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3篇
  6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麦棉套种的辐射竞争矛盾,结合气象学理论,初步建立了以棉行接受太阳直达辐射累积时间为主体的麦棉套种微气候学计算机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对棉花而言,东西行套种棉行受光较多,而南北行向则较少,小麦株高太高和预留棉行太窄,均会增加棉行的遮荫时间。理论分析认为,采用东西行种植,选择矮杆小麦品种或适时对小麦进行化学调控,起高垄种棉,用棉花育苗移栽方法缩短麦棉共生期等措施,皆有利于培育壮苗,为获得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2.
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26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最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生长在呼和浩特地区的26个国内外优良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众多性状中株高对鲜草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单株重、单枝重、茎粗、分枝数、干鲜比,而茎长和根茎粗对苜蓿生产性能影响较小。评价筛选出牧野综合性状最好,生产性能优异,其次为射手2号、润布勒、金皇后、牧歌,可广泛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棉花适宜土壤水分下限和干旱指标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通过研究确定了在节水灌溉条件下棉花生育阶段适宜土壤水分下限(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百分数)苗期为55%、蕾期为60%、花铃期为70%、成熟期为55%。干旱指标以棉花受旱程度分等,当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比适宜土壤水分下限值低10%~15%时为中等干旱,小于10%时为轻度干旱,大于15%时为重度干旱。  相似文献   
84.
1986~1992年通过有性杂交,将海_1的显性无腺体性状转育到陆地棉中,培育出既具有优异特性,又具有显性无腺体性状的陆地棉新材料和胞质型显性无腺体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通过等位测验和连锁测验等遗传研究,表明海_1无腺体性状是由位于gl_2点上的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Gl_2~e所控制,并带有一对有腺体基因Gl_3和Gl_1,Gl_2~e对Gl_3和Gl_1具有显性上位作用。Gl_2~e与标记系T582的4个和T586的3个标记性状元连锁关系,不在其所属的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85.
澳洲野生棉种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的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5个澳洲野生棉种休眠种子、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子叶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子叶进行连续切片观察,并以比克氏棉为例进行透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具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澳洲野生棉种及其杂交后代的休眠种子,虽肉眼看不到色素腺体,但具有一群不同于其它细胞的特殊细胞群,其整体结构类似色素腺体的雏形。因此,提出了“色素腺体原”的新概念。澳洲野生棉种在开花后的幼胚器官形态建成期均先出现色素腺体细胞,然后经数次分裂形成一团色素腺体细胞群,挤压周围细胞而形成为色素腺体原,并保持该结构至种子成熟。当种子萌发16h后,色素腺体细胞解体,形成色素腺体。此外,本研究对澳洲野生棉种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遗传调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对中熟品种中棉12,中早熟品种中棉17、早熟品种中棉16分别在露地上进行春播、晚春播、夏播试验,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与中熟品种相比,早熟品种的株高生长、主茎叶节发生、果枝伸展、蕾铃发育的相对速率都较快,因而按播种后相同热量单位比较,叶片所占的比例较小,蕾铃所占比例较大,相同单株干重下亦都有类似趋势。但早熟品种的单株生物量和经济产量均相对较小。结果还表明,早熟品种的生长发育速率较高,如适当增加其播种密度,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因生长季热量限制与植株小之不足所造成的损失,从而仍获得较高的皮棉产量和霜前花率。文中还建立了一些关系方程,对不同熟性品种生育习性进行了数量分析。  相似文献   
87.
棉铃虫抗药性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棉铃虫抗药性已成为当今我国棉虫防治中的突出难题,对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威胁极大。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我国棉铃虫抗药性的发生与现状及其测定与监测;在分析抗药性起因机制的基础上,从南、北棉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出发,提出了生物生态技术“压两头”、科学用药技术“控中间”的抗药性棉铃虫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8.
棉花不同配置方式群体光能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试验在黄淮地区棉麦两熟不同配置方式的棉田进行。测定表明,7月底封行期叶面积系数(F 或 LAI)为2.16~4.40,日光强和层次光强不同配置方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中低产与高产田的六二和三一式(常规密度)群体消光系数(K)值大且不稳定,宽行过宽群体光浪费严重;四二式和高密度的群体 K 值小且稳定,光能分布合理。研究指出,两熟配置宜适当缩短行距以增加群体密度。7月底封行期最适 F 为3.5~4.0,实现这一指标,育苗移栽宜选用四二式配置方式,标准带幅宽150cm;采用密植密管促早栽培,每公顷密度75000株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9.
亚洲棉、比克氏棉和海岛棉种间杂种的合成及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为母本与海岛棉的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进行杂交,获得(亚洲棉×比克氏棉)×海岛棉种间杂交三种杂种(简称(亚×比)×海三种杂种,下同).(亚×比)×海三种杂种植株整体性状似海岛棉亲本,但营养生长旺盛,植株高大,并兼有三个亲本的一些形态特性。(亚×比)×海三种杂种花粉高度不育,但雌配子部分可育。海岛棉的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对(亚×比)×海三种杂种的色素腺体在现有较大的影响,其中Gl2Gl2Gl3Gl3所产生的(亚×比)×海三种杂种,其种子尚有少量色素腺体,但植株为正常色素腺体类型;而gl2gl2gl3gl3所产生的(亚×比)×海三种杂种虽种子无色素腺体,但植株为少色素腺体类型,Gle2对(亚×比)×海三种杂种的色素腺体的影响与gl2gl2gl3gl3相同,只是杂种植株色素腺体的减少现象是更明显。此外,本文对比克氏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发生性状的遗传及其转育途径和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短季棉重病田的研究表明,棉花黄萎病株在田间呈正态分布,对棉株产量影响大的重病株则呈负正态分布,而几乎绝产的枯死病株也呈负二项分布,说明危害棉花产量大的病株在田间呈聚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