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3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0%吡虫啉悬浮剂中触变性稳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寻解决农药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问题的新方法,本文以30%吡虫啉悬浮剂为例,在制剂配方中分别加入高黏凹凸棒土、普通凹凸棒土、镁铝硅酸盐和膨润土等可在悬浮体系中协同作用形成触变性结构的矿物质,并通过自然贮存和振荡处理后的析水率判断体系中触变结构的形成和可恢复性的强弱。结果表明,30%吡虫啉悬浮剂中加入高黏凹凸棒土、普通凹凸棒土、镁铝硅酸盐和膨润土后分别得到了具有不同可恢复性结构的触变性悬浮稳定体系,各自较佳用量分别为2%、2%、2%和3%。通过主要技术指标测定表明,农药触变性悬浮体系的分散性与制剂配方中加入的矿物质的种类及其用量有关;同时还发现用于评价农药悬浮剂体系物理稳定性的离心稳定指标与触变性悬浮剂实际室温自然贮存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2.
为明确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制剂微乳化中的作用和评价农药制剂微乳化对药剂生物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毒死蜱在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的最大增溶浓度和在不同表面活性剂 /水微乳体系中的最高浓度,研究了毒死蜱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的增溶规律,得到了毒死蜱微乳剂的优化配方,并对30%毒死蜱微乳剂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室内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的最大增溶浓度和在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水微乳体系中的最高浓度分别随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和表面活性剂 /水(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大,但表现出不同的增溶规律;优化后的毒死蜱微乳体系分散液滴呈球形,流体力学半径约25.9 nm;30%毒死蜱微乳剂与40%毒死蜱乳油对棉铃虫的室内LC50值分别为500和561 mg/L,无显著差异;在相近有效使用剂量下,微乳剂的田间防效并未比乳油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保证制剂中足够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是农药制剂微乳化形成与稳定的关键,农药制剂微乳化带来的农药有效成分分散度提高并不能显著提高药剂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3.
本文综述了我国目前农药登记中在农药剂型命名、制剂配方及农药助剂选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农药有效成分为核心,依据国标要求正确确定农药剂型;根据农药加工与使用需要,规范农药制荆配方组成;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农药助剂使用管理;针对我国农药助剂工业现状,研究制定农药助剂监督检测方法的建议.希望通过农药剂型规范化,逐步提高农药产品质量,保障农药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34.
利用先进的功能材料和制备工艺,可以改善农药制剂的性能,提高农药稳定性,调控农药释放,提高农药利用率.阿维菌素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和卫生等方面,但在紫外光和微生物作用下易分解,影响其药效的发挥.选择合适载体材料,优化制备工艺,既可以解决阿维菌素的稳定性问题,又可以提高其应用性...  相似文献   
35.
杀虫剂氧化乐果(O,O-二甲基-S-(N-甲氨基甲酰甲基)硫赶磷酸酯)的14C标记合成经4步完成。其放化收率为27.81%(以14C-碳酸钡计),放化纯度经薄板检测大于95%。  相似文献   
36.
建立了快速、可同时测定复硝酚钠原药中5-硝基-2-甲氧基苯酚钠(SD1)、二水合4-硝基苯酚钠(SD2)和2-硝基苯酚钠(SD3) 3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通过对流动相和 检测波长的优化,得到3种成分的最佳色谱体系。采用Eclipse XDB C18色谱柱 (250 mm×4.6 mm,5 μm),以V(甲醇):V(水)=60:40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在335 nm波长下,3种有效成分在7 min内能达到基线分离。SD1、SD2和SD3的峰纯度因子均大于999;线性范围分别为0.6~286.7、0.5~518.5 和0.5~272.0 m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定量限(LOQ)分别为0.6、0.5和0.5 mg/L;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5.8%、50.0%和33.0%,标准偏差分别为1.7%、1.0%和1.3%。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使在色谱柱上不易保留和分离的复硝酚钠中的3种组分同时分离,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为复硝酚钠原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准确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7.
合成了吡虫啉原药中的主要杂质——1,3-双[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 (BPMNA),并建立了BPMNA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5~25 mg/L范围内,BPMNA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为0.999 7,方法检出限(LOD)为0.01 mg/L,定量限(LOQ)为0.1 mg/L,5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在8.24、12.36和16.48 mg/L 3个添加水平下,以吡虫啉标样为基质的添加回收率在99%~101%之间。该方法简单实用,可直接应用于商品化吡虫啉原药和制剂中BPMNA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38.
多杀霉素-壳聚糖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和DL-丙交酯为原料合成新型载体材料CS-co-PLA,通过纳米沉淀法制备多杀霉素载药粒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不同聚合物和药物质量比对载药量和包载率的影响以及载药粒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控制释放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多杀霉素载药粒子粒径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39.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农药乳油制剂中甲醇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了农药乳油制剂中甲醇含量快速检测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环己烷为内标,采用DB-1701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火焰粒子化检测器(FID)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甲醇体积分数为0.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 1,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33%,空白溶液甲醇的添加回收率在95%~100%之间。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以为其他农药液体制剂中易挥发有毒助剂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颗粒粒径和粒谱对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颗粒粒径和粒谱对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影响研究 ,明确了悬浮剂剂型加工中研磨时间与制剂悬浮颗粒粒径和粒谱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选定了适当助剂、确定了加工工艺的条件下 ,通过调整研磨时间、降低悬浮颗粒粒径和粒谱分布 ,可以改善悬浮体系的物理稳定性。另外 ,由于研磨时间的延长、粒径变小所带来的悬浮体系粘度的增加 ,对制剂物理稳定性也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