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1篇
  免费   669篇
  国内免费   1320篇
林业   1275篇
农学   1635篇
基础科学   980篇
  1738篇
综合类   4314篇
农作物   853篇
水产渔业   530篇
畜牧兽医   1618篇
园艺   564篇
植物保护   763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539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511篇
  2018年   334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593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800篇
  2012年   974篇
  2011年   931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794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盐碱地池塘4种养殖模式的鱼产量及负荷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氯化物型盐碱地池塘中 ,采用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对鲤、草鱼、罗非鱼和淡水白鲳等 4种鱼类混养模式的鱼产量、负荷力和搭配比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4种养殖模式中吃食性鱼类的日增重率和收获规格都随其本身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而鲢、鳙的日增重率和收获规格则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吃食性鱼类的日增重率以淡水白鲳最快 ,草鱼生长最慢 ;吃食性鱼类的净产量为鲤模式 (CC) >罗非鱼模式 (TH) >淡水白鲳模式 (FP) >草鱼模式 (GC) ,混养的鲢在各种模式中的产量顺序为CC >GC >TH >FP ,鳙为CC >GC >FP >TH。CC、GC、TH、FP模式的总净产量分别为 4 .0 2~ 6 .5 5、3.0 5~ 5 .2 6、3.4 5~ 5 .86、2 .99~ 5 .34g/ (m2 ·d) ;FP、CC、TH、GC模式的负荷力分别为 0 .6 0 4、0 .4 92、0 .4 37和 0 .4 30kg/m2 。  相似文献   
992.
水肥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叶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陕北黄土高原具隔水小区的日光温室内,设计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组合对结瓜期黄瓜叶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瓜期,所有处理黄瓜叶面积逐渐增加,而叶片扩展速率、叶片组织含水率、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先增加后降低;当土壤含水率一致时,高肥处理(N:600 kg/hm2,P2O5:420 kg/hm2)叶面积、叶片扩展速率、产量和WUE显著高于低肥处理(N:420 kg/hm2,P2O5:294 kg/hm2);低肥处理产量随土壤含水率增加而增加,高肥处理随土壤含水率增加先增加后降低,WUE随土壤含水率增加而降低。中水高肥处理(WmFh)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高于其他处理。表明,中水高肥处理(田间持水率>75%~90%,施用N:600 kg/hm2,P2O5:420 kg/hm2)黄瓜在结瓜期叶片生长健壮、光合作用强、产量较高,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产业沼气”的开发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产业沼气”是指规模化地生产并纯化沼气,使之能像天然气和液化气那样,由管道或气罐(瓶)输送和装运,方便地应用;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农户沼气。中国天然气资源很紧缺,而能替代天然气的沼气的巨大资源潜力尚未被广泛认识和认真地开发。该文分析对比了欧盟国家开发产业沼气的成功实践,提出要使中国有机废物/液的沼气处理摆脱只讲环保公益、缺乏经济效益的被动局面,开发出可观的洁净商品沼气,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该文还分析了中国产业沼气的5种主要资源和实现产业化必须克服的技术、政策瓶颈。结论指出,中期内中国产业沼气具有相当于年产900亿m3天然气的开发潜力,是很有前景的生物质能源。  相似文献   
994.
喀斯特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微地貌等环境因子对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应用植被数量生态学中的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方法(DCCA)在一典型坡面上研究了表层(0~15 cm)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取样时段内坡面土壤质量含水率均值介于21.36%~32.58%之间,季节变化明显,均呈现中等变异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明显的“四峰型”波动,土壤平均含水率以自然植被最高,撂荒地和坡耕地次之,人工林最低。DCCA的排序结果显示,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和裸岩率对坡地土壤水分变异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土壤体积质量和坡度的影响次之,坡位和海拔的影响最小。鉴于喀斯特坡面地形及微地貌的复杂性,后续研究还需要加大采样间隔和密度,并综合考虑坡向、坡面曲率、汇水分布面积等因素对土壤水分变异的影响,并结合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状况,探讨适应喀斯特坡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农业工程措施和生态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995.
