(精)加工可制成早餐糊、贡品糊、莲蓉、莲糕、莲芯露、莲子汁等食品和饮料,老少兼宜,营养价值十分丰富。据测定,其有效成分含糖 11.44%~ 12.79%,淀粉4512%~49.18%,脂肪2.4%~2.58%,粗纤维2.5%~2.93%,铁0.008%~0.012%,…  相似文献   
39.
<正>子莲,又名籽白莲,俗称莲子,是中国莲三大生产类型(藕莲、子莲、花莲)之一,也是我国水生蔬菜的一大特色食品,古代常作为皇家贡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然而,子莲单产一般都不高,亩产量仅50~100千克。笔者通过对湖北省嘉鱼县和福建省建宁县实地调查,总结出影响子莲高产的障碍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  相似文献   
40.
白莲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水生农产品,鲜嫩的白莲籽既可作水果生食,又可以炒食,还可以煨制莲籽龙骨汤、莲籽排骨汤、莲籽银耳汤等,味道鲜美,色香爽口,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鄂南水乡嘉鱼县有白莲面积2 000 hm2以上,在白莲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莲田杂草为害严重,一般的化学除草剂不能使用;二是缺硼莲田的空秕率较高;三是年限久的老莲田病虫危害严重;四是寒潮低温导致大量的荷花死亡.为了提高白莲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我们针对以上情况,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了如下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