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温室大棚蔬菜粉尘法施药技术袁会珠,黄宏英,齐淑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温室大棚蔬菜病虫害粉尘法施药技术是根据保护地特殊的环境小气候,分析了国外保护地先进的农药施用技术,依据我国生产特点研究推广的新技术;它具有省工、省力、省药、不增加棚室温度...  相似文献   
22.
壳低聚糖聚合度分析及室内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内用壳聚糖氧化降解法得到了壳低聚糖 ,并采用HPLC方法分析了壳低聚糖的聚合度。结果显示 ,其聚合度分别在 1~12范围内 ,其中单糖占 5.79% ,2~5糖占 38.64% ,6~8糖占 15.29%。采用离体平皿法将获得的壳低聚糖对 17种常见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 ,结果表明 ,壳低聚糖对其中 16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 ,且随着浓度提高作用增强。壳低聚糖对土传病害真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 ,其中壳低聚糖对芦笋茎枯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 3种土传病害病原菌的EC50分别为626.78、393.16、854.19μg/mL。  相似文献   
23.
药液浓度、雾滴密度与氧乐果防治麦蚜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氧乐果药液浓度、雾滴密度与小麦蚜虫防治效果关系紧密,室内定量喷雾试验表明:雾滴体积中径(VMD)为85μm,氧乐果药液浓度 1.0、1.5、2 .0、3.0 g·L-1条件下 ,蚜虫致死90%时雾滴覆盖密度LN90分别为336.1、237.6、2 0 8.8和115.3cm-2;氧乐果雾滴覆盖密度为26、50、102cm-2条件下,蚜虫致死90%药液浓度LC90分别为29.5、7.2和 4.0g· L-1。田间采用泰山-18BC机动喷雾机水平顺风喷雾,雾滴中径(VMD)为173μm,施药液量75L·hm-2和150L·hm-2条件下,麦穗上平均雾滴沉积密度分别为132cm-2和280cm-2;药液浓度分别为1.2、1.6、2.0和2.4、3.2、4 .0 g·L-1时,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生产中用泰山-18BC机动喷雾机防治麦蚜时,建议采用75L·hm-2施药液量和2.4g·L-1氧乐果药液。  相似文献   
24.
大豆落花落荚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上,大豆落花落荚现象经常出现、并且落花落荚成为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每株大豆至少有100朵花,而最终形成荚果的一般只有20~30个,脱落率达到50%~60%,高的达70%~80%。  相似文献   
25.
给出了等重复试验情形下农药降解的灰色预测模型,将文献〔1〕的结果推广到了等重复试验情形.  相似文献   
26.
在红火蚁严重发生地区进行的药效试验表明,0.5%硫氟磺酰胺饵剂投放后15d药效开始发挥,25d后处理蚁巢全部死亡,药后70d调查结果显示,其对红火蚁的校正防治效果高达94.1%;0.001%氟虫腈饵剂撒施后15d开始发挥药效,30d后蚁巢中无工蚁活动,药后70d调查显示其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为90.9%;0.5%苯氧威饵剂撒施后40d,在蚁巢中仍能监测到工蚁的活动,70d后调查结果表明其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为84.9%。统计分析结果说明,0.5%硫氟磺酰胺饵剂和0.001%氟虫腈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好于0.5%苯氧威饵剂。由于0.001%氟虫腈饵剂和0.5%苯氧威饵剂是实验室临时配制,虽然其对红火蚁的诱食性较差,但仍能表现较好的防治效果。0.5%硫氟磺酰胺饵剂和0.001%氟虫腈饵剂可以用于红火蚁的防治,0.5%苯氧威饵剂配方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我国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但保护地独特的高温高湿环境,造成病虫害发生严重,种植一茬温室大棚黄瓜,在一百多天的生长季节中往往需要喷撒十几次农药,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中喷撒农药最频繁的作物之一。生长盛期的黄瓜株高超过2m,叶片茂密,而此时又是...  相似文献   
28.
植物叶片对药液的最大承载能力初探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药液喷雾是最为常用的农药使用技术,植物叶片通常是喷雾的靶标。叶片表面所能承受的药液量有一个饱和点,这与药液的特性和叶片表面被润湿难易程度有关,超过这一点,就发生药液的流失现象。我国农药喷雾技术中药液流失现象严重,不仅浪费农药,还污染环境,因而,控制药液流失是常规喷雾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初步探讨了植物叶片对不同特性药液的最大承载能力和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9.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的重要病害,由真菌在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受害部位主要是玉米的雌、雄穗。是一种叫丝孢黑粉菌引起的病害,黑粉是该菌的冬孢子。该病属积年流行性病害,调查表明,近年来黑龙江省严重发生,田间平均发病株率达10%,减产达3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0.
颗粒粒径和粒谱对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颗粒粒径和粒谱对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影响研究 ,明确了悬浮剂剂型加工中研磨时间与制剂悬浮颗粒粒径和粒谱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选定了适当助剂、确定了加工工艺的条件下 ,通过调整研磨时间、降低悬浮颗粒粒径和粒谱分布 ,可以改善悬浮体系的物理稳定性。另外 ,由于研磨时间的延长、粒径变小所带来的悬浮体系粘度的增加 ,对制剂物理稳定性也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