温室滴灌条件下番茄植株茎流变化规律试验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为探明滴灌条件下温室番茄植株茎流速率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Dynamax公司开发的包裹式茎流计观测日光温室番茄植株的茎流变化,研究茎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茎流速率监测结果的标准化处理技术,探索植株茎流与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分析水分胁迫对番茄植株茎流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单位叶面积上的茎流速率表征茎流变化规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探头安装位置不同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影响番茄植株茎流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太阳辐射和饱和水气压差,番茄植株的日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呈线性关系,与饱和差呈对数关系(R2>0.90,P<0.01);土壤水分状况会明显影响番茄植株茎流状况,茎流速率随水分胁迫加剧而骤减。研究结果证明番茄植株茎流速率经标准化处理后可以真实的反映植株蒸腾规律。  相似文献   
996.
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部署仿真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农田信息采集时,针对农田面积大、传感器节点众多的特点,如何有效地部署节点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NS2软件从丢包率、平均延时、剩余能量和接收信号强度等网络性能角度对随机部署、正六边形部署及正四边形部署方式进行了仿真比较,最终确定正六边形部署方案,并在农田中进行实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无缝覆盖,稳定可靠的采集农田信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田环境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形态参数的水稻根系三维建模及可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构建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水稻根系几何模型,实现不同生长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动态的三维可视化。本文通过分析水稻根尖生长随生育进程的变化模式,构建了水稻单根三维显示模型,包括根节点初始位置和生长方向的确定以及根轴的空间模拟等;进一步结合水稻根系拓扑结构,以生长度日(GDD)为驱动因子,建立了水稻根系三维重构模型,包括不定根初始发生时间和位置、不定根初始伸展角度、不定根伸长速率、不定根空间分布模型等;然后在Visual C++环境下,结合可视化显示模块、场景控制模块、人机交互界面和数据库模块等,研制了水稻根系三维可  相似文献   
998.
以四川白鹅(Anser cygnoides)原代培养肝细胞为模型,测定了油酸对鹅肝细胞活性、三酰甘油(TG)含量、脂滴形成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油酸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PPARα)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0.5 mmol/L的油酸能增强肝细胞活性,而1.5 mmol/L油酸对肝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添加不同浓度油酸都能诱导鹅肝细胞TG含量和脂滴增多,其中1.0 mmol/L的油酸作用最明显.0.5 mmol/L、1.0 mmol/L和1.5 mmol/L油酸都能提高PPARα mRNA水平;而0.5 mmol/L和1.0 mmol/L油酸均能提高TNFα基因表达,但1.5 mmol/L油酸对TNFα mRNA水平没有明显影响,表明PPARα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对维持鹅肝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对分离自西北部分地区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的53株根瘤菌,进行唯一碳源和氮源利用、抗生素、染料和苯酚抗性、耐盐性等98项生理生化性状测定,并结合16S rDNA PCR-RFLP分析,对供试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甚至来源于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在碳、氮源利用、耐盐性、对苯酚抗性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12.5%的菌株能耐受300 μg/mL氯霉素,58.9%的菌株能耐受2%NaCI,38%的菌株能耐受700 mg/L苯酚.通过16S rDNA PCR-RFLP分析,53株供试菌株分别属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说明分离自鸡眼草的根瘤菌在种及属的水平上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00.
维生素A对高脂饲喂小鼠脂肪降解及胆固醇清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维生素A(VA)对高脂饲喂条件下小鼠(Mus musculus)肝脏中脂肪降解相关基因mRNA表达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探索其是否可促进小鼠体内脂肪降解及胆固醇清除。通过石蜡切片观察高脂饲喂小鼠肝脏中脂滴分布;利用Real-timePCR检测小鼠肝脏各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清胆固醇含量。结果显示,第1~3天VA处理组与对照组小鼠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第4、9、27天,VA处理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A处理组皮下脂肪(0.1890±0.0056)g与腹膜下脂肪垫(0.3862±0.0053)g重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0.2620±0.0020)g与(0.4867±0.0052)g重量(P〈0.01);切片观察肝脏充脂细胞数量明显减少;VA处理组小鼠肝脏清道夫受体B族Ⅰ型((SR-BⅠ)、激素敏感脂酶(HSL)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甘油三酯水解酶(TGH)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处理组小鼠血清胆固醇(CHO)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CHO及HDL-C浓度(P〈0.01)。说明VA可通过SR-BⅠ促进脂肪降解和血清中HDL-C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