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28篇
  免费   1100篇
  国内免费   2137篇
林业   1582篇
农学   2377篇
基础科学   1523篇
  2867篇
综合类   5718篇
农作物   1202篇
水产渔业   903篇
畜牧兽医   2421篇
园艺   658篇
植物保护   1114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580篇
  2021年   735篇
  2020年   705篇
  2019年   720篇
  2018年   574篇
  2017年   786篇
  2016年   720篇
  2015年   898篇
  2014年   818篇
  2013年   984篇
  2012年   1152篇
  2011年   1224篇
  2010年   1129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982篇
  2007年   944篇
  2006年   889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511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377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开花期和果枝部位对短季棉纤维品质及超分子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利用中棉所 16研究了开花期和果枝部位对棉纤维品质与棉纤维超分子结构各项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 ,棉纤维长度、细度、成熟度及棉纤维强度等品质性状均随开花期推迟温度降低逐渐变差 ,相同开花期条件下果枝部位对棉纤维品质性状有一定影响 ,呈现出下部棉纤维品质略高于上部的趋势 ,但不显著。前期开花较早温度较高时下部果枝的超分子结构参数呈现出优于上部的趋势 ,与下部果枝的棉纤维品质略高于上部相一致 ,但果枝部位的影响并不能改变由于开花期推迟温度降低而对棉纤维超分子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基于Internet的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前提,阐述了网络化信息服务必须以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993.
竹山青麸杨倍子形态及倍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调查,采集,鉴定,发现竹山青死者杨上有纺锤形,长枣形,小枣形及佛手形4种倍手和肚倍蚜,红小铁枣蚜及佛手倍蚜3种倍蚜,其中纺锤形与长枣形是主要类型,且均由肚倍蚜致瘿成倍,但2种倍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是不同的。小枣形倍子内的致瘿蚜虫经鉴定为红小铁枣蚜,佛手形倍子是由一倍蚜新种致瘿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4.
干旱条件下乙烯利对小麦幼苗PE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盆栽方式研究了土壤干旱过程中,小麦幼苗PEP羧化酶(PEPCase)活性的变化及叶面喷施乙烯利(3.5×10-3mol/L)对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初期,小麦幼苗PEPCase活性逐渐升高,干旱2d后其活性急剧下降,复水后PEPCase活性继续下降,说明小麦幼苗受到严重的水分胁迫。喷乙烯利后,PEPCase活性上升减缓,下降加快,即乙烯利抑制了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PEPCase活性。同时乙烯利加速了叶绿素降解,使得丙二醛累积增加,说明乙烯利对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性不利。  相似文献   
995.
烟蚜茧蜂是寄生于桃蚜等蚜虫的一种重要寄生蜂。幼虫期4龄。在19℃恒温,14h 光照,10h 黑暗,相对湿度70%~90%的条件下,烟蚜茧蜂的发育历期为卵期2~3d,幼虫期6~7d(其中Ⅰ龄幼虫48~60h,Ⅱ、Ⅲ、Ⅳ龄幼虫为24~36h)预蛹期和蛹期3~4d。对烟蚜茧蜂由卵发育到成蜂的各期形态、量度大小和发育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这一昆虫在不同的恒温和变温组合下的发育历期进行了测定。试验证明无论恒温和变温,烟蚜茧蜂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发育完成的僵蚜于2~3℃冰箱中保存180d 后仍有30%可正常羽化。  相似文献   
996.
海南南红稻田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株数、盖度、重要值为测定指标,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Gini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E,GiniE)以及生态优势度(SN)等指数对南红农场稻田杂草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重要值作为测定指标,反映多样性水平最合理,Shannon-Wiener指数用来监测调控杂草群落的多样性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997.
入侵红火蚁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它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社会性、多型性、群居地栖性、好攻击性、受惊转移和堆尸习性等,大多从卵发育为成虫需要22-38 d,每个族群中有单个蚁后或多个蚁后,蚁后寿命最长可达7 a,一般每天可产卵1 500~5 000粒,1个蚁巢可有成蚁5~50万只,盛夏和寒冬整个族群均向蚁巢下部转移,有翅繁殖蚁可四季产生,多在春末夏初飞出蚁巢在空中交配,落地后雌蚁脱翅成为蚁后,并产卵繁殖建立新的族群,主要靠人为传播和自然扩散来扩展入侵地.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有利基因拓展现代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和改良目标性状,利用15个主要农艺性状对135个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晚熟、株高和穗颈长偏高、着粒密度和产量偏低为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的主要特征。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42% ̄35.01%,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穗颈长短、着粒密度等6个性状居前列。主成分分析显示,PC1-PC5能够解释总体70.4%的变异,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单株有效穗、株高、千粒重、单株产量等7个性状因具有高的特征向量值,为分析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资源的重要性状。以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5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研究材料分为14类,其中第Ⅰ、Ⅸ、ⅩⅣ和Ⅻ类品种有利性状突出,是改良当地糯稻品种的极有用的种质资源。产量构成因子和单株产量的偏相关分析表明,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对产量的贡献主要是单株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这也是地方品种亟待改良的重点。研究还发现,同名异种现象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999.
溶菌酶对鸡全蛋液乳酸菌发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保加利亚乳相菌和嗜的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笔首先测定了鸡全蛋液中的溶菌酶活力,然后研究了溶菌酶对试验用乳酸菌发酵性能的影响,不同杀攻方法对鸡全蛋液中溶菌酶失活率及鸡全蛋液乳酸菌发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性别控制液对奶牛进行性别控制,试验组产母犊率56.25%,对照组48.15%,χ~2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此性别控制液时提高奶牛后代母犊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