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林业   74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54篇
  167篇
综合类   698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443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湘西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和猕猴桃中重金属积累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西主要猕猴桃种植基地的土壤和猕猴桃植株中 As、Pb、Hg、Cd、Cr 等重金属的累积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 个猕猴桃种植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积累均不明显,湘西有 1 地区土壤中镉(4.900 mg·kg-1)、汞(0.634 mg·kg-1)含量有所超标外,其余各地区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以下;同时各地区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 P均远小于 0.7,有 5 处基地无重金属污染现象发生,符合绿色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所需标准,可以安全生产。各地区猕猴桃枝干、叶片中各种重金属(镉、汞除外)的含量都很小;猕猴桃对土壤中重金属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其枝干中镉含量达到 12.73%。6 个地区猕猴桃果实中各重金属的含量都低于或远低于国家标准值,属于无污染的绿色水果。通过综合分析可得,湘西猕猴桃主要种植地土壤状况良好,果实无重金属残留现象。  相似文献   
992.
5种报春苣苔属植物的叶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6种基质、3种IBA浓度处理和5种叶片切割方式对5种报春苣苔属植物叶插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IBA浓度及切割方式对5种报春苣苔的叶片扦插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泥炭混河沙(体积比1∶1)、泥炭混珍珠岩(体积比1∶1)是5种报春苣苔更适宜的叶插基质;除柳江报春苣苔外,3种IBA浓度处理对其他4种报春苣苔的叶插成活率无显著影响,但200 mg/L处理插穗的子株数和子株叶片数最多;叶片不同切割方式对不同报春苣苔的叶插效果不同,褐纹报春苣苔以全切的方式为宜,癞叶报春苣苔和石蝴蝶状报春苣苔以不切的方式为宜,柳江报春苣苔以不切、纵切、横切(叶尖朝上)和全切的方式皆可,大根报春苣苔以全切和纵切为宜。   相似文献   
993.
As对谷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As对谷子苗期生长的影响及谷子生长的临界浓度,设置As浓度梯度分别为0,2,4,8,10mg/kg,以石英砂为基质,通过培养试验,分析探讨不同浓度As对谷子萌发、苗期生长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浓度的As(4mg/kg)促进谷子萌发,高浓度的As(≥4mg/kg)抑制谷子萌发。当As浓度为2 mg/kg时,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其值分别为18.67%,32.00%和19.00%。低浓度的As对谷子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对其有抑制作用,当As浓度为2mg/kg,谷子的株高、根长和地上部鲜重与地下部鲜重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46,7.34cm和0.64,0.16g,随着As浓度梯度增加,地下部鲜重/地上部鲜重先增加后降低,As对根系的促进与抑制作用大于地上部,谷子幼苗根部的As含量均明显高于地上部,且TF值逐渐减小;当As浓度4mg/kg时,As能促进谷子叶绿素的合成,在As浓度为2 mg/kg时,谷子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显著高于对照28.38%,51.60%,37.06%,As浓度高于4mg/kg时,谷子的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随着As浓度梯度的增加,谷子幼苗的SOD活性不断增强,POD与CAT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均高于对照,As浓度4mg/kg后,CAT活性开始减小;As浓度8mg/kg后,谷子幼苗的POD活性开始减小,表明低浓度的As(4mg/kg)对谷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As(≥4mg/kg)抑制谷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根系对As胁迫的反应更为敏感,抗氧化酶系统(POD和CAT)活性降低。研究可为谷子的抗污染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从苹果砧木‘SH6’中分离出三个DELLA家族基因RGL1b,RGL2a,RGL2b,为探究苹果DELLA蛋白家族对植株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对这三个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通过克隆技术从苹果砧木‘SH6’中分离得到RGL1b,RGL2a,RGL2b的编码序列,利用生物学工具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序列分析表明,苹果砧木‘SH6’的3种RGLs序列具有较高相似性,均存在DELLA蛋白和GRAS家族的结构特征。但序列也存在部分差异,预测其编码的蛋白都具有亲水性能,RGL1b,RGL2a蛋白大部分定位在细胞质,而RGL2b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SH6’及其亲本‘国光’中这3种RGLs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GL1b,RGL2a,RGL2b在‘SH6’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国光’中的表达。【结论】苹果砧木‘SH6’中RGL1b,RGL2a,RGL2b基因可能在果树矮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Turbot is an economically relevant fish, and simultaneously at the risk of inbreeding depression in China.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were used to evaluate inbreeding level of a random turbot breeding population and further investigate its effects on growth traits. DNA based inbreeding coefficients (FDNA) were ranged from 0 to 0.4124. Average inbreeding coefficient was 0.0621 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0.0658.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inbreeding had a very significant (< .01) effect on harvest body weight (BW) and significant (< .05) effect on harvest body long (BL). Inbreeding depression, expressed as the percent change in phenotype per 10% increase in F, was ?4.00% for BW and ?1.14% for BL. The inbreeding depression on high inbreeding coefficient (more than 10%) individuals was further analyzed. A set of significant (< .05) and larger inbreeding depression was obtained, ?7.15% and ?2.49% for BW and BL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nbreeding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growth traits and highlights the need of DNA markers to control inbreeding and maximi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selection breed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996.
