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3篇
  14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豆粕替代鱼粉对青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盼  胡毅  李金龙  黄云  肖调义  艾庆辉 《淡水渔业》2013,43(5):50-56,67
以初始体重(5.90±0.01)g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为研究对象,用豆粕替代不同水平鱼粉,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分别为30%鱼粉(对照组)、25%鱼粉、20%鱼粉、15%鱼粉和15%鱼粉+晶体氨基酸,试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当鱼粉含量为15%时,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晶体氨基酸对青鱼生长无显著改善;各处理组间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无显著差异,但15%鱼粉组和15%鱼粉+晶体氨基酸组的青鱼的血糖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青鱼幼鱼实用饲料中鱼粉含量以不低于20%为宜,添加晶体氨基酸对青鱼幼鱼的生长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2.
杂交棉EK288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棉花新品种EK288的种植密度、氮肥和钾肥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个因素对EK288子棉产量的作用大小为密度>钾肥>氮肥,在-1.682≤x≤1.682水平内,即密度37 500株/hm2,纯N为450 kg/hm2,K2O为298.5kg/hm2,可达最高产量,得出最高产量y=3 087.0 kg/hm2。  相似文献   
113.
两株根肿病生防放线菌的鉴定及其防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靖  黄云  姚佳  林姗  李小兰  秦芸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3):2692-2700
 :【目的】鉴定从白菜根际土壤及红豆树根部分离得到的抑制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生防菌株A316和A10,并探明其防病潜能,对根肿病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根据菌株A316和A10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评价菌株A316和A10在室内盆栽及大田小区试验中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菌株A316与链霉菌中的灰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r) NBRC 12873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9%,且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灰红链霉菌相符。菌株A10与GenBank数据库中多个相似性序列的亲缘关系都较近,鉴于其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只能归于链霉菌中的灰褐类群。菌株A316、A10对白菜根肿病的室内盆栽防效分别为72.8%、67.2%,而大田小区试验中防效依次达68.5%、56.7%,且可分别使白菜单位面积产量增加96.1%、64.9%。【结论】菌株A316鉴定为灰红链霉菌;菌株A10归于链霉菌中的灰褐类群(S. sp.)。菌株A316和A10对芸苔根肿菌显示出极好的生防潜能,A316的防效好于A10。  相似文献   
114.
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的设计及环境湿度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普洱茶发酵是采用人工在车间内自然渥堆发酵,这种发酵方式不能保证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湿度的均匀性,对普洱茶生产厂房和发酵车间进行设计和研究,将微生物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融为一体,使普洱茶的生产规范化,并具有科学性。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结合了传统发酵的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控制技术及设备,由湿度传感器、PLC主控设备、计算机处理系统、加湿设备和监控系统等构成。本文通过构建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对车间内的环境湿度进行控制,使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的环境稳定,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了生产试验,得到试验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从试验数据中找出普洱茶发酵湿度对普洱茶品质形成影响的一些规律,为普洱茶发酵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相应的科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对6个石榴品种红玉软籽、紫美、黑籽甜、以色列硬籽酸、黑籽酸、青皮软籽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的适应性进行了近10年的观察.结果表明,这6个石榴品种都可以开花结果,红玉软籽作为鲜食品种、紫美作为鲜食和加工兼用型品种在四川省攀西地区有很强的适应性,可在攀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6.
雷雨  黄云  杜哓宇  李仁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44-11046
[目的]为硅肥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硅肥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试验研究不同处理中水稻剑叶叶倾角、叶面硅的微域分布及其抗病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在抽穗期,施硅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不施硅处理下降8.9个百分点和3.4,其相对防治效果达27.64%;不施硅处理的剑叶叶倾角为16°,施硅处理的剑叶叶倾角显著小于不施硅处理,其差值为9°。施硅处理的健康叶片的哑铃状硅化细胞、乳突及其他表面部位的硅含量均高于不施硅处理,接茵后第5天,施硅处理叶片的硅化细胞、乳突及其他表面部位的硅含量有所上升,不施硅处理的明显下降。施硅推迟了POD和CAT对接种稻瘟病茵的响应时间,接种稻瘟病菌后施硅处理的SOD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不施硅处理。[结论]在水稻生产中,展叶期之后硅仍能明显增强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7.
植物病害的定义刍议、利弊分析及综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病害是一个植物病理学的基本专业术语,是理解和判断植物是否发病的依据。因此,对植物病害的准确定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正确认知和诊断植物病害。植物病害的发生是一自然现象,其既有“弊”的一面,同时也有“利”的一面,对其利弊的分析和认知,有利于指导病害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18.
对三系不育系G98A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花时、柱头外露率、开颖角度和异交结实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98A在湿热条件下,花时早、开花集中、柱头外露率高、开颖角度增大、异交结实率高,开花习性好,容易使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取得高产,降低种子的生产成本;在温凉条件下,花时迟、开花分散、柱头外露率降低、开颖角度变小,异交结实率低,开花习性差,不利于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黄连白绢病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防治药剂。[方法]以采自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黄连GAP基地的病株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pH值、温度、碳源和氮源对黄连白绢病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影响,选用不同稀释倍液的8种药剂进行室内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黄连白绢病菌的生长和产生菌核的最适培养基为CMA和PDA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病菌在15~35℃范围内均能生长,30℃为最适温度。菌丝和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是60℃和65℃(处理时间10min)。8种供试碳源中,葡萄糖和甘露醇是最适碳源。7种供试氮源中,氯化铵和硫酸铵是最适碳源。40%氟硅唑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96.6%。99%恶霉灵30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1000倍液的次之,防效均达93.3%。[结论]氟硅唑、恶霉灵和代森锰锌药剂对黄连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好,建议在生产中施用。  相似文献   
120.
张尚兴  张达春  黄云  周华飞  张仁贵 《种子》2016,(12):104-106
成优1479是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成丰A与自育恢复系R 1479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稳产性好、耐冷性强、熟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