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林业   669篇
农学   417篇
基础科学   372篇
  271篇
综合类   2643篇
农作物   390篇
水产渔业   223篇
畜牧兽医   1281篇
园艺   551篇
植物保护   19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9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6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菠萝叶片组织总RNA提取质量的影响,以‘台农16号’菠萝品种的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Tirs-硼酸法、改良SDS法、试剂盒法提取菠萝叶片组织总RNA,并对提取的总RNA浓度、OD260/OD230、OD260/OD280、琼脂糖电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良Tris-硼酸法和试剂盒法能较好地去除菠萝叶片组织的多糖、皂苷元、蛋白质以及纤维等次生代谢物质,OD260/OD230大于2.000,OD260/OD280在1.900~2.100之间。改良SDS法提取总RNA产率最高,达到290.9μg/m L。试剂盒法提取总RNA产率为30.1μg/m L,远小于其它2种提取方法所得总RNA产率。改良Tris-硼酸法所得电泳图谱条带完整度最好。比较分析3种提取总RNA方法的结果,以改良Tris-硼酸法提取总RNA的效果较理想,可满足后续研究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2.
依据1981-2012年灌区气象监测数据,基于Penman修正公式建立作物需水量数学模型,预测大型引黄灌区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的作物需水量,分析作物需水量与各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灌区小麦、棉花和玉米3个主要作物需水量变化规律性比较明显,其中小麦年内需水量最大值在5月,棉花和玉米的年内需水量最大值在七八月;灌区主要作物波动变化周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小麦、棉花和玉米在15和20a时间段均出现明显的波动;作物需水量主要受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影响,主要影响作用大小为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993.
在全世界危害柑橘属植物的疫霉有十几种,其中冬生疫霉(Phytophthora hibernalis)和丁香疫霉(P.syringae)为我国规定禁止进境的两种检疫性真菌病害。本文从传统的症状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和分子检测等方面综述了柑橘属疫霉菌检测与鉴定的研究进展,可为柑橘属植物疫霉菌的口岸检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4.
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国勤 《农学学报》2015,5(3):113-121
自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以来,江西省正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由于循环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友好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江西省在该区域正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优势、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干部群众素质和助推建设“美丽湖区”等多方面的意义;(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生物多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基础良好和政策扶持等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3)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主要有立体型、共生型、再生型、循环型、减灾型、休闲型、低碳型和复合型等类型与模式;(4)根据调查,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循环农业发展尚存在认识不深、重视不够、资金不足、技术不新、模式不优、推广不力、素质不高、规模不大、链接不紧、交流不多、奖惩不力和效益不佳等各种问题;(5)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加强学习,加深认识;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优化模式,创新技术;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培训人才,提升素质;开展交流,扩大合作;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重视科技,加强研发;强化推广,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995.
‘美洲黑杨’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适合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发展的杨树新品种,以优良美洲黑杨无性系为亲本,配制了4个杂交组合,对获得的子代群体无性系化后进行生长性状调查,比较不同家系生长特征和生长节律变化。结果表明:ZS8×2-7的苗高和地径均服从正态分布(P=0.200>0.050),2-2×2-46的地径服从正态分布(P=0.057>0.050),其余家系的生长性状偏度值在-0.482~0.304之间,峰度值大多在-0.363~0.155之间,接近正态分布,4个家系苗高分布呈左偏态,大于均值的株数较多,地径分布呈右偏态,小于均值的株数相对较多;2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优势并不明显,苗高均值最大的2-2×2-38比均值最小的ZS8×2-7仅高7.14%,地径均值最大的2-2×2-9比均值最小的ZS8×2-7仅粗7.52%;4个家系从6月到10月的生长节律相近,其中在7月初到7月中旬之间可能出现了夏季休眠。基于各家系生长性状的分布情况,均可开展一定强度的早期选择和淘汰以选择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96.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福建热区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探讨该省热带农业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福建热区做大做强热带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试验采用流水呼吸室法和静水呼吸室法测定了叶尔羌高原鳅在低温6.5~7.5℃条件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叶尔羌高原鳅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在5:00左右,低谷在15:00左右,其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叶尔羌高原鳅适应低温能力较强,适宜生长温度6~29℃,最佳生长温度8~15℃。  相似文献   
998.
正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小龙虾多种养殖模式的尝试,尤其在小龙虾与河蟹套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养殖的效果,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养殖河蟹套养小龙虾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面积以3335-6670m2为宜,长方形,水深1~2m。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冬季对池塘清除淤泥和干池冻晒,然后用生石灰90~120kg/667m2清塘处理,池内注水10cm,将生石灰化浆后趁热全池遍洒,彻底杀灭病原菌、寄生虫类及敌害生物。2防逃设施在池塘四周设防逃墙,以免敌害生物进入和河  相似文献   
999.
正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翘嘴红鲌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鲜美为鱼中珍品,市场价格较高,是热门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对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鱼类资源都十分有益。1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容易受惊,拉网操作时,可"飞"越1m多  相似文献   
1000.
猕猴桃灰霉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的同源性分析,确定江西奉新猕猴桃灰霉病的病原菌为Botrytis cinerea(有性态Botryotinia fuckeliana),该病菌在5~30 ℃的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且该病菌只能通过伤口接种引起猕猴桃发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氟硅唑乳油、异菌脲悬浮剂、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戊唑醇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乳油对其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118 0、0.288 6、0.355 2、1.541 8、1.760 2和1.778 4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