以青藏高原东缘植物群落常见种波伐早熟禾(Poa poophagorum)为例,研究了不同水平的氮肥、硅肥添加对其多度、地上生物量和叶片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氮肥时,随着氮肥浓度的增加,其多度、地上生物量和叶片全氮含量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单独添加硅肥时,随着硅肥添加浓度的增大,其多度、地上生物量和叶片全氮含量呈现先增大后不变的趋势,其峰值均出现在中浓度硅肥处理(8 g·m-2)下。氮、硅配施下其地上生物量、多度和叶片全氮含量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其地上生物量、多度和叶片全氮含量均出现先增加后不变的趋势,且峰值出现在硅肥为8 g·m-2处。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施氮肥时,添加硅肥有利于提高群落中波伐早熟禾的多度、地上生物量和叶片全氮含量,氮肥添加量以90 g·m-2,硅肥添加量以8 g·m-2最适宜。  相似文献   
997.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改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常规的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时存在重复性差、误差较大、浓度过高等问题。针对其问题经过多次实验研究,提出了反滴定法。试验证明此法切实可行,比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更准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杨树是我国人工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认的模式木本植物。植物BAG蛋白作为保守的分子伴侣,在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中起到关键作用。研究杨树BAG蛋白家族的进化与表达模式,鉴定BAG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对于林木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拟南芥7个BAG蛋白为诱饵,搜索毛果杨、水稻和小立碗藓在线数据库(https://phytozome.jgi.doe.gov)获得这3个物种同源的BAG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构建毛果杨、拟南芥、水稻和小立碗藓BAG蛋白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这些蛋白的生化特性及进化关系。结合杨树芯片(http://bar.utoronto.ca)数据,利用qRT-PCR检测杨树BAG基因的组织和逆境(旱和热胁迫)表达模式。【结果】毛果杨包含14个BAG基因,按照国际命名法(以染色体位置进行排序),将其命名为PtrBAG1—PtrBAG14。系统进化树表明杨树、拟南芥、水稻和小立碗藓BAG蛋白相对保守,大体可以分为2个亚家族。第1个亚家族中,大部分BAG蛋白N端含有UBL结构域,可能作为分子桥梁参与降解某些蛋白;第2个亚家族的大部分BAG蛋白含有IQ结构域,意味着这些蛋白可能与Ca2+信号相关。杨树BAG基因在不同逆境处理(热胁迫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有不同的表达模式。热处理诱导所有BAGs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中BAG1、BAG4、BAG6、BAG7和BAG8表达被激活,而另9个BAG基因的表达被抑制;特别是,热诱导BAG4和BAG6表达上调超过90倍。干旱胁迫条件下,大部分BAG表达变化幅度很小。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大部分杨树BAG基因在根、叶、芽、小苗、雌花序、雄花序和木质部中表达量很低,只有BAG2和BAG12在木质部中大量表达。【结论】杨树BAG家族共有14个成员,大体分为2个亚家族,在进化上与本文选用的陆生植物拟南芥和水稻BAG蛋白有更高的相似性。杨树14个BAG基因可能都参与了热胁迫调控,但不同成员在抗热过程中起不同作用。相比而言,大部分杨树BAG基因可能并不参与抗旱。值得指出的是,杨树BAG4和BAG6可能在热胁迫中作用最明显,而BAG2和BAG12可能参与木材形成。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土壤氮素供应受到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明确土壤氮素供应特性是合理施肥的基础。研究不同轮作方式下油菜季土壤氮素供应特征和油菜氮素吸收规律,可以为油菜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为同田对比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两种轮作方式,即水旱轮作 (水稻?油菜轮作) 和旱地轮作 (棉花稻?油菜轮作);副处理为氮肥 (N 150 kg/hm2) 施用季节。每种轮作方式下设3个氮肥施用季节处理,分别为:1) 两季均不施氮肥(N0-0);2) 水稻/棉花季施氮,油菜当季不施氮(N150-0);3) 水稻/棉花季不施氮,油菜当季施氮(N0-150)。通过原位矿化培养方法测定油菜不同生育期土壤氮素净矿化量,同时测定油菜在不同生育期内氮素吸收量。【结果】与两季均不施氮相比,油菜季施氮,稻油轮作下土壤氮净矿化累积量显著增加101.2 kg/hm2,油菜氮素吸收增加76.8 kg/hm2;棉油轮作条件下,土壤氮净矿化累积量显著增加了110.0 kg/hm2,油菜氮素吸收增加96.2 kg/hm2。从分配比例上分析,在油菜苗期—薹期,稻油轮作土壤氮素净矿化量占累计矿化量的52.3%,棉油轮作为64.5%,棉油轮作高于稻油轮作;然而在油菜花期—成熟期,稻油轮作土壤氮素净矿化量高于棉油轮作。与土壤氮素净矿化相一致,在油菜苗期—薹期,棉油轮作油菜氮素吸收量比稻油轮作高37.1 kg/hm2,棉油轮作有利于油菜前期氮素吸收;而油菜生长后期稻油轮作比棉油轮作多吸收氮素18.2 kg/hm2。稻油轮作有利于油菜后期氮素吸收。【结论】棉油轮作条件下,残留棉花叶片养分释放快,有利于油菜生长前期 (苗期—薹期) 土壤氮素供应;而稻油轮作条件下,残留水稻根茬养分释放慢则有利于油菜生长后期 (花期—成熟期) 土壤氮素供应。因此棉油轮作有利于油菜前期生长,稻油轮作有利于油菜后期生长。稻油轮作条件下在油菜生长前期可适量增加氮肥供应,后期降低氮肥供应;棉油轮作下在油菜生长前期适量降低氮肥供应,后期增加氮肥供应。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期茎秆不同节间叶绿素荧光特征,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用YZQ-500型非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茎秆不同节间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节间的升高,毛竹笋竹茎秆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 < 0.05);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o),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o),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光合性能指数(PIABS)和反应中心数量(RC/CSo)显著下降(P < 0.05);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单位面积热耗散(DIo/CSo)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显著上升(P < 0.05),表明茎秆上下部节间的生长发育存在明显差异,中下部节间PSⅡ反应中心活性较强,光能转换效率较高,能量耗散较少,生长较快;上部节间光合功能相对较弱,生长比较缓慢。研究成果对明确毛竹快速生长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